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5点多,城市还未苏醒。跑了一夜车的丁军驶进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大门,熟练地将出租车停在专属车位,门口那块昼夜常亮的“出租车司机之家”指示牌格外醒目。“这儿的‘泉城的堡’实惠管饱,还能躺在按摩椅上放松一下。”丁军感慨道,长期困扰出租车司机的“吃饭难”“停车难”“休息难”,在这里找到了解决方案。
今年9月,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率先将办公区域向出租车司机敞开大门,规划出租车专属停车位,高标准打造“出租车司机之家”,配备饮水机、微波炉、按摩椅、急救医疗包等多种服务设施;推出“的士”专属汉堡——“泉城的堡”,它无汤汁、易手持、高饱腹、耐储存,售价仅5元;墙面“微心愿”展板上贴满司机的诉求与建议,成为优化服务的重要参考。
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还在办公楼15楼打造“民生会客厅”,不定期邀请司机代表座谈交流,从业人员直接参与权益维护等议题讨论,行业治理不再闭门造车,更加贴近司机群体实际。
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建国表示,打开大门不仅是空间功能的拓展,更是服务理念的转变——从管理者转为服务者,从“闭门办公”走向“开门迎客”。唯有“打开大门办交通”,才能听见最真实的民意;唯有俯身贴近群众,才能推出最务实的举措。
北园大街236号是济南市城乡客运服务中心的办公场地,如今也竖起了“济南市出租车(网约车)党群服务中心”的新招牌。这里融合就餐休息、汽车充电、洗车修车、矛盾调解、政务办理等14项便民服务,日均服务司机超350人次。
济南创新实施“自己建、指导建、联合建”模式,联合济南公交集团、济南能源集团等企业,在交通便利、车流量多的区域广泛布局“出租车司机之家”。截至目前,济南已建成103处“出租车司机之家”,形成了“20分钟便民服务圈”。
“打开大门办交通”,打开的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大门,更是司机群体的“心门”。从一餐热饭、一次便捷充电,到一份权益保障、一个诉求的妥善解决,济南正用心编织起一张覆盖全城、贴心周到的服务保障网。
截至目前,济南市出租车行业已成立1个网约车流动党员党委、45个网约车党支部,20个巡游车党支部,1218名党员司机纳入管理,党组织覆盖率位居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党员司机带头参与“爱心送考”、助老助残等公益活动,成为泉城一道流动风景线。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