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推选展示活动自4月启动以来,在行业内受到广泛关注,反响热烈。
本次活动由中国交通报社与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联合主办,旨在体现公路交通在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重要贡献,展示各地因路而富、因路而兴、因路而美的创新实践成果。
本期特选取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303省道环江下南至车河公路1标段、久马高速公路项目共3个参选案例,展示各单位在项目建设阶段为助力乡村振兴作出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敬请关注。
特别提示,本活动案例报送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联系电话:010—64256032
QQ交流群:472641068
案例文图由 相关申报单位 提供
以路引景 为景串线
项目名称:襄州区乡村振兴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
建成时间:2022年
产业分类:旅游
实践成效:新建021县道石东线后,程河镇的村民出行方便了,村民家家户户实施庭院改造,村里建设了广场亭台,形成了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沿线农家乐、民宿应运而生,带动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申报单位: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程河镇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东临枣阳市,南与双沟镇接壤,西接河南省唐河县,与河南省新野县为邻,有“一脚踏两省,鸡鸣闻四县”之称,是湖北省唯一柳编产品、全国三大柳编工艺品重要产地。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让这片土地生产出大量的农副产品,柳编工艺品,便是其中之一。然而,由于交通不便,程河镇的产品销售面临极大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襄阳市政府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同时,加大了对程河镇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
襄州区乡村振兴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PPP项目是襄阳市首条采用 PPP模式建设的农村公路,项目负责改扩建16条线路,共计约264公里。其中021县道石东线,位于襄州区程河镇,全长22公里。
在建设前期,项目人员充分考虑了程河镇的交通盲点、分析居民宜走道路特点,在保证道路畅通的同时,还解决了镇上物流运输的需要。结合当地风土人情,项目人员在道路中间采用三色线设计,远远望去,恰似一道彩虹穿行于村落之中;行车道上穿插着玫瑰花图案,与道路旁的百亩玫瑰园交相辉映;路边设立了建筑小品,宣扬“柳编之乡”的人文精神,将铺就的黑色沥青路面点缀得格外绚丽,呈现出一幅优美画卷。
筑牢精神根基 助力毛南文化振兴
项目名称:解码毛南山乡举族振兴“康庄路”
建成时间:2022年9月30日
产业分类:旅游
实践成效:项目为南昌屯捐建村寨大门和附属设施,无偿投入材料、设备共计约42.7万元进行道路硬化和毛南文化宣传,让古老而神秘的毛南族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助力当地文化振兴。目前毛南族原生态歌舞已多次走出国门,受邀到德国、泰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演出。
申报单位: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根本。303省道环江下南至车河公路1标段(简称环车1标)自建设以来,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西路建)加强企地共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帮扶和民俗文化传播等文明实践活动,当好毛南文化振兴的推动者。
南昌屯是毛南族的发祥地,2014年9月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列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南昌屯寨门凝聚了毛南族的精神寄托,村屯群众一直有重建村寨大门的想法,但由于缺少资金,一直未能如愿。
在得知群众想法后,项目积极捐建村寨大门和附属设施,实现了毛南族群众的夙愿。南昌屯寨门建成后,环江县政府专门在南昌屯举行“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人民爱”“5·20我爱您”毛南族感恩节活动。在活动现场举办的“思故里”感恩集市上,极具民族特色的毛南族花竹帽编织、傩面雕刻、祥鼓等非遗文化展摊吸引了大批游客。
“分龙节”是毛南族最古老、最盛大的民族节庆。在2021年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暨第七届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旅游节活动举办前,地方政府却为进入毛南文化园的道路畅通问题犯了愁。项目得知消息后,决定无偿投入材料、设备共计约42.7万元进行道路硬化和毛南文化宣传,让古老而神秘的毛南族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目前毛南族原生态歌舞已多次走出国门,受邀到德国、泰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演出。
在环车1标建设过程中,项目与沿线毛南民众手牵手、心连心,积极开展民族团结、“非遗”文化宣传、文化下乡、捐资助学、爱心助农、爱心义购、就业扶助等提振毛南民族文化信心的义举,设身处地为毛南族文化振兴和文化产业发展搭台子、铺路子、架梯子,用心呵护毛南族群众民俗信仰的精神家园,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毛南山乡的乡村振兴塑形铸魂,为打造宣传“世遗环江·多彩毛南”民族文化品牌贡献国企力量。
党建帮扶 拓宽神座村民致富渠道
项目名称:交建集团久马高速助力神座村乡村振兴
建成时间:计划2025年12月
产业分类:其他
实践成效:交建集团主动为神座村民办实事、解难题,协助整治506乡道结冰道路,改善通行环境;积极推荐沿线农村富余劳动力到项目工地务工,解决阿坝县约100人就业问题;推进移风易俗行动,助力建设文明乡风。
申报单位: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阿坝县神座村原为当地深度贫困村之一,在蜀道集团党委的牵头下,交建集团党委在久马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坚持对神座村进行结对帮扶,按照“到实地、办实事、出实效”原则,以实地探访形式,与村委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切实了解当地生产生活需求,找准帮扶工作发力点,在办好为民实事上下功夫见实效,合力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交建集团主动为神座村民办实事、解难题,协助整治506乡道结冰道路,开展临时用地及地质灾害点测绘工作,为神座村幼儿园改迁电力线路并购置铺设一批新地毯,慰问“两联一进”包户家庭,为脱贫户安装电视视频接收器,义务接送村民进行入伍体检与疫苗接种。
自定点帮扶神座村以来,交建集团积极拓宽村民致富增收渠道,始终把就业增收作为提高村民收入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全面摸排神座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底数、技能情况和就业意向,积极推荐农村富余劳动力到久马高速公路项目工地就近务工,2022年已解决阿坝县约100人就业。同时,交建集团重点做好就业兜底保障工作,聚焦神座村唯一的边缘易返贫户、监测户,开展2次“回头看、回头帮”活动,目前已解决其就业问题,为其家庭增加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神座村民风淳朴、生活传统,倡导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是神座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交建集团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动员组织村民定期清扫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持续开展“六洗一剪”活动,指导村民规范整理生活用品,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推动成立婚丧嫁娶委员会,制定婚丧嫁娶管理办法,形成村规民约硬性约束,培养村民厚养薄葬、喜事新办、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
编辑:潘斯航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