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PC版

【云南】从“梗阻线”到“景观廊” 云南靖洒公路焕新颜 路地共筑百业兴

2025-08-26 来源:中国交通报 责编:张家顺 作者:​宋梅

作为昭通市委、市政府与云南省公路局深化“路地共建”、合力推进的重点民生工程,G247线洒渔至靖安公路的改造焕新,是交通要道的蝶变,更是昭通市落实“产、城、人”三篇文章、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实践。

这条连接昭阳区与大关县靖安新区的“黄金纽带”,正以“路景产”深度融合的全新姿态,加速绘就“一路通带动百业兴”的新画卷。

路地协同 25公里旧貌换新颜

洒渔至靖安公路养护提升工程起于靖安镇长寨桥,止于洒渔镇水碾桥,全长25.19公里。自6月16日取得施工图设计批复、7月17日完成施工招标后,便按下建设“加速键”。路地双方高位推动、紧密协作,聚焦路面病害处治、沥青面层铺筑等基础提升,更着力于排水系统恢复、涵洞增设、挡土墙新建、防护栏升级等关键环节,全方位筑牢公路安全畅行根基。

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24小时轮班作业的合力攻坚,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25公里路面完成“白改黑”升级,行车舒适性显著提升;新增1.2公里融入地方产业元素的彩色防滑路面,彰显地域特色;累计安装波形护栏2100米、砌筑路侧花池9700米,新增绿化面积19300平方米、新增侧沟3800米、埋设涵管22道,为公路安全畅通奠定坚实基础。“省市联动、路地同心,就是为了让群众早日走上‘放心路’‘舒心路’。”项目负责人道出共同的心声。

匠心筑景 文旅品牌借路生辉

“以前路难行,现在路好景美,家门口就能赏景!”在“洒渔烟柳”景观节点,村民李大姐的喜悦溢于言表。工程精心打造的景观节点,是路地共建提升公路“颜值”与文旅价值的点睛之笔。

一程烟柳一程绿,半里筇竹半里青。在洒渔镇公路两侧打造1800平方米“洒渔烟柳、苹果之乡”景观,植柳树、栽果苗、修步道、建驿站,初现“春可烟柳踏青,夏观火把映路,秋摘苹果品鉴”的诗意场景,为“洒渔烟柳”文旅品牌注入新活力。沈家沟景观点依河而建,3000平方米区域采用立体绿化,本地杜鹃、麦冬点缀,“前花后树、上乔中灌下草”,陶瓷颗粒彩色路面勾勒苹果图案,将公路打造成流动的昭通文化展示窗口;大关县境内的“山水大关、筇竹之乡”节点,毗邻靖安竹笋加工厂,拓宽路面与绿美景观结合,彰显“筇竹之乡”特色,赋能“山水大关”形象。

同时,路地双方聚焦民生痛点,在靖安镇长寨小学及云天化中学靖安学校周边改造停车场,新增60个车位,优化交通组织,昔日“放学堵”变“有序停”,师生出行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路通业兴 深度赋能产业腾飞

“路好走了,苹果能更快更新鲜地运出去,增收更有盼头!”洒渔镇果农王大哥的心声,点明路地共建以交通撬动产业的长远布局。作为昭阳“高原苹果城”核心区与大关筇竹产业要道,焕新之路将释放红利。

赋能苹果产业:G247线PQI得到显著提升,昭阳优质苹果从田间到市场的运输时间大幅缩短,运输损耗降低,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畅通竹笋产业:靖安新区竹笋加工产品更高效、安全地直达物流枢纽,为筇竹产业链延伸拓展提供坚实保障。

激活文旅经济:“洒渔烟柳”“山水大关”等文旅品牌依托畅安舒美的公路环境和特色景观节点,将吸引更多游客,带动乡村旅游和消费增长。

靖洒公路的蜕变,是路地共建的成功典范,将加速昭鲁大一体化进程,助推靖安新区基础设施升级,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诚如当地干部所言:“省市合力筑通途,路畅业兴惠民生。路延伸到哪里,产业就兴旺到哪里,百姓的好日子就延伸到哪里!”

这条由昭通市政府与云南省公路局同心共建,串联产业、文旅、民生的“振兴路”“致富路”,将以崭新姿态全新贯通,生动诠释“一路通、百业兴”,为昭通市的高质量发展铺就更加宽广坚实的坦途。


编辑:​宋梅

审核:潘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