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交通报社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盘活衍生资源 助力乡村振兴

2023-09-21 16:44:37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 -标准+

首届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推选展示活动自4月启动以来,在行业内受到广泛关注,反响热烈。

本次活动由中国交通报社与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联合主办,旨在体现公路交通在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重要贡献,展示各地因路而富、因路而兴、因路而美的创新实践成果。

本期特选取金川西村焕新颜、“长三角之心”广德竹乡画廊风景道、怒江美丽公路、芦山粮经复合园产业路、福建高速“花博园”等5个参选案例,展示各项目为助力乡村振兴作出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敬请关注。

联系电话:010—64256032

QQ交流群:472641068

培育林果基地 激发内生动力

项目名称:金川西村焕新颜

建成时间:2022年4月

产业分类:农业

实践成效:甘肃省金昌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公路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20年来人、财、物持续帮扶,使得金川西村村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提档升级,从“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帮扶,激发了金川西村内生发展动力。

申报单位:甘肃省金昌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甘肃省金昌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定点帮扶金川西村20年,在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助力金川西村农业农村现代化中作出了贡献。

办好民生实事,乡村治理成效显著。甘肃省金昌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先后支持金川西村建设资金12万元、水泥沙石100余吨,用于危房改造、补修水渠等;调派装载车、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和百余名劳务人工,帮助新建村委会和部分村民集中居住点;对个别困难农户,结合该单位公路工程为其提供就业岗位;联合永昌县城关镇政府设立困难群众救助计划,一次性投入4万元困难救助资金,为村民排忧解难。

培育特色产业,推动村域经济发展。甘肃省金昌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投入帮扶资金7万余元,修建灌溉渠道4公里,开凿3眼小机电井,解决农业灌溉用水难问题;组织装载机等机械设备帮助金川西村平整土地75亩,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开荒栽植40亩共计1300余棵经济林,打造“林果基地”。同时,派驻单位党建专干到金川西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村三委(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驻村工作队合力创办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甘肃省永昌县御山峡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领办+集体入股+农户分红”模式,2022年帮助合作社收入7万余元,向农户发放杏子款5万余元,实现了村集体产业零的突破,切实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助推金川西村产业振兴。

竹乡画廊长顺久美

项目名称:“长三角之心”广德竹乡画廊风景道

建成时间:2022年3月

产业分类:旅游

实践成效:“长三角之心”广德竹乡画廊风景道依托区位条件和现有农村公路资源,建立“县级统筹、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群众自治”的四级运营管理模式,统筹推进“路村田河景”建设,推动路衍经济发展取得实效,实现“竹乡画廊”风景道长顺久美,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致富。

申报单位:安徽省广德市交通运输局

依托自然资源,广德市构建“12220”风景道体系,即1条主环线199公里连接全市九镇三街道,22条支线串连乡村振兴示范带,20条特色慢行步道实现全域覆盖,主支线共585公里。同时,将村庄整治、水利兴修、环保治理等涉农项目有效整合,实现所有项目、所有资金、所有政策向竹乡画廊汇聚。

在竹乡画廊风景道助力下,广德市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家,打造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3家,202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195.69亿元,同比增长10%;创新“快递坐公交”运营方式,获评全国第三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先后举办了10余场文体赛事,实现“通道”向“赛道”转变;打造了中国航天第一枚探空火箭发祥地603航空基地等红色科教驿站等文化产业。

不仅如此,2022年以来竹乡画廊沿线招引新业态文旅项目20余个,建成民宿酒店48家、农家乐140余家,规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291个,获评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2022年全年接待游客8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3亿元。2022年年底,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万元,同比增长7.4%,增幅均位列全省前列。如今,广德市130个建制村中,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社区)达82个,建成美丽乡村131个,创建全国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创新四个“百强县市”。

铺就美丽路 喜迎八方客

项目名称:怒江美丽公路

建成时间:2019年12月30日

产业分类:特色小镇

实践成效:怒江美丽公路集旅游休闲观光、民族文化体验、自助自驾服务、生态文明展示、科考科普探险、影视拍摄基地、特色农业发展、边疆党建长廊、智慧信息平台等功能为一体,展现了怒江大峡谷的风景美、村寨美。依托公路,大山深处的农副产品有了销路,公路途经的17个乡镇共30多万群众受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还成功举办马拉松、“中国怒江皮划艇野水世界杯”等比赛。

