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交通报社 中国交通报刊协会
专题> 2022全国公路重大工程新闻宣传十佳项目推选展示活动> 风采回顾>

丰富宣传载体 聚力项目建设

2022-11-23 15:50:46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 -标准+

天峨(黔桂界)至北海高速公路(巴马至平果段)

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直属企业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天峨(黔桂界)至北海高速公路(巴马至平果段)(简称巴平高速公路)是广西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陆上干线的重要组成路段。

该项目主线全长约75公里,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2020年12月开工,批复建设工期36个月,预计较批复时间提前一年建成通车。项目路线穿越桂西南山岭重丘区,山高谷深、地质复杂,具有高架桥比重大、超宽群隧多、高边坡高填方密集、沿线生态环境敏感点多等特点。

超前谋划 思路明确双融共促

巴平高速公路指挥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建设周期内,大力弘扬交通精神,形成了工程做得好、宣传同步好的局面。

该项目党支部书记、指挥长亲自抓宣传工作,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的宣传工作机制,超前谋划年度、季度、月度宣传工作要点,宣传思路明确、方向清晰。

指挥部及时总结提炼创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微创新技术、绿色公路建设等重点工作经验做法,在行业媒体推出系列宣传报道,高度服务项目建设,起到行业内引领示范作用;持续总结经验做法,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工程品质,为参建者拼搏奋进、担当作为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项目抓住宝贵机会,利用多个高层次重大平台扩大宣传途径,制作宣传视频、画册,宣传项目亮点,扩大正面声势,将好做法好经验宣传出来,提升行业认可度,吸引了多个区内在建高速公路项目观摩学习,真正实现宣传工作服务工程高质量建设、工程建设高质量成果带来良好宣传成效的双赢局面。

两年建设期间,该项目在“学习强国”App、《中国交通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广西日报》、《广西交通报》等平台发布稿件185篇(次),在上级单位及项目内部宣传平台发布稿件300余篇(次),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申报单位: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渭武高速公路木寨岭特长隧道

渭(源)武(都)高速公路是兰(州)海(口)高速公路在甘肃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木寨岭特长隧道是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全长约15.2公里,最大埋深629米,是目前甘肃省在建里程最长的公路隧道,建成后将大大缩短兰州至岷县的车程。

该隧道穿越6处褶皱和12条大断层破碎带以及软弱炭质板岩地层,属于极高应力地区,极易发生围岩大变形,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项目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打造了甘肃省公路建设领域首个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技术平台,为国内同类隧道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瞄准一线 展现拼搏奋进风采

开工以来,项目坚持把新闻宣传作为推动项目建设的重要助力,编制了项目新闻宣传管理办法,组建了强有力的宣传队伍,及时梳理把握宣传方向和新闻点,展示项目建设风采、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形成了全体参建单位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宣传工作的良好局面。

项目以木寨岭特长隧道建设为宣传中心,聚焦隧道课题研究及创新成果,大力开展宣传报道,展现建设者“敢创一流、敢挑重担、敢为人先”的工作风貌。同时,围绕施工进度、节点任务、通车攻坚先进事迹等内容,把镜头对准一线,展示一线建设者担当奉献、拼搏奋进的精神。

不仅如此,项目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宣传阵地,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宣传党组织建设、创新开展党建主题活动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强化宣传引导,深入宣传支部在党建工作中取得的优秀成绩,宣传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事迹。

项目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学习强国”App、《中国交通报》、新华网、《甘肃日报》等平台累计宣传报道达90余篇(次)。同时,通过宣传片、宣传画册等方式,充分展示了渭武高速公路及木寨岭特长隧道项目的良好形象。

申报单位:甘肃省公航旅集团长达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兰木伦河3号桥

内蒙古乌兰木伦河3号桥是世界同类型最大跨度双飞翼景观特大桥,全长348米,为中承式复式钢箱拱桥,双飞翼造型寓意鲲鹏展翅、草原雄鹰。建设过程中,项目首次将超高矩阵支架应用于该类桥型施工及体系转换,首次在拱座应用“预应力+钢混”结合段设计及施工技术。

该桥位于规划的城市主干道上,是重要的南北向跨河通道。项目的建设是落实鄂尔多斯市总体规划,落实中心城区总体布局的需要,能够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结构,促进康阿片区一体化发展,改善市民交通出行,进一步促进乌兰木伦湖景区的建设。

