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随着“中交渝铁三号”盾构机刀盘冲破最后一层砂岩,中交一公局集团承建的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二期大学城北一路站至张家湾站区间右线隧道贯通,标志着项目2个区间4条隧道全部贯通,成为中国交建该线路3包范围内首个完成全标段区间施工的团队,为2026年底全线通车奠定基础。
“大张”区间右线隧道长2163.8米,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需在城市地下完成2.5米极小净距下穿既有隧道,砂质泥岩复合地层中40兆帕硬度的砂岩如钢铁壁垒,遇水软化的泥岩更暗藏风险。团队延续盾构机“山城战衣”配置,633毫米强化滚刀硬度提升40%,创新刀盘洗涤系统将黏结风险降低70%,通过参数优化实现日均掘进23.4米,创下“同地质、更高效率”的突破。
施工中,该项目团队以毫米级智控保障精度,针对下穿风险采用“同步注浆+智能支撑”工法,双液注浆实时填充0.5毫米级间隙,压力传感器每秒更新数据,将沉降量控制在3毫米内,精度超行业标准50%。管片拼装执行“米字型八点测量”,螺栓扭矩达1200N・m,错台量小于2毫米,每片管片植入的RFID芯片可追溯20余项质量参数,隧道结构尺寸合格率达100%,延续“无破损、无渗漏、无超限”标准。
科技赋能贯穿施工全程。智能预警系统实现视频监控违规识别、气体监测每10秒刷新,氧气浓度低于19.5%时自动启动通风报警;全国首例“盾构废水代谢系统”采用孢子转移技术,1小时完成污染物分离,13万吨废水100%回用,且每吨水处理成本不足0.5元。
从2024年9月双线始发至2025年7月贯通,300余个日夜中,建设者以匠心坚守攻坚:工区负责人轮班破解参数难题,总工程师以监测数据指导施工,最终实现2163.8米掘进里程沉降曲线平稳如镜。
该区间贯通是15号线二期重要里程碑,为全线通车扫除关键障碍。未来,这条时速140公里的城轨快线将串联科学城、两江新区等核心功能区,形成“半小时科创圈、一小时产业带”,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要素流动的“地下加速器”。
编辑:程姝婷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