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323(瑞金-清水河公路)临翔段起于K2679+000,途径邦东乡、马台乡、忙畔街道办、章驮乡,止于K2808+000,主线全长123.829公里。其中K2679+000—K2749+176(丙兔村至牌坊)段(共70.176公里)于2021年3月移交至临沧公路局,临翔公路分局4月起正式接养。自此,这段路迎来了升级改造时刻。
听民声聚民意 察路况谋实策
该段路建于20世纪50年代,公路技术等级较低,加之近几年来墨临高速公路施工影响,超限超载车辆对公路路基路面造成严重损坏,公路通行和整体抗灾能力严重不足,成为制约沿线乡镇经济发展的瓶颈。
接养时,过渡城区路段,刚开始还好,虽然路面不宽,弯道也多,至少还比较平整。翻越五老山国家森林公园门口就不一样了,多处路段路面严重破损,形成大量坑塘,沿线排水多为土沟,涵洞淤阻严重,路基排水功能基本丧失。要不是路面上还残存着部分柏油路面,第一次走的人还以为这是一条砂石路,路两边的树木、房屋都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从丙兔村到牌坊村,70公里路程,开车需花近3小时的时间。
接养后,临翔公路分局对所辖路段路基、路面、排水设施、防护工程、桥涵、安交工程、标志标线等进行全面调查,并建立养护基础数据台账和档案。
调查组走到哪,就有老百姓围拢过来,热切地询问是不是要修路了,眼神里满是期待,有的还主动指着家门口坑洼的路段补充情况,念叨着“这路要是修好了,出门干活、接送孩子可就方便多啦”。面对群众关切,工作人员一边耐心解释“我们现在要先摸清道路基础情况,后续会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对策,大家放心!”一边认真记录群众对道路坑洼、积水、破损等实际问题的具体意见和改进建议,还不时回应着乡亲们的期待和疑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满是群众对畅通出行的期盼。
焕活交通脉络 办好民生实事
接养后,临翔公路分局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关于提升基础设施质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要求,主动将该路段管理养护工作融入“交通强国”和“四好农村路”建设大局,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全力向上级申报公路养护、公路安全提升及灾毁道路抢修修复等重点项目,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
项目获批后,临翔公路分局周密组织实施,及时启动了覆盖全线的路面结构性修复工程。此项工程对包括路基、路面及附属设施在内的道路基础设施,进行了系统性改造与功能恢复。重点实施稳固路基、涵洞修复和路面重铺三大核心内容,彻底根治了道路沉降、破损等结构性顽疾,极大增强了道路的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和行车舒适度。
在桥梁基础设施安全维护中,我们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养护。重点实施了忙郎桥等6座危旧桥梁的改造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结构性安全问题;完成了章珍桥的加固改造,提升了其耐久性与承载力;对白沙河桥进行更换梁板加固改造,消除了安全隐患,延缓了病害发展,延长了使用寿命。
在道路安全维护中,我们秉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综合治理”的方针,为道路系上“安全带”。首先,全面完善安全设施,通过增设混凝土及波形梁护栏,补充交通标志,重新施划标线,构筑了基础安全防线。其次,精准根治安全隐患,对交叉口,采取清理影响视线的障碍物、规范修剪绿化带等来整治视距问题;对路基缺口,采用微型钢管桩、C20混凝土挡土墙/抗滑墙、钢管桩承台及宾格石笼等组合措施进行加固;对沉陷路基,采用压力注浆技术实现稳定处理;对滑坡路段,则以增设仰斜式排水孔为主进行有效处治。最后,通过新建和修复涵洞,确保了排水畅通,从源头防范公路安全风险。
随着各项工程相继竣工,这段路已是旧貌换新颜。昔日陡峭险峻的坡道趋于平缓,狭窄且坑洼的路面变为通衢,道路两旁绿意盎然,焕发勃勃生机。这一转变,不仅意味着通行条件与安全水平的根本性改善,更打通了区域发展的脉络,为沿线乡镇的振兴与民生的便捷,注入了强劲的交通动能。
党建融主业 一路保畅通
这条路的蜕变,是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生动实践。也是临翔公路分局党总支推动党建工作与公路养护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的丰硕成果。
在项目实施及日常养护过程中,党总支创新推行“共建共护共享”管理模式,与邦东乡、马台乡等沿线乡镇党组织签订了《中共临翔公路分局总支部委员会关于与所辖公路沿线乡镇党组织共建共护共享协议书》,明确责任分工,凝聚治理合力。开展了绿色生态环境,共享美好生活、“党建+路长制”、筑牢防汛防线,凝聚多方合力等系列主题活动,有效整合了沿线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力量,将日常养护工作与基层党建有机融合,广泛发动沿线村民参与公路巡护和环境维护,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
在日常养护和汛期防汛等关键工作中,党总支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始终冲锋在前。尤其在面对严重灾情时,广大党员不畏艰险、挺身而出,日夜奋战在抢险一线,全力以赴组织抢险保通工作,多次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交通,有效保障了群众安全出行和农产品运输畅通。他们以“关键时刻冲得上、险要关头扛得住”的实际行动,彰显党员“冲锋在前、保畅在前”的使命和担当,为沿线乡镇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可靠的交通保障。
如今,车轮滚滚向前,希望生生不息。这条幸福大道正以其坚实的路基和无限的活力,串联起希望,承载着民心,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编辑:罗丹 赵龙 杨骑安
责编:张家顺
审核:潘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