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PC版

车轮上绽放红色光芒

2025-07-02 来源:中国交通报 责编:郭一麟 作者:焦杨

“我是党员,有事就要冲锋在前。”

“作为党员,我一直要求自己用工匠精神雕琢每一次服务。”

“我愿为萤火,发一点光。”

…………

当城市的霓虹与朝阳交替点亮道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将党徽别在胸前,把责任扛在肩头,在方寸驾驶室内书写着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载着乘客奔赴目的地,也载着温暖与感动。

又是一年“七一”,他们再次道出了心底的话。

近日,记者采访了4位巡游车和网约车党员司机。心怀热忱,甘于奉献,党员身份让他们将先锋意识深植于心,自觉以更高标准规范言行。让我们一同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用车轮丈量城市,在平凡岗位上绽放的红色光芒。

广州如约出行集团广骏一分党支部党员司机 杨超

党龄14年 从“的哥”到“国际向导”

提起杨超,同行们都会说这人“有两把刷子”,不但英语说得溜,待人接客又透着股实在劲儿。最近,杨超的比利时“老朋友”亚辛(Yassin)第四次飞来广州,他早早就预约了杨超的出租汽车。

2023年4月,比利时商客亚辛第一次乘坐杨超的出租汽车,让他意外的是,这位司机师傅不但会英文,服务也很“到位”。亚辛家在比利时从事婚庆生意,来广州是为了寻找供应商,而婚庆涉及的用品种类繁多,让不会中文的他很头疼。杨超知道后,带着亚辛一家人找饭店、谈生意、跑工厂,更凭着自己多年积攒下的经验给了他们一些建议。

“从那次之后我们就结下了缘分。”结交这位外国友人,杨超很开心,“他很认可我的服务,每次来中国都坐我的车,有时候从广州开到中山,我们吃、住都在一起,像家人一样。”

在杨超手机里,有上百位外籍乘客的联系方式,他们中许多人到广州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杨超”。“很多外商来广州,人生地不熟,衣、食、住、行都需要帮忙。”杨超觉得,为外籍客商提供帮助是一件将心比心的事情,更展示了出租汽车行业的高品质服务。

有的乘客会好奇地问:“你的英语是从哪里学的,怎么说得这么好?”杨超回答:“是跟您学的呀,乘客就是我的老师。”

“广州是国际化大都市,外籍乘客很多,早期我只会几句简单的问候语,完全听不懂他们的乘车需求。”杨超说,为了不让服务质量“打折扣”,他多看、多听、多练英语。一本英文词典、一个笔记本和车上的外籍乘客就是他的“法宝”,凭着一股韧劲,杨超的英语说得越来越地道。

“胆大心细、对每位乘客负责。”这是杨超对自己提出的工作要求。日常运营中时刻关注乘客需求,坚持提供高标准服务。“遇到乘客情绪低落时,我会从细节入手关心他们,比如先问问空调温度是否合适,希望通过这些小举动传递温暖,让大家都能保持好心情,好好欣赏沿途风景。”

“我是党员,也当过兵。任何事情都要做精、做细。开好车,做好服务,向世界展示广州的美好,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杨超说。

T3出行南京地区党员司机 邢明辉

党龄3年 方向盘前的生命守护者

“师傅,开到玄武湖。”2020年5月的一天凌晨2时,南京街头,邢明辉车厢的宁静被女乘客压抑的哭声打破。听到对方说“与男友分手不想活了”,他下意识降低了车速。

邢明辉故意在距湖边还有一段路的位置停车,趁乘客下车瞬间果断报警。眼看女孩跨过栏杆冲向湖面,他一个箭步冲上去从背后抱住,同时呼喊路人支援,最终救下了女孩。

“我当时什么都没想,下意识就是救人,害怕乘客发生意外。”邢明辉说,“警察到了我才走,后来他们给我发信息说女乘客安全回家了,我才彻底放心。”

救人事件后,T3出行给邢明辉颁发了“见义勇为”表彰,更让他欣喜地是,他在这一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觉得很荣幸、骄傲,我们家除了爷爷之外,只有我一个党员。”邢明辉说,“就算在平凡的岗位上,党员也要发光发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在成为网约车司机前,邢明辉的人生曾经历剧烈转折。经营湘菜馆3年赔掉1700万元的他,2019年加入T3出行跑起夜班,方向盘成了邢明辉重启人生的“换挡杆”。

夜间订单更考验安全意识,邢明辉用他的认真踏实和过硬的跑车技术,一直保持着零差评、零事故的纪录。这背后,是对路况预判的精准把控,更是对每个乘客安全的执念。2021年,他获得南京市第十届“最美交通人”称号。

