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推选展示活动自4月启动以来,在行业内受到广泛关注,反响热烈。
本次活动由中国交通报社与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联合主办,旨在体现公路交通在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重要贡献,展示各地因路而富、因路而兴、因路而美的创新实践成果。
本版特选取拉歇公路(拉布乡至歇武镇)、东北线乡村振兴美丽路等2个参选案例,从红色文化及乡土文化融入新时代美丽农村路建设等方面展示各案例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敬请关注。
特别提示,本活动案例报送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联系电话:010—64256032
QQ交流群:472641068
盘活农牧资源 激发古镇新韵
项目名称:拉歇公路(拉布乡至歇武镇)
建成时间:2019年10月
产业分类:特色小镇
实践成效:今年,在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中,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拉布乡拉司通村成功入围。漫步在平坦洁净的街道上,藏文书法、唐卡、石刻等琳琅满目,游客一边享用藏式酸奶、酥油奶茶、青稞酒等特色美食,一边欣赏人文风景和藏族舞蹈——“巴吾巴姆”。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有效盘活了农牧地区资源,如今的拉司通古藏小镇处处舒展着幸福的图景,这座既充满藏族历史文化古韵又勃发现代高原古镇气息的特色小镇,正昂首迈向灿烂的明天。
申报单位:青海省玉树公路总段驻拉司通村工作队
为加快推进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拉布乡拉司通村“高原特色古藏文旅小镇”建设,青海省玉树公路总段派出驻村工作队,遵循省交通运输厅党组、省公路局党委关于持续提升“四好农村路”创建水平的工作决策,抓好“两提升、两改造、三争创”工作落实,助推当地乡村振兴。
为解决拉布乡至歇武镇农村公路年久失修、道路狭窄、通行不畅等问题,乡党委、政府于2021年10月完成了涉及2镇、8村共计40公里的拉歇公路建设任务;拉布乡境内的通天河支流桥和先宗桥,由于建造时间长,桥体损坏严重,危及过往司乘的通行安全和按照拉布乡党委、政府的筹划,驻村工作队实施危桥项目,2022年4月份开始工程施工,2022年10月两座危桥重建项目竣工验收并开始通车,最大程度助益了通天河流域旅游线路人文景观打造。
在拉歇线提质改造建设项目实施中,驻村工作队在道路规划、病害整治、机械调配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目前该项目处于收尾阶段,预计今年年底竣工验收,道路两侧附属物已清理完毕,进一步完善了拉布乡4000亩农田路网,有力促进了拉司通村特色小镇经济发展。
围绕“四好农村路+”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新业态,驻村工作队争取通过3年努力,助力拉布乡陆续打造出“九点一线旅游景观路”“拉歇线”“天路”等一批“美丽农村路”样板;积极开展客货邮一体化平台试点工作,不断完善城乡物流网络,加快构建由称多县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物流服务站、村级物流网点构成的三级农村物流网络服务体系,推动“工业品下乡、农牧产品进城、电商进村、快递服务入户”双向运输服务加速发展,使“四好农村路”成为拉布乡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美丽经济走廊带”。
搭建发展平台 助力老区振兴
项目名称:东北线乡村振兴美丽路
建成时间:2022年10月
产业分类:特色小镇
实践成效:河北省平泉市2022年打造的东北线乡村振兴美丽路,全面提升了农村公路安全通行水平,完善了防撞护栏、警示桩、警示标牌、红绿灯、安全防护小城墙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了畅通安全。因地制宜结合沿线景观特色,科学规划设计,使沿路“乔灌一条线、花草连成片”,形成不同路段绿化色彩鲜明、层次明显、视觉舒适的立体化农村路域景观。同时以桲椤树民间文化艺术团为载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平台,把红色文化及乡土文化融入新时代美丽农村路建设中,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申报单位:河北省平泉市交通运输局
桲椤树镇位于平泉市东南部“两省三县”交界处,属于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平泉市以标准化党旗领航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在桲椤树镇深入开展标准化党旗领航示范基地建设,并组建了交通助力乡村振兴议事服务平台,全力打造具有平泉特色的“四好农村路”。
通过交通助力乡村振兴议事服务平台,平泉市交通运输部门为桲椤树镇解决了行车安全、公交线路延伸、建设开放式便民服务区等各类实际问题110余件。其中,投资225万元建设美丽公路30公里,临水临崖路段增设波型护栏1.58万延米,弯道外侧设诱导标18处,视线不良路段设立减速标志、引导标线68处,学校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彩色标线9处,平交路口及弯道安装智能型太阳能发光标志牌16处;投资428万元,栽植乔木2.8万株、灌木1.6万延米、各色花卉48余万丛,呈现出“一条大道、两道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美丽风景。
绵延乡村的美丽公路,将红色遗迹、绿色田园、生态风光、产业园区、文化节点串珠成线,也串起了现代产业链。桲椤树镇在公路沿线相继发展食用菌2750亩,设施菜800亩,经济果树林1.5万亩;建设高标食用菌菌棒厂、农产品交易市场、农技培训中心,并引进电子线束生产等4家工业企业,让2420名村民转化为产业工人。桲椤树镇还充分把握自身资源优势,打造了山顶“生态+民宿经济”、山腰“生态+富硒林果产业”、山下“生态+设施菌菜”的立体化生态体系。目前,桲椤树战役纪念馆、民俗村寨、水系综合治理等13个千万元以上项目已落户桲椤树镇,达到修好一条公路、带动一片产业的预期效果。
目前,该镇获评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省级美丽城镇以及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等荣誉。
案例文字由 相关申报单位 提供
编辑:潘斯航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