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深刻重塑社会传播格局的新时代,舆论宣传工作面临着价值多元、信息碎片化、传播即时化的复杂挑战。如何在变局中巩固主流思想阵地,让党的声音更广泛地抵达人心,成为摆在宣传战线面前的重要课题。这需要我们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把握传播规律、创新方式方法,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舆论引导体系。
坚守政治方向,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舆论宣传工作是党的喉舌,必须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将政治导向贯穿于内容生产、传播渠道、队伍建设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要求我们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例如,在解读党的创新理论时,需紧扣“七个着力”要求,通过权威解读、深度报道等形式,将理论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让党的声音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要强化阵地意识,加强对网络平台、新媒体账号的监管,建立健全舆情预警机制,及时处置虚假信息、错误思潮,确保主流价值始终占据舆论场主导地位。
深耕内容质量,打造思想文化精品力作
内容是舆论宣传的核心竞争力。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唯有优质内容才能穿透信息茧房,引发情感共鸣。主流媒体需坚持“内容为王”,围绕重大主题、民生热点,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同时,要注重分众化传播,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提供差异化内容。例如,共青团通过《中国青年报》等阵地,聚焦青年成长成才,讲述青春奋斗故事,增强青年群体的价值认同。此外,还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运用跨文化共情策略,选取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故事元素,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做好新时代舆论宣传工作,关键在人。宣传思想战线需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队伍。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从业者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另一方面,要提升专业素养,通过专题培训、实战演练等方式,让宣传干部掌握新媒体技术、舆情应对等技能。此外,还需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创优,激发队伍活力。
完善管理机制,优化舆论生态环境
舆论宣传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建立健全协同高效的管理机制。在内容管理上,要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加强版权保护,防止虚假信息和侵权行为。在平台管理上,要加强与商业平台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舆情联动机制,共同维护网络空间清朗。在应急管理上,要完善舆情处置预案,加强风险评估和演练,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引导。
新时代舆论宣传工作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唯有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舆论场中把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编辑:王晨旭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