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PC版

陕西:科技赋能铸牢假期出行安全防线

2025-10-10 来源:中国交通报 责编:翟慧 作者:白秋薇

八天长假里,一条条高速公路如同奔涌的动脉,承载着团圆与远方的期盼。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陕西高速公路车流量2001.45万车次,日均250.18万车次,路网运行平稳。这组数据背后,是一场科技与流量的无声博弈。交通安全的防线已不再是单一的物理护栏,而是由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尖端科技共同构筑的“数字护城河”,它无形却无处不在,精准而高效,默默为每一位出行者的平安旅程保驾护航。

空中的“守护者”——无人机巡查 

“前方车辆请保持车距,有序通行!”“陕A###,您强行变道存在危险且影响通行,请按规定行驶!”“师傅,请您尽快更换备胎,救援车已赶来!”

双节期间,西安绕城分公司联合高速交警首次启用无人机巡查,这在陕西高速不是个例。面对激增的车流,传统巡查在拥堵路段常“进不去、看不清”,无人机则成为关键时刻的“空中力量”。

无人机升空后,桥梁、隧道口、互通立交等复杂路段状况一目了然,指挥中心可迅速掌握实情,精准调度疏导力量。通过无人机喊话功能,引导车辆有序行驶,及时化解拥堵苗头。一旦发生事故,无人机可第一时间抵达,协助勘查、取证,为快速处理争取时间,有效防范二次事故与长时间拥堵。

“以前得开车到现场才知情况,现在有了‘空中眼睛’,指挥更精准,处置速度至少提升50%!”工作人员使用后纷纷点赞。“空中守护者”凭借全域监测、实时预警、喊话处置为高速公路织就了一张立体保畅网。

路上的“气象精灵”——全天候感知系统

假期,陕西开启了雨雨雨雨雨模式,团雾、降雨、路面湿滑不断考验着道路通行安全,尤其是秦岭腹地,地势复杂、小气候频发。

面对瞬息万变的天气与路况,“气象精灵”派上大用场。西镇分公司在高速公路沿线布设公路运行环境气象监测系统,精准监测实时采集温湿度、风速、雨量等数据,识别积水、结冰风险,敏锐捕捉雾气变化,动态掌握通行视野。

实时预警每分钟更新数据,一旦发现能见度低、路面异常等风险,预警信息即刻同步至监控中心与云端平台,助力巡查人员快速启动应急响应。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型气象站,如同24小时不眠的“哨兵”,以“科技+预防”的模式,构筑起高效互补的安全防线。

云控指挥官——智慧云舱里运筹帷幄

假期旅游线路车流量剧增,如何动态调整应对高峰流量,让通行更顺畅、游客体验更佳?兵马俑收费站“有一套”。

“各位游客朋友,目前兵马俑停车场车位已饱和,请您提前规划出行路线!”在兵马俑收费站智慧云舱二楼云控区域工作人员正通过对讲系统提醒游客。作为陕西首个“无人值守+智慧云舱”站点的兵马俑收费站,该站拥有自助发卡与缴费机器人、“窄岛化”车道及云舱远程协助等多项前沿技术。通过云控坐席依托数智系统,一名工作人员可同时监管多个车道,实现远程监控与实时沟通;通过车流数据分析,灵活启用潮汐车道,提升通行效率。同步接入兵马俑停车场数据,在收费站出口处实时显示车位信息,提前引导游客合理停车,提升出行体验。

云控坐席、语音对讲广播和数字孪生三大系统,搭建起的“空中指挥塔”,成为收费站高效运转的“最强大脑”,也让节假日拥堵得到有效缓解。

科技始终服务于人。再先进的设备,也离不开背后每一位交控人的坚守与担当。未来,还有更多科技智慧在路上,陕西交控将继续努力为公众铺就更安全、更安心的归途。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