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PC版

巨龙驰骋 天山放歌

2025-10-10 来源:中国交通报 责编:张艺言 作者:本报记者 张艺言

金秋时节,晚上8点40分,乌鲁木齐站的站台上依旧洒满阳光,从喀什大学退休多年的李老师和当年的同学们登上Z6516次(乌鲁木齐—喀什)列车,准备回喀什参加第二天的同学聚会。

“70年代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没有火车,从乌鲁木齐到喀什要坐5天的汽车。”李老师坐在软卧车厢里,回想50多年前上学路程的艰辛,“现在火车上睡一夜,第二天早上就能到喀什了!而且软卧车厢里干净舒适,能休息得非常好。”

1958年,兰新铁路铺轨到红柳河,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近70年来,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一条条钢轨从无到有、连线成网,一列列飞驰的火车穿天山、跨沙海、越草原,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各族群众的脚步越走越远、越走越快。

哪里有需求 火车就往哪里开

随着路网越织越密,新疆铁路客运迎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兰新高铁贯通,格库铁路进出疆第三条通道形成,阿准铁路、和若铁路相继开通,旅客发送量实现跨越式发展。1958年铁路进疆时,新疆铁路年客运量仅为70万人次;到2004年,突破1000万人次;2024年,突破5000万人次。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12306客服中心主任高杨介绍:“今年,我们深化落实‘精准开车、精细售票、铸牢基础、精心服务’工作措施,不断丰富客运产品供给,持续提升客运服务品质,按照‘哪里有需求,火车就往哪里开’的思路,创新客车开行模式,精准铺画运行图。”

据了解,新疆铁路部门加快构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辐射天山南北的高质量新疆铁路快捷交通圈,开行乌鲁木齐至喀什、阿克苏、哈密、库尔勒、奎屯、伊宁、博乐、克拉玛依8个方向点对点“一站直达”列车;增开乌鲁木齐至阿勒泰方向旅客列车,准东等沿途地区群众出行更加便利;实施旅客列车提速,乌鲁木齐至塔城、和田至喀什等多个方向旅时大幅压缩。

在运能安排精准、均衡的基础上,新疆铁路部门科学有效运用既有线路、车体、人力资源,合理压缩库停和折返站时间,采取“车循环、人继乘”的套跑组织模式,实施旅客列车“长短套跑”“管直套跑”的交路开行,运输能力与客流需求越来越匹配。

目前,新疆铁路部门每天开行客车175列,其中动车组列车72列。繁忙的兰新高铁干线上,密集时段,每6分钟左右就有一趟列车到发。

坐着火车游新疆

喀什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中转站,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我很想去喀什,因为我想了解丝绸之路文化是如何开始又是如何延伸的。”来自英国的旅客Arian Marti坐上去喀什的火车,开始自己的探寻之旅。

喀什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场监管法制科副科长米尔艾合麦提江·艾克拜尔说:“这几年来,喀什地区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就业增收的富民产业、惠及民生的幸福产业。”

新疆铁路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旅游事业部党支部书记林闻介绍,新疆铁路部门依托兰新高铁、南北疆环线铁路等大动脉,不断丰富“坐着火车游新疆”谱系化旅游产品,陆续开行“新东方快车”“天山号”“环塔游”等旅游专列,服务新疆旅游业从“旺季游”向“四季游”转变,带动沿途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相关产业发展。

今年,新疆铁路部门积极服务旅游产业、银发经济、扩大内需,结合季节特点、自然风光、文化民俗等特色文旅资源,全新打造多层次、多功能的旅游专列产品,持续完善高端型、舒适型、普惠型旅游产品供给,持续升级改造乘车环境,开行“薰衣草专列”“看山花专列”“赛里木湖蓝冰之约”“阿勒泰滑雪之旅”等特色旅游列车,把疆内外丰富的旅游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

据统计,铁路部门今年已在新疆累计开行旅游列车超300列,其中由疆外各地开行的进疆旅游列车达240列,同比增长90.5%。新疆各地文旅产业提档升级、火爆出圈,多元民族文化与独特自然风光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坐着火车畅览大美新疆。

“天山雪莲”遍地开

为了给旅客提供更舒心、更周到、更温馨的出行体验,新疆铁路部门全面实施客运服务品质提升补强工程。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南、吐鲁番北、哈密、喀什、伊宁6个客流较大车站已相继完成设施设备升级,优化进站流线,完善候车区域布局,整合自助服务设施,统一标识系统,增设温度、照明等智能控制系统,候乘环境、服务品质全面提升。

