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路巡检到物流配送,从旅游观光到应急救援,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并在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的双重推动下快速崛起,成为万亿级的产业新赛道。然而,随着低空飞行器数量和应用场景的激增,空域管理愈加复杂,环境感知、通信保障等挑战日益凸显,如何保障百万级无人机安全运行,构筑低空经济的安全防线,成为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道现实问题。
7月8日,2025空天信息大会暨中科星图生态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来自政府、学界、产业界等多方代表共同探讨空天信息、地理信息、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挑战、新趋势。多位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表示,空天信息技术凭借其全域覆盖、高精度、强抗干扰等优势,可从感知、导航、通信、应急等全方位筑牢安全屏障,护航低空经济安全高飞。
“智慧天眼”布设低空安全“天罗地网”
“空天信息技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安全保障。”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童庆禧说,通过卫星遥感、北斗导航、5G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创新,能够实现对低空活动的“全时全域”感知、“精准高效”管控和“智能自主”决策,从而破解行业发展瓶颈,释放低空经济的巨大潜能。
蓝天实验室主任向锦武在大会报告中指出,面对未来低空飞行多元化、高密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低空装备发展呈现出智慧融合新态势,表现为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无人机为主导,基础设施网、空中航路网、通信导航网、空域管理网、低空服务网五网融合的低空智联网为保障融合化运行,这需要网联化基础设施、精细化空域管理、智能化飞行控制、主动式风险防控和协同式运行监管。
民航空管领域资深专家、民航二所原党委书记张瑞庆认为,低空经济要保证安全,需借助超算+AI等成熟科技成果建立数字底座,实现动态空域网格化,达到米级甚至是厘米级的低空智能融合系统。
大会期间,中科星图发布了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全域赋能平台,包括低空规划平台、低空智联网平台、低空飞服平台、军地民协同平台及一网统飞平台等五个产品体系,提出从低空规划、安全保障、协同监管到运行服务、场景应用等全链条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国内首个完整的低空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空天数据、超强计算和全息网格是中科星图的特色优势。”中科星图高级副总裁陈伟介绍,该平台基于空天信息多圈层数据供给能力,以星图超算云网、低空数字孪生底座、低空智能体等设施为基础,整合通信、导航、监视、气象、反制、起降场等低空基础设施运行数据,打造“低空一朵云”,构建起覆盖低空的“神经末梢”,提供低空数据全要素支撑、低空全系网格计算、低空规划和运行全流程仿真和实时管控等,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超级大脑”拓展低空多元应用场景
水上综合服务区的趸船上,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平台操控无人机腾空而起,几分钟后,无人机准确地将二三十公斤的生活物资安全送达数公里外正在长江江苏段航行的船舶上,这种“船舶不靠岸、外卖‘飞’上船”的新模式,不仅大幅节约了物资补给成本和时间,更加方便快捷,还减少了船舶靠泊次数,在节省船舶油耗的同时减少船舶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无人机精准配送上船的背后,是一个“智算盒子”在发挥作用。陈伟说,之前也培训了很多飞手,但这些飞手都无法实现在动态船只上配送物资,这就需要人工智能。他们开发了机载智能计算单元,外观看上去是一个手掌般大小的盒子,其视觉导航系统实现无卫星厘米级定位,装到无人机上可以控制无人机稳定跟踪船只突破5级风浪精准投送,全程不需要人操作和参与,或者说只有很少的操作。“相当于给无人机装上了一个‘超级大脑’,这个技术还可用于船舶跟随、城市配送、山区运输、景区配送等多种物流场景,全面满足不同环境下的物流投送需求。”陈伟说。
除了物流配送,作为新兴领域的低空交通管理,对空天信息技术的依赖也尤为突出。中科星图提出的“智航·一网统飞平台”打造全域无人机智能飞行调度网络,实现了各类低空飞行器跨部门的协同管理,通过统一空域网格化管理和动态容量分配,确保混合运行环境下的飞行安全。
AI发展将如何助力低空?低空又将需要怎样的AI?在中科星图首席科学家唐德可看来,空间智能就是让AI能够理解我们所生活的三维世界,使它可以具备感知、推理和行动的能力。依托空天一体的感知能力和空天信息的处理知识,中科星图合力共建“空天信息一朵云”——星图云,以此为底层技术基座,他们又推出自研的星瞳大模型和三个主要产品线,为低空应用场景提供有力支撑。
“生态共建”助力低空经济振翅高飞
空天信息产业的未来在于生态共建,这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产业突破的核心路径,要实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空天信息产业与低空经济各领域协同创新。
7月8日,在2025空天信息大会上,中科星图与中科曙光完成太空计算领域战略签约,标志着空天信息与智能计算两大尖端领域的领军企业,将以推进先进计算在太空领域的技术创新、应用落地、产业发展为目标,携手开发空天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算力与数据服务,推进新兴计算场景能力建设,为我国数字经济智能化、立体化发展赋能。
当日,中科星图等16家企业机构进行低空区域战略签约,14家企业机构进行低空生态战略签约,各方将重点围绕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低空数字场景探索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共同推动低空经济在全国多区域的创新发展和规模化落地,共同构建技术先进、要素齐全、活力充沛的低空产业新生态。
见证合作签约的同时,多位专家表示,产业生态建设是推动空天信息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完善相关法规标准,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企业加大对低空经济领域的投资,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低空经济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空天信息技术在低空经济领域的转化应用,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低空经济的安全发展需要政策、技术、产业、人才四轮驱动,通过完善低空经济相关法律法规,突破自主避障、高精度导航、反制技术,建立“生产—运营—监管”产业闭环,培养“民航安全+低空科技”复合型人才,另外还需加强航空教育与文化建设,让低空经济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张瑞庆说。
无安全不低空,无场景不低空。空天信息技术一方面作为赋能工具,提升了监管效能,降低了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作为创新引擎,它也催生了新型业态,拓展了应用场景。相信在空天信息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良性互动之下,低空经济终将羽翼渐丰展翅高飞。
编辑:马闪闪
审核: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