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推选展示活动自4月启动以来,在行业内受到广泛关注,反响热烈。截至目前,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共收到107个参与报名的案例。
本次活动由中国交通报社与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联合主办,旨在体现公路交通在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重要贡献,展示各地因路而富、因路而兴、因路而美的创新实践成果。
目前,活动已进入初评阶段。本期特选取福建甬莞高速林厝服务区、北京市延庆区松闫路、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广东龙怀高速4个参选案例,展示各地充分利用公路沿线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敬请关注。
联系电话:010—64256032
QQ交流群:472641068
案例文图由 相关申报单位 提供
打开后通道 延伸致富路
项目名称:林厝服务区便捷通道工程
建成时间:2022年
产业分类:旅游
实践成效:借助林厝服务区便捷通道的交通优势,地方政府陆续建成洋头村民宿、猴盾村畲族特色古村落、1.2公里旅游步道等文旅项目基础设施,并以林厝服务区作为周边8公里美丽乡村游景区的旅游集散中心。2022年,林厝服务区便捷通道直接服务的溪池、福口、洋头、闽坑、猴盾5个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18.6万元,比上年度增长21.8%,村民人均收入约2.54万元,比上年度增长11.4%。
申报单位: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
甬莞高速公路林厝服务区地处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林厝畲族村,位于中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福安与宁德蕉城之间,是福建省首个高速和国道共用服务区。
据悉,福建高速集团利用林厝服务区路地共用的区位优势,新建了192米的双向2车道便捷通道。该通道与原有出口匝道对接,形成近1公里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与地方道路连接通道,并创新建设福建首个服务区收费站,于2022年10月1日正式通车使用,周边8公里美丽乡村旅游景区来往车辆经此上高速返回市区的车程,由原来的1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
林厝服务区在便捷通道下方设置了下穿涵洞,与猴盾村旅游景区人行步道直接连接,周边猴盾村乘势举办多次具有畲族特色的文化节,吸引游客5万余人次,并被宁德市列入“金牌旅游村”项目。
同时,林厝服务区也依托周边区域的畲族文化,在便捷通道和服务区展示“民俗风情+地域文化”的个性化设计,如高12.28米的单体彩色凤凰雕塑、建筑外立面畲族服饰花边的浮雕图案、嵌有畲家独有“凤凰到此”浮雕字样的牌楼等,让游客沉浸式打卡畲家风情。
推动全域旅游 释放消费潜力
项目名称:松闫路
建成时间:2018年
产业分类:旅游
实践成效:松闫路目前已成为助推全域旅游发展、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点睛之笔。近3年,延庆区张山营镇实现旅游收入近1.4亿元,带动了沿线2.4万名农民增收致富,仅2022年就新增乡村民宿108家,乡村民俗接待户700余户。
申报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延庆公路分局
“十四五”以来,北京市延庆区持续厚植生态涵养区优势,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其中,松闫路是延庆区创建“四好农村路”、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
松闫路位于延庆区西北重镇——张山营镇域,是延庆区连接河北省重要京冀联络线,是串联长城、世园公园、奥林匹克园区的重要旅游干线,是承载冬奥、冬残奥场馆群建设和赛时重要保障任务的冬奥专用路。
北京市延庆区结合既有“公路+”模式,着力以松闫路改善沿线佛峪口水库、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和赤城县海陀小镇等特色小镇、旅游景点、产业园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以“乡村公路+旅游”“乡村公路+文化”“乡村公路+观光”的生动实践,助推文旅资源融合发展。
近年来,松闫路将旅游、文化、体育、休闲、观光等多种元素融入其中,为周边居民的生活和沿线出行人群提供更多便利服务。后续将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延庆奥林匹克园区等既有文旅资源的基础上,结合百里骑行项目,将骑行休闲驿站、停车港湾等慢行系统进行完善提升和有机整合,充分开发沿线特色和文化内涵。
公路通畅 产业兴旺
项目名称:发力建管护运赋能乡村振兴
建成时间:2018年10月
产业分类:农业、旅游
实践成效:黄山区通过大力实施产业基地、农业农村休闲旅游项目区的道路建设,让产业路、旅游路占计划总数的95%。通过“交通+”模式,不仅方便了农产品运输,还促进了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当地先后举办了“太平猴魁茶文化旅游节”等多项文旅活动,村民也开办起了民宿,有效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幸福指数。
申报单位:黄山区交通运输局
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通过“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力实施了产业基地、农业农村休闲旅游项目区的道路建设,让产业路、旅游路占计划总数的95%。
其中,位于新明乡猴坑村的龙芳路就是黄山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典型。新明乡猴坑村地处黄山区东部、太平湖畔,那里山岭纵横、峰峦起伏、坑峪幽深,是太平猴魁茶叶的核心产区。
猴坑村共有424户1522人,茶园4000余亩,种茶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每年到茶季,该村日通行车辆超过300辆次。但是由于道路弯曲且狭窄,往来客商、村民进出猴坑村十分不便。黄山区通过“四好农村路”建设,投入2300万元建设龙芳路,该条路全长22公里,不仅解决了沿线群众的出行难题,也为农产品运输提供了便捷,进一步促进沿线村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如今,猴坑村除依靠茶产业外,当地村民还办起了民宿、农家乐,有力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据统计,每年来猴坑村的游客超2万人次,带动周边近90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融入地方 借势发展 合作共赢
项目名称: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
建成时间:2018年12月28日
产业分类:电商
实践成效:通过党建共建的方式,龙连高速先后与13家地方企业达成合作,实现提升通行车流量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双赢,带动沿线旅游业同比增长约13%,合作景区营业收入同比提升约45%,合作酒店餐饮收入同比提升约13%。
申报单位: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以前从龙川到怀集开车需要耗费7个小时,龙怀高速通车后,时间缩短了大约3个小时。”常年往返龙川与怀集的货车司机张师傅说道。
龙怀高速全长约367公里,分龙川至连平段(简称龙连高速)、连平至英德段(简称连英高速)、英德至怀集段(简称英怀高速)三段建设管理。其建成结束了河源、韶关、清远、肇庆4市无横向交流大动脉的历史。
多年来,龙怀高速积极拓展综合实践活动,借助参观、考察、访问、助农助销、参与志愿服务等共建活动,让沉睡资源“醒”过来,让闲置资源“活”起来,让剩余资源“动”起来。
直播推广,特产展区,现场带货……龙怀高速精准着力,多措并举助销农特产品。利用服务区平台,龙连高速为沿线农户免费打造“助农自助售货亭”,以零售新模式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累计助销近万单;连英高速通过开展宣传推广,累计印刷宣传画册500份、制作宣传卡片5万张,联合商家在服务区开展土特产品展销活动3次,将本土旅游和土特产品的影响力沿高速公路向外辐射。
截至2022年年底,连英高速助农销售土特产品总金额已超过80万元;“连英服务+”微信小程序已与沿线32家景点、农庄、酒店达成引流合作,携手拓宽旅游市场广度和深度。
编辑:潘斯航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