申报单位: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怒江美丽公路贯穿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福贡、泸水3县市17个乡镇,全长288.3公里,由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云南交投集团)按照“中国一流、世界知名”标准和“公路+绿道”模式投资建设。全线设12处服务区、25个观景台及19个驿站,其中小沙坝服务区2022年10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20年以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处于“无机场、无铁路、无高速公路”的“三无”状态,该州也是云南省16个地州市中唯一的“三无”地州。云南交投集团将交通与文化、旅游、扶贫相结合,在修建公路的同时修建绿道,并将公路建设与经营同时规划,在服务区规范设置摊位,开发体验性旅游项目。同时,充分利用沿线“山、水、树、石、寨、桥、景、人”8大资源,打造文化景观、构建智慧平台、开发旅游项目,构成“赏(峡谷风光)、听(怒江涛声)、品(民族风情)、促(把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促群众致富、沿线经济发展)”的优美乐章。

农旅融合 六网互联

项目名称:芦山粮经复合园产业路

建成时间:2018年11月

产业分类:农业

实践成效:穿越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万亩粮经复合示范园区的农旅环线,以1条农旅环线、5个核心示范片、5类种植作物、7个节点的“1357”为发展思路,打造出“三核驱动、三镇协同、环点支撑”的空间新格局,实现芦山县思延镇年产150吨谷物、产值达300万元,年产10吨油料、产值为100万元,描绘出产业发展新画卷。

申报单位: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交通运输局

一条农旅环线穿越芦山县万亩粮经复合示范园区。芦山县交通运输局在优化要素配置、产业融入融合、业态丰富多样上下功夫,秉持产业推进在哪里、路网就延伸到哪里,让环线有效覆盖特色产业10余万亩,并在周边配套建设大地景观观景平台、玻璃温室等附属设施,助推农业设施化、机械化、绿色化和数字化。同时,通过改造提升万亩粮仓等7个示范节点,融入旅游、农业等多种元素,打造集观光、旅游、农耕体验、科普教育、康养休闲等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综合体,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形成了“农旅结合、一三互动、三产共融”的发展格局。

在此基础上,芦山县交通运输局进一步延伸农旅环线,启动草坪沿江路村道建设工作。芦山县交通运输局以三年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引领,实施农村公路环境提升和排水治理工程,为当地村民提供260多个岗位。在带动村民就业的同时,美丽的田园风光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打卡,每年为村集体带来400万元收入。

芦山县交通运输局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思路,同步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客运网、邮政网、快递网、物流网、商业网、旅游网“6张网络”一体发展,实现三级物流全覆盖。

桥下“花博园” 运营新方案

项目名称:福建高速“花博园”

建成时间:2022年

产业分类:旅游

实践成效:“花博园”通过将花卉种植、加工、销售、观光、研学、体验等功能纳入园区,有效延长了花卉产业链条。凭借文旅配套业态聚集作用,成功提升花卉相关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为花卉产业发展带来新思路。“花博园”自正式运营以来,提供了200余个就业岗位,周末日均客流量超2600人次,预计未来三年内年均人流量可超65万人次,有效提升区域生产总值6000万元。

申报单位: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

福建高速集团将福州南屿交通枢纽桥下用地盘活,成功打造出“花博园”,探索了高架桥下“以用助管”“花旅融合”的创新建设运营模式,在破除桥下乱象的同时,也为附近居民带来致富机遇,为交通运输行业盘活道路衍生资源贡献福建方案。

“花博园”立项之初,福建高速集团深入调研了解周边地区花农生产经营中的难处,将花卉生产、销售等零散业务打包整合,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新平台、新渠道。“花博园”现有大型苗木生产基地2个共23亩、桂花园10亩、树桩月季林5亩,园内外遮阳系统、无土栽培种植槽、活动苗床、风机水帘自动控温系统的采用提升了花卉生产效率和质量。

2022年,“花博园”一期工程建设完毕并试运营,单日客流峰值达8100人次。运营期间的人流和消费数据显示,游客以亲子家庭和大学生群体为主,考虑到这个群体更注重体验式、社交式游玩,“花博园”二期规划拓展了业态设计想象,更加侧重文旅游玩式项目,打造了以青年社交、亲子互动项目为主的花卉文化体验产业矩阵,同时,推出智慧农业馆、绮梦雨林馆、无动力乐园和安全体验园等集研学科普、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精品项目。

编辑:潘斯航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