协同发力 聚焦高品质弘扬正能量

为完善宣传流程,项目在开工之初,便组建了宣传队伍并制定了宣传计划,项目党支部书记任项目宣传报道工作第一责任人,项目各班子成员、工区长进行分工协调,配合开展工作,并就本职岗位分管的工作进行宣传协调、素材收集、宣传组稿等工作,承担宣传责任。

为加强项目宣传管理工作,努力营造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宣传氛围,项目印发宣传管理办法,将宣传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对项目宣传工作进行奖惩。

项目围绕“高品质、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建设理念,以南北民族大团结为切入点,精心筹划在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的宣传报道。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气候环境复杂多变等不利影响,积极宣传项目建设进度,在广大建设者及当地群众中充分发挥正能量推动作用。

据统计,2019年至2021年项目完成宣传稿件83篇,配发宣传视频数部,获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内蒙古自治区及项目所在市级、旗(县区)级政府官网关注,在《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交通报》、“学习强国”App、央广网等媒体平台大力宣传项目在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绿色施工、党建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发声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申报单位: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普通国省道质量提升专项工程

黑龙江省普通国省道质量提升专项工程项目全长约409.36公里,其中一级路35.35公里、二级路349.96公里、三级路24.05公里,工期两年。

项目是依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首次实施的大规模公路质量提升项目,主要是对现有公路进行改造、维修加固后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原则上主要对公路的路面结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进行维修改造,使公路能够有效恢复使用功能,畅通干线公路网,提升路网服务水平,为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出行服务。

建立流程 开展多元化宣传工作

针对质量提升项目“路线长、规模大、保通压力大、周期短”的特点,项目部在做好施工生产的同时,十分注重如何能够更高效、更全面地做好宣传工作,制定了完善的宣传报道工作计划和方案,立足项目实际开展宣传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项目的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提升新闻宣传水平,及时准确报道工程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项目部成立宣传小组及专岗专职人员,对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重大施工节点、企业文化、优秀员工事迹等多方面进行宣传报道,并制定了详细的奖励制度,鼓励全体员工积极投稿、提供素材,充分展示项目风采。

在宣传工作开展中,项目部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开展多元化宣传工作,并建立活动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稿件及短视频审核发表流程。自开工以来,项目部以抖音、快手、视频号、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以及地方电视台、杂志等主流电视频道及报刊播发各类报道百余篇(次),丰富宣传内容,扩大宣传影响力,营造全方位、多举措的良好宣传氛围。

通过多元化宣传的良性循环,该项目将宣传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而强化员工队伍建设、提升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

申报单位: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绕城高速沿江通道项目

上海绕城高速沿江通道项目是打通上海G1503绕城高速公路的最后一段关键节点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完成上海郊环的“○”字形闭环,形成全长约208公里上海最长的环状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和上海市域骨干路网,打造上海沿江沿海大通道,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便捷交通。

该项目包含浦西接线段、越江隧道段、浦东接线段,其中,越江隧道段已于2019年年底通车。正在推进的浦西接线段全长约120公里,双向4车道,桥隧比达46.25%,建设难度较大,有望于2022年内实现通车目标。

加强互动 全周期多渠道展示

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城投公路集团)党委以创建“公心铸路”党建品牌和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为动力,丰富党建联建形式和活动内涵,引领工程顺利推进。上海城投公路集团党委主要领导谋划部署和审定把关宣传方案,将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早在项目启动阶段,上海城投公路集团即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以及上海“三报两台”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制定相应工作方案,沿江通道宣传信息多次被媒体采用。

今年7月,沿江通道浦西接线段工程全线贯通,也是上海城投公路集团成立30周年。以此契机,项目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媒体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发布信息,多方面、全角度地介绍沿江通道建设情况。

同时,该项目携手各参建单位,结合工程节点,持续推进沿江通道浦西接线段的宣传工作。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组织开展了“坚定跟党走 喜迎二十大”沿江通道浦西段健康走活动,设立“公心铸路”党建工作站和“公心铸路 和谐沿江”文明创建行动示范点,加深建设者的自豪感、荣誉感、归属感,激发广大职工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营造昂扬奋进的良好社会氛围。

通过宣传报道,反映了工程建设的技术亮点、建设难点,更是反映了广大工程建设者面对建设过程中的艰辛和困难,砥砺前行、奋勇争先的精神面貌。

申报单位: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编辑:张超群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