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利比里亚籍集装箱船“Stratford”轮(载箱量约8500标箱)在南海航行途中突发火灾。火势扑灭后,该轮驶往香港作为避难港(Port of Refuge)进行必要处置,随后恢复航程。
图片来源:中国救捞
8月11日,鉴于为保障船舶与货物共同安全所采取的救助、灭火及避港措施产生重大费用,船长及船东依据提单中所载入的《约克—安特卫普规则》宣布共同海损(General Average, GA),要求所有货物利益相关方共同分摊由此产生的特殊牺牲与费用。德国不来梅的Groninger, Welke, Janssen & Partner GmbH被委任为共同海损理算师,负责损失分摊计算及流程协调。
共同海损宣告截图
这一决定迅速将多家中国货主及其保险公司推入复杂的国际理赔流程。共同海损理算通常耗时数年,而货物放行的前提是货方提供经认可的担保函(GA Guarantee)等法律文件。由于国际理算师对信用资质审核严格,包括部分中国保险机构在内的亚洲保险机构因跨境沟通、文件标准化及国际信任积累方面经验不足,常被要求提供现金担保或只接受通过英、法、德、荷兰、比、北欧等地区标普评级A-及以上的保险人或担保公司出具的保函,货物滞留、贸易中断风险随之上升。
在此背景下,总部位于香港、运营中心设于深圳的法证风险管理顾问有限公司(Frad风险管理),作为多家中国保险公司的理赔咨询与风险管理服务合作方,介入协调处理。
凭借其20年深耕国际货运险领域、累计处理案件超万宗、涉案总金额逾20亿美元的经验,多语言专业团队及覆盖170多个国家的服务网络,Frad风险管理在事故发生后即与Groninger建立直接沟通,并在一周内协助多家国内保险公司客户完成担保文件准备,最终出具符合理算师要求的共同海损担保函。
“我们的角色是连接中国客户与国际规则的桥梁,”Frad风险管理总经理辛思健表示,“凭借在共同海损领域多年的专业积累,我们建立了标准化流程。客户仅需在相应文件上签字盖章,余下的国际沟通、合规流程及信用支持由我们一站式完成,最终实现货物的高效放行。”
截至2025年9月4日,Frad风险管理已协助数十家中国保险机构办理共同海损担保函,所涉上百个集装箱货物的担保均获理算师确认并放行。
Groninger网站货物放行记录截图(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国内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因资产规模有限,在国际市场知名度不足等问题,担保机构通常直接拒绝为其出具共损担保函。国内某保险公司近年来持续面临此类申请遭拒的情况,Frad风险管理在2025年8月21日接到其求助后,迅速与担保机构进行磋商,最终凭借专业协调与信用支持,在8月25日(2个工作日内)成功协助其办妥第一张担保函,并被共损理算师所接受。
客户致谢截图
这一案例也呼应了行业对提升全球理赔服务能力的迫切需求。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会长徐峰指出,衡量一个航运保险市场是否具备真正意义的航运保险业务能力的关键,在于其是否具备四大核心能力:及时快捷提供境外海事担保、高效委派境外海事检验与法律资源、货运险追偿能力,以及风险减量服务能力。
“我们是国内唯一能系统化覆盖这四大能力要求的专业服务机构。”辛思健表示,“此次事件中,我们高效处理担保并得到国际理算师的认可,协助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打通,用专业能力帮助中国企业更高效地适应国际规则。”
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中国贸易体量持续增长,企业在海外遭遇海事事故的概率上升,如何缩短理赔周期、降低贸易中断损失,已成为供应链韧性的重要一环。专业第三方机构在规则理解、跨文化沟通和全球网络调度上的积累,正成为保险价值链中的关键补充。
“Stratford”轮事件表明,中国从航运大国迈向航运强国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资本与运力,也需要一批深耕细分领域、具备国际专业能力的服务机构,构建起与全球规则接轨的风险管理生态。
Frad风险管理凭借多年深耕国际理赔领域的丰富经验,我们深度掌握全球保险市场的运行规则与实务环境,能够精准研判跨境理赔中的关键风险点与合规要求。基于对国际市场动态的持续跟踪与专业洞察,我们将持续发挥桥梁作用,通过整合国际资源、协调多边合作、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为国内保险公司跨境业务提供覆盖风险评估、担保支持、理赔协调等环节的全流程专业服务,助力其高效应对国际保险事务挑战,提升全球化服务能力。
编辑:张一坤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