今年春运,全国预计发送旅客90亿人次,创历史新高。这场全球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活动,不仅考验着交通运输系统的承载力,更与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形成深度博弈。春节前后,受寒潮影响,我国部分地区有大范围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对高速公路安全运行带来较大影响。春运复杂天气下,如何保障高速公路平安、便捷、温馨出行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应对春运极端天气管理机制日趋完善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春运气象风险呈现极端性增强、复合性凸显、不可预见性加大的特征。
2008年1月,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袭击了我国南方地区,导致高速公路封闭、铁路停运、电力中断等一系列严重影响。去年春运期间,我国中东部地区遭遇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冰冻雨雪天气,经历了2008年以来最复杂的春运天气,142条高速公路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去年12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完善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防范应对预案,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春运前,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等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总体方案》,明确防范应对极端恶劣天气。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春节假期防范应对自然灾害风险工作动员部署会要求,全力保障春运安全平稳运行,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召开全省春运服务保障和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视频会议,提出全力做好除雪保畅、严密安全防范措施、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等工作要求。
在行业方面,墨迹天气等行业企业以气象大数据为基础,以天气作为入口,为春运提供更多场景化的气象服务。墨迹天气自主研发的模式预报,不仅实现了短时预报、雨雪预报超过90%的预报准确率,还能预测未来48小时雨雪情况。无论是自驾、火车还是飞机,用户能提前查阅过雨雪地图,更从容出行。
气象“监测—预警—管控—服务”闭环
近年来,各地高速公路持续提升气象风险预报与预警能力,实现道路沿线能见度、路面状况等功能可视化,推出可更早识别潜在相关气象风险的交通路面专业预报模型,为交通出行可预见风险提供信息保障。
京张高速公路西起河北张家口宣化区,东至河北与北京交界处,是北京、天津地区通往西北各省的交通要道。基于保安全、保通畅的需要,京张高速公路在沿线79公里范围内的重点区域,开展实时气象信息服务场景应用,助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质增效,为司乘人员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为提高高速公路气象服务水平,京张高速公路联合墨迹天气搭建实时气象信息服务平台,监测沿线天气、温湿度、能见度、气象灾害、空气质量等重要信息,同时对重点路段进行分钟级、公里级气象预测,并通过专业的气象信息可视化技术,将沿线的精细化预报数据通过GIS地图进行展示,运营人员能直观了解沿线天气状况。
当恶劣天气出现时,京张高速公路第一时间收到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实时推送的预警信息,为管理人员迅速作出反应提供重要支撑,有效提升京张高速公路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大程度保障高速公路可通行,减少恶劣天气带来的经济损失。
目前,京张高速公路已建立了完善的气象服务体系,融合物联网、AI、大数据技术,形成气象“监测—预警—管控—服务”闭环。特别是在应对雨雪天气中,京张高速公路实现除雪保畅、恶劣天气提醒等作业创新,极大提高除雪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物资消耗;联动气象数据与高速公路数据,探索建立车流量、作业时长与降水的关系模型,为高速公路高效运营提供了科学指导。
从经济效益看,京张高速公路联合墨迹天气探索“交通+气象”应用场景,以数字化服务实现轻资产运营,预计5年可节省投资120万元。从社会效益看,京张高速公路接入墨迹天气气象服务,能为司乘人员提供交通路线气象辅助规划、出行指数预报、灾害天气预警等服务,不仅能满足高速公路保通保畅的需求,还为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提供更可靠的气象信息保障。
提高高速公路现代化气象服务水平
历经多次极端天气“大考”后,交通运输部门不断总结经验,有力推动“交通+气象”融合发展。笔者认为,还应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现代化气象服务水平。
多措并举推动气象监测网络建设。合理设置交通气象站,实时监测高速公路能见度、风速风向、温湿度、降水类型、路面温度、结冰风险;利用路面状态传感器,实时反馈积水、积雪、结冰厚度,结合红外测温技术预判路面隐患;应用移动监测车,在事故高发路段动态补充数据,应对突发天气变化;联合墨迹天气等商业气象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气象监测网络。
大力拓展高速公路智慧化服务场景。在驾驶员信息服务方面,利用动态情报板显示前方天气、建议车速、车道管控信息。基于“高速公路+气象”开展更为深度的场景化气象服务,通过气象大数据及专业性的气象算法模型,向高速公路用户提供交通路线气象辅助规划、路面湿滑指数预报、车辆限速与安全车距预报、刹车与休息提醒服务、灾害天气智能识别等场景化气象服务。
加快监测预报预警气象服务定制产品开发。浓雾、道路结冰等气象服务监测预报预警,一直是高速公路领域的难题。立足实际需求,相关部门应从监测、预报、预警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拓展交通气象服务场景,建立交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即时响应交通运输等部门需求,加快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定制产品开发。
提前开展春运气象趋势预测预报。交通运输部门应及时制定春运气象保障服务实施方案,设立春运气象服务专岗,滚动制作春运专题气象报告,道路运输、港航、海事、邮政、铁路、机场等部门应与专业气象服务机构加强联动,及时发布春运天气预报,加强气象灾害风险预估,对灾害性天气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对应的建议。
拓展交通运输领域气象服务精准度。针对当前交通气象领域存在的数据精度不足、服务范围有限等问题,以墨迹天气为代表的专业气象服务凭条凭借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并实践“气象+交通”的解决方案,通过整合多源气象数据,结合交通行业特点,成功为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领域提供精准、实时、系统的气象服务,并实现了应用场景落地。
(孙晓宁系河北交投京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指挥调度中心主任,晋取系北京墨迹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编辑:方南
审核:杨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