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由招商局工业集团主办、华商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商能源)承办的第五届世界航商大会船舶智造专题论坛在香港举行。会上,华商能源正式发布绿色甲醇项目。该项目于当日获国际权威认证机构颁发的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ISCC EU)。这也意味着华商能源绿色甲醇产品获得欧盟准入证,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航运业向低碳、净零碳方向转型成为全球共识,绿色甲醇成为航运减排核心选项。厦门大学教授、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郑南峰介绍,我国离网光伏制氢成本已降至每千克15.2元,折合绿色甲醇到岸价不到每吨2400元,首次与化石燃料“平价”,这一测算结论有望为航运业按下脱碳“快进键”。2030年,新建船舶绿氢衍生燃料渗透率有望超过50%,到2050年这个数据将达到80%,与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排放框架同频。
绿色科技是招商局集团“第三次创业”中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之一。招商局工业集团董事长吴四川表示,招商工业集团将扮演“制造场景落地与装备创新平台”的双重角色,华商能源则是绿色能源装备与能源供应的“排头兵”。招商工业集团致力于打造成为一家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以精益管理为基础的成本领先的绿色化科技型制造企业,为推动船舶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
此次正式发布的华商能源绿色甲醇项目,平均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化石燃料制甲醇降低70%以上,可满足国内港口国际航运船舶绿色燃料加注需求。项目首期年产绿甲量为2万—3万吨,可满足2艘24000标箱的集装箱船一年的燃料需求,预计今年12月开始交付。项目完成技术升级后,绿色甲醇年产量将达6万吨。

华商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华商能源联合山东能源集团打造山东济宁绿色甲醇工厂,利用现有煤制甲醇装置,采用核心工艺技术包进行设备改造,通过煤基工艺掺烧生物质的技术路径生产绿色甲醇。这一创新路径不仅保留了现有装置的产能,还大幅提高了温室气体减排强度,破解了传统化工低碳转型的“重投资困境”。
目前,该项目原料收集及生物炭制备、绿色甲醇生产等环节,均顺利通过ISCC严格认证,成为全球首个按照ISCC指导文件全流程认证的绿色甲醇项目。当日,国际权威认证机构法国必维集团为华商绿能颁发了绿色甲醇ISCC EU认证证书。此次认证落地,不仅打通了国产绿色甲醇的全球市场通道,更以轻资产、高合规的共处理模式,为全球传统化工企业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路径。
作为招商局集团发展绿色科技的重要平台之一,华商能源正在以“氢醇氨”为主要赛道加大布局绿色能源产业的力度,聚焦能源装备制造和能源供应服务,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的船用绿色能源与装备综合服务商。下一步,华商能源将继续携手合作伙伴,持续扩大绿色甲醇产能,推动构建从原料收集到产品加注的完整绿色甲醇产业链,推动绿色甲醇在全球市场的广泛应用。
当日,武汉理工大学与招商局工业集团签署联合共建绿色智能深远海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协议。华商能源、招商重工(江苏)公司、洲际船务集团签署“20000立方米LNG/氨燃料加注船联合投资建造项目”协议。



编辑:陈维
审核:姜秋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