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晚上10点30分,当台州S1线末班车的灯光渐远,城南车辆段亮起头灯,台州S1线通号中心通信检修员苏逸秋和工友们的通信检修工作才刚刚开始。
“节假日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更大的责任,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犹如人体的神经网络,一旦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列车运行。”苏逸秋边说边整理工具包,里面整齐排列着各种仪器:光功率计、万用表、螺丝刀、钳子、网络寻线仪......每一样工具都被磨得发亮。
“最怕遇上间歇性故障,时好时坏最难排查。”刚走进设备室,苏逸秋就俯下身钻进半人高的机柜,拿着手电筒仔细地检查着密密麻麻的线缆。她左手扶着线缆束,右手捏着万用表表笔,小心翼翼地触碰接口:“电压值220伏,正常;信号强度-23分贝毫瓦,达标。”每读一个数据,她便迅速记在本子上,字迹娟秀却透着利落,“差0.5分贝毫瓦都要查到底,通信断一秒,列车就可能‘迷路’。”
在车辆段,苏逸秋需要对运营结束的列车进行设备检查。断电的密闭车厢内温度比室外高了近10摄氏度。加上设备散热,不到5分钟,她的额角就渗出了汗珠。“看这个合路器接口,松0.5毫米都不行。”她指着馈线连接处,指尖捏着扳手轻轻转动,说话间,她从口袋里掏出标尺,量了量接口间距,确认刚好符合标准,才放心地在检修表上画了个圈。旁边的工友打趣:“苏姐查设备,比化妆还仔细。”
凌晨1点,大多数车载通信设备检修工作已完成。苏逸秋却主动留了下来,夜间是检修的“黄金时间”,她和工友们必须争分夺秒,在有限的停运时间内完成检修任务。通信主机房是是通信系统运行的“大脑”,这里是今晚通信检修工作的重要一个站点。苏逸秋和工友们分头行动,有人检查传输设备,有人测试电话系统,有人查看无线系统。每个人都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在首班车发出前完成所有检修工作。
“光路衰耗正常”“电源电压稳定”“备用线路畅通”......各项检测结果陆续报出,苏逸秋在巡查记录表上仔细打钩。她的眼神专注而沉稳,仿佛不是在值夜班,而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
作为一名“00后”通信检修员,苏逸秋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3年。她所在的工班负责城南车辆段通信设备维护和车载通信设备维护,包括传输系统、公务电话、专用电话、无线通信、车载通信等,这些都是确保列车安全运行的“神经网络”。在她从事这行的3年里,每个节假日都在岗位上度过。“选择从事这一行的时候便已经预料到了,家里人也都理解。”苏逸秋笑着说,手中的活计却一刻未停。
穿上工装,苏逸秋是同事口中靠谱“苏姐”,脱下工装,她又变回了元气满满的“00后”姑娘。她的手机相册里,一半是设备参数的截图,一半是生活里的小美好:周末和闺蜜去打卡网红甜品店,会精心搭配连衣裙和小皮鞋;休年假去海边旅行时,会带着拍立得记录日出日落,照片里的她扎着高马尾,笑容比阳光还灿烂。“美好的生活是要用青春奋斗来的,我希望用青春为台州轨道交通发展出上一份力。”苏逸秋说。
编辑:李雨青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