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武安举行“冀往开来 共话转型”公共交通行业转型发展交流会。会场内,多地公交企业代表、行业专家齐聚,探讨公交企业如何在公益属性与市场压力下寻求可持续发展;会场外,31辆宇通天骏V6E纯电动轻客交付武安公交,为其推动绿色转型、拓展多元服务再添助力。

响应个性需求 重塑服务模式
“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创新转型方能寻觅生机。”这已成为众多公交企业的共同认知。近年来,我国公交服务网络不断完善、装备持续升级,但部分公交企业仍面临传统客流下滑、经营亏损、车辆老化、人员流失等问题,深陷“市场难赢”的困境。
严峻现实倒逼企业思考:如何在坚守民生底线的同时,走出一条可持续的运营之路?面对挑战,一批公交企业以“创新转型”为突破口,积极拓展服务边界、重塑运营模式。
武安公交依托本地旅游资源,累计开通6条旅游专线、3条景区接驳线路,年均输送游客超18万人次,带来超百万元增量收入。武安公交副总经理刘晓表示,此次新交付的31辆宇通天骏V6E将主要用于景区定制公交和企业通勤服务,进一步拓展“交通+旅游”场景,提升服务灵活性与创收能力。
针对传统公交“高峰挤、平峰空、线路僵、响应慢”等问题,江西鹰潭公交推出网约公交模式,2024年10月启动试运营,2025年1月接入网络出行平台,实现“线上预约、动态拼车、智能调度”。企业负责人介绍,新模式使公交资源利用率提升58%,空驶损耗降低70%,乘客候车时间缩短42%。网约公交单车实付收入比传统公交高149%,百公里收入增长71%,成功吸引年轻用户,实现“用户回归”与“效益提升”双目标。
四川内江公交集团作为成功改制的民营企业,坚持“主业做优、副业做强”,在公交主业外拓展驾培、检测、旅游、广告、物业等七大板块业务。自2020年以来,多经产业累计反哺公交主业超千万元,成为企业稳健运营的关键支撑。同时,内江公交构建“平安、满意、温馨、智慧、绿色”五大体系,开设学生、企业、就医等多类专线,打造“三甜”文化主题线路,升级智能站台与支付系统,市民满意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
车型从“大而全”走向“小而美”,模式从“定线定时”走向“网约定制”,生态从“单一车票”走向“多元反哺”——公交行业的转型已不再是“活下去”的应急之举,更是“活得好”的系统重塑。
用车小型化 精准服务定制出行
尽管企业自我突破至关重要,但行业共识在于:公交行业的根本性困境,仍需制度性与系统性支持方能化解。
武安公交在积极探索“公交+文旅”和资产盘活的同时,呼吁政府部门尽快建立“预拨付+年度清算”式长效补贴机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国有资本增强企业信用与融资能力,化解历史债务,实现轻装转型。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专家刘新建议,下一步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构建精准多元的公交产品体系,加快车辆向小型化、低地板、智能化发展,强化政策在标准制定、资金引导、场景开放等方面的支持作用。
随着公交服务从“保障基本出行”向“基本服务+个性服务”转变,车辆适老化、小型化、网约化、定制化已成为明确方向。宇通客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转小”不仅是车型变化,更是运营理念、服务模式和商业逻辑的系统性转型。当前公交运营逻辑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大车大水漫灌”式服务难以匹配日益分层、精准的出行需求。宇通推出以天骏V6E为代表的纯电动轻客,聚焦企业通勤、社区接驳、文旅专线等场景,以“小体型、长寿命、高兼容”参与构建城市出行微循环。
“天骏家族”是宇通正向研发的轻客产品,该系列目前已推出6个车型版本、7种座椅布局,全面覆盖客运、旅游、通勤等多个运营场景。今年7月全新发布的纯电动轻客宇通天骏V6E,精准定位于高价值耐用纯电动轻客,提供7—15座多种座椅布局,满足不同客运需求。其中7座和9座版本持C照即可驾驶,使用更便捷;14座和15座版本载客量更大,更适用于团体客运。
天骏V6E具备可靠耐用、全维安全、驾乘舒适、运营高效四大核心优势。在耐用性上,整车关键结构采用超百万公里寿命设计,70%以上零部件设计寿命超150万公里,“三电”8年60万公里超长质保,并通过高温、高寒、高海拔“三高”试验确保长期稳定运营。在安全性方面,车辆采用高占比高强度钢车身、多重电池防护、先进操控安全配置及应急设计,构建全维度防护;在舒适性方面,静音环保内饰、超大座舱空间与智能交互功能,有效提升驾乘体验;在高效性方面,车辆依托智能运营平台、低能耗技术、充足行李舱空间及高效服务网络,保障运营便捷与效益。
车辆还搭载100.46千瓦时高容量电池(公交公告车型可选132.016千瓦时),电机最大功率180千瓦,续航里程最高达280公里/380公里(高速平原满载开空调工况)。其中100.46千瓦时电量车型从20%剩余电量充至80%仅需28.8分钟,大幅提升运营效率。
编辑:王慧欣
审核:闫新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