“党员就该亮身份做表率。”2023年国庆期间,南京出租汽车行业在增加运力的同时,还组织100名优秀司机成立了“金陵号”专列。邢明辉作为“金陵号”专列成员,在车厢里备满南京特色盲盒,化身“文旅宣传员”向游客讲述城市故事。2024年担任“团员先锋流动服务车队”队长后,他的车上多了AED急救设备、急救药箱和反诈宣传折页,向乘客提供口罩、充电线等便民服务。

救人时的奋不顾身、服务中的精益求精……当邢明辉的车穿梭在南京街巷,车载屏幕闪烁的不仅是导航路线,更是一面流动的党旗——在职业转型的十字路口,在生命呼救的危急时刻,在为服务群众的日常点滴中,始终指引着“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龙运现代驾驶员先锋党支部副书记 王振东

党龄4年 不善言辞的公益先锋

6月,北国冰城哈尔滨也迎来了35摄氏度的高温,王振东早早就把车厢打扫干净,这是他参与“爱心送考”的第11个年头。

“孩子们这辈子就一次高考,咱得让他们坐得舒心。”这位东北汉子不善言辞,却把服务做到了极致——备着藿香正气水的急救包、提前调试好的空调温度,都是他年复一年的“送考标配”。让他难忘的是2021年接送的一位考生,如今每逢春节都会发来祝福短信:“王师傅,祝您节日快乐!”这让王振东很感动,更觉得“值得”。

2023年6月,黑龙江龙运现代交通运输有限公司汇聚党员先锋力量,组建龙运现代驾驶员先锋党支部。作为党支部副书记,王振东的爱心有了更坚实的组织依托,带领40名党员司机构建起志愿服务网。爱心送考、护航哈洽会、护送外地来哈就医患者、五常赈灾、助力冰雪旅游……在每次大事大项中,支部的党员司机都冲锋在前。

龙运现代驾驶员先锋党支部还与芦家街社区组成帮扶对子,定期为鳏寡孤独家庭、贫困家庭送物资、送温暖。去年12月,龙运现代联合哈尔滨市助残志愿者协会、平房区新伟街道和南岗区残疾人温馨家园共同开展了助残暖冬行动,为近百位残疾人送去了爱心物资。

冬衣、生活日用品、营养丰富的食品……活动当天,龙运现代驾驶员先锋党支部的党员们放弃营运,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将爱心物资免费送到了50余户残疾人家庭及30余位智力障碍的少年手中。一位受助者激动地说:“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感受到了难以忘怀的温暖。感谢每一位帮助我们的好心人,是你们让我们相信,即使身体有不便,生活依然可以充满阳光和希望。”

“方向盘打到哪里,党员的责任就延伸到哪里。”王振东的话道出了支部全体党员的心声。从松花江畔的送考,到暴雪夜的赈灾物资转运,这支“红色车队”在冰城版图上勾勒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温暖轨迹。

滴滴北京司机第二流动党支部书记 计博文

党龄42年 老兵司机的热血征程

“手握方向盘一辈子,乘客的需求我一眼就能懂。”这句话,是滴滴网约车司机计博文常挂在嘴边的“职业宣言”。

计博文曾经是一名汽车兵,在部队荣立二等功,练就了“30秒卸轮胎”“汽车走钢轨一公里不偏”的硬本领。2016年成为网约车司机后,他将部队的严谨作风融入服务:每天精准规划12小时出车时间,坚持“零取消订单”,9年安全接送乘客超2万单,服务分常年满分。乘客们始终记得他主动搬运行李的身影和那句朴实的承诺:“有我们滴滴在,肯定把您准时送到家!”

2021年,滴滴公益救援队成立的消息传来,计博文第一时间报名参训,绳索救援、水域抢险、地震应急等专业课程他样样不落。最让他难忘的,是2023年北京“7·31”暴雨救援。“7月31日14时许,17名队员带着4支冲锋舟抵达现场。”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仍历历在目——村庄道路化作汹涌河道,最深积水达两米,洪水已经淹到2楼。装备车无法驶入,队员们便徒步卸装、充气行舟,三天两夜里600余次往返村落:驾驶冲锋舟穿梭门头沟的洪流中,蹚着齐腰积水背送老人孩童,用身体搭成人梯转移临产孕妇,累计协助数百名群众脱离险境。

“我是党员,有事就应该冲锋在前。”计博文说,“能帮就帮”是他刻进骨子里的信条。

他默默资助贫困学生12载,累计义务献血22次;作为司机流动党支部书记,每月组织理论学习,带领党员司机投身街道清扫、高考护航等志愿服务。

这位老兵用滚烫的初心证明,当军人的担当融入平凡岗位,每一次踩下油门、每一次伸出援手、每一次挺身而出,都是对信仰最生动的践行。

“党员身份不是贴在身上的标签。”他常说,“而是要带着大伙儿把温暖送到城市的每个角落。”从军营的方向盘到网约车的导航仪,他始终保持着“永不熄火”的热忱——“只要车轮还在转,服务群众的使命就永远在路上。”


编辑:焦杨

审核:张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