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PC版

渤海湾港“海河联运”助力陆海丝路贯通

2025-10-10 来源:中国交通报 责编:蒋利 作者:陈浩 任科昕

近日,“鲁清001”轮经小清河靠泊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潍坊港区20号泊位,船上来自济南亚欧班列的空集装箱顺利卸船,随后通过“潍坊—青岛”内支线运抵青岛装货后发运海外,标志着渤海湾港“海河联运”通道成功联接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为山东省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写下关键一笔。

作为小清河复航后打通“河海联运”通道的重要实践,这批空箱首次依托小清河内河航运网络,从济南港启程,经“小清河+山港快线”新通道直达青岛港铁路场站,后续将重新装载货物,部分搭乘亚欧班列送往亚欧大陆各国,另一部分通过青岛港外贸航线发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小清河这条“黄金水道”成为“钢铁驼队”与“货轮舰队”的关键衔接,打通除公路、铁路以外的第三条空箱调运通道,在山东构建起更高效、更经济、更稳定的物流新格局,对推动“公转水”、增强供应链韧性和绿色航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空箱从济南到青岛港,要么靠公路长途运输,运输成本高,要么走铁路,调度周期相对较长。现在通过海河联运模式,运输成本降低15%左右,单次运输时间也得到缩短。”渤海湾港市场营销中心业务经理王鹏在作业现场介绍,为保障此次首航顺利,市场营销中心提前与相关部门对接,制定了“卸船+转运”全流程方案,确保每个环节无缝衔接。

此次作业深度串联小清河内河航运优势与山东港口沿海港口网络。其中,“山港快线”作为省内港口间的快速海上纽带,已实现青岛港、潍坊港等核心港口的紧密联动,而小清河凭借贯通鲁中、连接渤海的区位优势,成为内河与沿海运输的关键桥梁。两者协同形成的“河海联运”模式,正推动山东物流地图重构,为内陆腹地对接全球市场开辟新通道,也为长三角、环渤海地区货物中转提供更优选择。

渤海湾港“海河联运”新模式展示出省内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强大潜力,为进一步整合交通资源、促进物流大通道建设提供借鉴。随着小清河沿线产业的陆续发展,渤海湾港将携手小清河沿线港口及企业,加速建设内外联通、智慧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化多式联运体系,为山东港口“三大建设”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坚实支撑。

编辑:白萱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