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管内的客运站和旅客列车上,统一设置了“天山雪莲”服务台、服务点,提供咨询引导、“爱心护航”等服务。

“这里还需要打印车票吗?”在喀什站大厅“天山雪莲”服务台前,一位即将进站的旅客焦急询问。服务人员立即回答:“不用啦!用身份证可以直接进站。”随后,服务人员引导该旅客走向进站口。

像这样的服务,喀什站“天山雪莲”服务台的工作人员每天要重复上百次。

“‘天山雪莲’客运服务品牌,代表着新疆铁路客运工作者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内在品质。在科学投放运力、做好售票服务、改善候乘环境、补强基础设施、拓展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持续为旅客提供更舒心、更周到、更温馨的出行体验。”高杨说。

经济发展新引擎

在阿拉山口站,一列列满载汽车配件、电子产品、日用百货等货物的中欧班列穿越戈壁。该站今年通行中欧班列已超5000列,为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强劲动能。

“我们严格落实中欧班列优先接发、集中到达品类优先换装、整列整钩优先调车的‘三优先’原则,实行精准调度指挥,优化运输组织,提高宽准轨列车周转率,确保车流顺畅高效。”阿拉山口站运转车间主任闫华鹏介绍,该站积极构建行车、货运、装卸一体高效联动机制,提前预留线路,保证不间断接发列车,持续提升精准化运输生产组织水平;加强与海关等部门协同作业,高效协调中欧班列通关审核、优先查验、换装放行等环节,推广应用“铁路快通”模式,实现班列快速通关。

近年来,新疆铁路大力实施口岸扩能改造及后方通道能力建设,尤其是2024年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增建二线全线开通后,阿拉山口站准轨、宽轨接运能力分别提升了15%、30%。

在准东煤田深处,乌将铁路运出一列列“乌金”。乌鲁木齐机务段副段长马明介绍:“乌将铁路南接将淖铁路,北通阿富准铁路,西联兰新铁路,畅通了新疆至甘肃河西走廊通道,准东煤炭可直达东部、南部能源需求大省。”

2024年,乌将铁路运输量达8648.1万吨,占新疆铁路年货物运输量的三分之一。截至8月,乌将铁路今年已发运货物6715.56万吨,其中出疆煤炭1942.37万吨,成为“疆煤东运”主力通道。

此外,新疆铁路部门聚焦新疆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货运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物流总包、合同制运输,积极延伸全程物流,建立铁路主导的接取送达网络,扩大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运输规模,全面实施货运班列线上“一站式”订舱,乌鲁木齐至西安电商班列成为全国班列示范线,乡村振兴、冷链、快运等货运班列常态化开行,铁海联运班列达145列,铁空联运跨境班列达39列,铁路物流服务持续降本提质增效。

放眼近70年货运发展,新疆铁路实现了从“路网末梢”到“区域枢纽”的转变,发送量逐年递增,单日平均装车量从2012年的3000车增加到如今的1.2万车。2024年,新疆铁路货运发送量完成2.37亿吨,同比增长10.7%,增幅全路第一。

天山南北畅通途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疆几乎没有像样的公路,铁路更是连一寸路基都没有。天山、戈壁、沙漠,加上各个城市间距离遥远,交通建设面临重重障碍。一代代新疆交通建设者不畏艰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服务新疆各族群众便捷出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

上世纪90年代,新疆公路建设有了质的飞跃,第一条沙漠公路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通车;2021年,G7京新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北京到乌鲁木齐车程距离缩短1300多公里;2022年,和若铁路通车,形成世界首条沙漠铁路环线,结束了洛浦、策勒、于田、民丰、且末5县不通火车的历史……

据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疆交通网络“大动脉”更加畅通,新疆境内铁路里程从2012年的4914公里增至2024年的9202公里,通达所有地州市、覆盖80%以上县级行政区;公路里程从2012年的16.59万公里增至2024年的23万公里,所有地州市和九成以上县(市、区)迈入“高速公路时代”;民航航线达595条,25条国际客运航线通达17个国家和地区,“东西成扇、疆内成网”的航线格局已经形成。

大道通,百业兴。驼铃远去,列车开行,“钢铁巨龙”穿越天山南北,跨过戈壁沙漠。新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构建起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南北疆畅起来”的目标加快实现,稳稳托起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

编辑:董子莹

审核: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