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条穿湖双层叠加隧道首段主体完工
近日,我国第一条穿湖双层叠加隧道首段——江苏苏州阳澄西湖南隧道相城段主体完工。该工程开创了国内超深、超宽、水下、非对称双层叠加隧道工程施工的先河。这也为我国在饮用水源地组织大型交通设施环保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苏州阳澄西湖隧道主线全长4.47公里,宽52米,最深开挖处达24.6米,进出口匝道长1.83公里,属国内首例匝道叠加、超深、超宽隧道。该隧道从苏州湖滨路东穿越阳澄西湖,在工业园区黄金水岸广场登陆接地,是连接苏州相城区与工业园区的咽喉区段。穿湖隧道主体结构与匝道出入口相互叠加,湖域段隧道长2.7公里,在国内尚属首次,主线隧道大体积混凝土防渗抗裂控制是项目管控的难点。
该隧道施工现场位于国家“二级水源保护地”阳澄湖湖域内,为预防湖区蓝藻爆发、防止水源污染、降低对湖区生态的影响,施工期间中铁二十局建设者始终保留着约900米长的过水面,保证水域始终相互连通,水体生态系统不被破坏。虽然会让工期延长,但能保证湖水始终是活水,把对阳澄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降到最低。
施工期间,中铁二十局还利用开挖的土方对周边废弃的鱼塘进行综合整治,还耕良田185亩,节省土方外运成本;还将弃土弃浆的资源化利用,积极引进新工艺和新设备,对桩基施工产生的泥浆进行泥水分离;并对环保敏感点教育组团和湖域内水质进行数字化监控,设置噪音监测点3处,与水环境部门建立互通机制,定期对湖域水样进行检测。
据悉,该项目建成通车后,乘车从隧道至相城到园区仅10分钟就可到达。同时,该工程与其他快速路共同构建苏州快速路骨架路网,将成为城市东西方向重要快速通道,极大缓解内环北线的交通压力,东西贯穿整个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承担起城市组团间快速交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