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在桥名上“阅读”家乡的历史

2024-09-09 09:17:18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新跃华 -标准+

万物皆有名,就像每个人都有姓名。

作为后辈,我经常从那一座座跨江桥的桥名中,阅读家乡从一个曾经的蛮荒之地到如今繁荣昌盛的七十年沧桑巨变的历史。

2024年是我的家乡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七十周年。从1958年8月第一座跨江桥——跃进桥建成通车到如今160座各类桥飞跨怒江、独龙江和澜沧江三条大江上,打开了一道道封闭千年的山门,怒江大峡谷、澜沧江峡谷、独龙江峡谷天堑变通途。风格各异的跨江桥,成为家乡巨变最直观、最显著的生动案例。

《1960年代的第一代碧福桥》 新跃华  拍摄地点:泸水市洛本卓乡  拍摄时间 2008年11月25日 怒江州交通运输局 13988680517 .jpg

穿过历史的时空隧道,我目睹了家乡饱经沧桑的真容真貌。心里默念着一个个充满时代记忆的跨江桥的桥名,虔诚地倾听着它向我这个晚辈娓娓道来家乡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

第一种类型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桥名。位于泸水市大兴地镇维拉坝的“幸福桥”,桥下原来是通往碧江、兰坪的渡口,由于怒江的水位随季节变化而涨落迅猛,每年都有木船因触暗礁翻船,造成船毁人亡的悲惨事故。1966年,在此建成了一座人马吊桥,题桥名为“幸福桥”,表达了当地傈僳族群众“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以教育后人铭记党恩。斗转星移,建桥五十二年后的2018年,在桥西头的坝子上,一个现代化的易地搬迁安置点拔地而起,共有732户2368人在此安居,彻底摆脱了极端贫困的日子,过上了美好幸福新生活。因由广东省珠海市援建,故名“珠海社区”,凝聚着怒江州和珠海市深厚的“江海之情”,是一朵绽放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风景如画的维拉坝易地搬迁安置点(珠海社区)》新跃华 摄影怒江州交通运输局 13988680517.jpg

第二种类型是体现时代特征的桥名。沿着怒江逆流北上,走进著名的“石月亮”故乡——福贡县石月亮乡有一座 “反帝桥”,充满着强烈的历史画面感:一幅光芒四射的毛主席浮雕像,雕刻在桥塔的顶端,格外醒目,温暖、亲切,雕像底端的“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几个红色大字和左、右桥塔上的对联“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以及桥名“反帝桥”,让人即刻就回到了那个战天斗地的时代,更感恩于一代伟人的思想光芒普照华夏大地,惠泽千秋万代!位于“百年澡堂”登埂温泉附近的跃进桥,是怒江州境内的怒江上第一座钢索柔性汽车桥,1957年8月开工,1959年8月竣工,因时值“大跃进”时期,故定名“跃进桥”。

彩虹飞架——中交集团扶贫重点项目中交怒江连心桥》新跃华 13988680517.jpg

第三种类型是表达携手并进的桥名。中交集团帮扶怒江州20多年来,在长期帮助怒江培育脱贫支柱产业的同时,发挥主业优势,帮助怒江改善硬件基础,先后帮扶开工建设了中交怒江木尼玛大桥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在改善和提升怒江交通网络中给予了无私帮助,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启了央企帮扶怒江的全新模式。“中交怒江连心桥”的桥名充分体现了中交集团对怒江动真情、扶真贫、真扶贫的坚定决心。

怒江通达桥 新跃华 摄影.jpg

怒江的每一点变化和进步,都得益于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地处中缅的怒江各族人民始终坚定地跟着“心中的红太阳”走,所以,1970年元旦,一座题名“向阳桥”的汽车吊桥飞跨在六库闹市区的怒江上,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磅礴气势,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犹如六库新城区“怒江通达桥”的寓意,排除万难,一路勇往直前,“通达目的地”!

向阳桥  新跃华  摄影.jpg

怒江的跨江桥梁,最初以人、牲畜能够通行为主,主要解决“无桥可行”的问题;1990年代至2010年期间,以永久性大桥、汽车吊桥、拖拉机吊桥和人马吊桥四种类型桥梁并行发展,注重解决桥梁数量不足和通行过载能力弱的问题,但是,由于投入严重不足,“三江”上仍然有42对溜索,“过江难”的制约性因素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2010年之后,随着中央加大对西部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怒江的跨江桥梁建设以提高桥梁过载能力、增强安全性、完善路网结构、解决“有路无桥”和“有桥无路”为侧重点,桥型为独塔钢索面斜拉桥的怒江通达桥(云南省此类桥梁第一座)、全长700多米的大南茂怒江大桥等一批永久性大桥相继建成,尤其以独龙族民族文化元素装饰的独龙江上的一座座“彩虹桥”分外引人注目,使怒江境内的跨江大桥从单纯通行提升为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集现代文明和民族特色为一体,成为新时期怒江桥梁文化的代表,传承着怒江特有的民族文化精髓。

新跃华  泸水市溜索改桥工程幸福桥  怒江州交通运输局  13988680517.jpg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1960年4月建成的碧福怒江汽车吊桥西岸桥塔上的这幅对联历经风雨,字迹也已残缺,却仍然十分生动地展示着怒江各族人民在艰难困苦条件下的乐观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1992年10月,由国家交通部扶贫新建的碧福永久性箱梁拱桥建成通车后,老桥已经停用,2017年怒江美丽公路改扩建时,又建新的碧福大桥,位于原桥以北的卓旺河与怒江交汇处,为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梁,桥面全宽12米,全长312米。桥名始终不变的碧福桥,历经三个时代,变化了三种桥型,一个比一个更加先进、牢固、通畅和美观,向人们娓娓道来怒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新跃华  怒江州境内第一座跨江汽车吊桥跃进桥(1958年8月竣工通车) 2014年7月8日拍摄于鲁掌镇登埂村  怒江州交通运输局 13988680517 .jpg

“路通村寨产业兴,桥连两岸福气旺”。如今,一座座各类跨江桥梁犹如七彩长虹,连接着澜沧江、怒江、独龙江“三江”两岸,破解了大河的拦截,劈开了大山的阻遏,向世人展示着全新的怒江风貌。


编辑:张家顺

审核:潘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