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推选展示活动自4月启动以来,在行业内受到广泛关注,反响热烈。活动案例申报已经截止,组委会办公室共收到108个申报案例。
本次活动由中国交通报社与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联合主办,旨在体现公路交通在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重要贡献,展示各地因路而富、因路而兴、因路而美的创新实践成果。
目前,活动已进入初评阶段。本期特选取重庆市梁平区渔米路、359国道广西崇左大新县雷平至明仕田园景区段、浏阳沙市镇赤马湖环湖公路、扬中在城乡交通运输融合发展中的实践与探索4个参选案例,展示各地充分利用公路沿线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敬请关注。
联系电话:010—64256032
QQ交流群:472641068
“渔米”之乡蹚出富民路
项目名称:重庆市梁平区渔米路
建成时间:2020年6月
产业分类:农业
实践成效:依托渔米路,重庆市梁平区持续壮大做强“渔”“米”两业,建设“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同时,产业投资、旅游观光、文艺创作成为沿线兴起的新风潮。截至2022年年底,当地新增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企业23家;新增民宿等生态旅游主体57家,成为渝东平原的“乡愁源”。沿线第二、三产业生产值分别较渔米路建成前提高32%和86%,新增就业岗位3000余个。
申报单位:重庆市梁平区交通局
重庆市梁平区渔米路沿线建成停车场6处共计70余车位、公共卫生间3处、路旁栈道8处,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打造万石耕春、双桂田园、仁贤厚德等主题观景台、文化广场、风雨廊6个;设置候车亭28处,投入营运车辆23辆,开行城乡公交线路4条、客运线路5条,途经客车接近100辆次,助力公路周边“万石耕春”“川西渔村”“龙溪鱼街”景区游。
重庆市梁平区交通局以沿途既有客运站为基础,打造城乡一体三级客货邮综合服务体系,并结合农村特色产业,围绕1个全国“淘宝村”,以及“瑞丰米”“礼让豆筋”等15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农村电商13个,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快递进村入户双向流通渠道。
因与张南高速公路相通,与243国道、510省道相连,渔米路成为周边农产品进入梁平高新区进行深加工的快速通道。梁平区借此提出全力建设“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的目标,现有预制菜生产企业4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140余家,综合产值约260亿元,在赛迪顾问消费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十大预制菜产业基地”中位居榜首。
“路旅融合”绽新颜
项目名称:359国道广西崇左大新县雷平至明仕田园景区段
建成时间:2022年12月
产业分类:旅游
实践成效: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公路养护中心在做好359国道崇左大新县雷平至明仕田园景区段沿线公路养护工作中,创新推行“路旅融合”工作品牌,彰显“打造醉美公路、促进路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三大成效,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据统计,该项目升级后推进明仕村“农家乐”快速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387个就业岗位。今年春节期间,明仕旅游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4.65万人次。
申报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公路养护中心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公路养护中心重点提升改造359国道雷平至明仕田园景区段,对公路两侧民房、车行道进行景观改造,开展路面预防性养护;为沿线设置村名标识牌,分别以绿植、石头、砖头、石磨、陶罐等乡村自然元素搭配组合,让地域特色可视化;在公路沿线绘制墙绘,融入田园风光、民族风情等当地特色元素,展现出路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通过利用无人机技术采集承灾体普查监测数据,提升地质灾害警示牌信息化功能;引进护栏清洗车、公路绿篱养护车等新设备,加快公路养护管理高质量发展。
该中心创新推行“路旅融合”品牌工作,以“醉美公路”为平台宣传展示精品文化,促文化旅游品牌提升;以旅游收益支持和鼓励民族精品文化发展,促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和传承,两相促进协同发展模式逐渐形成。目前,大新县的土司文化、短衣壮、侬峒节、霜降节等本土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得到游客认可。其中,宝圩“2·19”观音诞、硕龙镇“3·15”建街节、下雷霜降节等已成为大新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明仕珍珠鸭等特色美食品牌,以及攀岩、舂糍粑、篝火晚会、簸箕船等特色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
“双代表”包段 家门口创收
项目名称:浏阳沙市镇赤马湖环湖公路
建成时间:2016年11月1日
产业分类:旅游
实践成效:湖南省浏阳市沙市镇赤马湖环湖公路建成后,区域内干线公路网更加完善,不仅加快了当地旅游业发展,更是依托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为沿线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申报单位:湖南省浏阳市沙市镇政府
浏阳市沙市镇赤马湖环湖公路环国家级3A级景区赤马湖景区,全长15.82公里,设计时速30公里,建成提质以来,极大优化和完善了区域路网结构,使北区文旅资源得以共享,并在沙市镇区域内打造出10分钟达高速的“经济生活圈”。
沙市镇政府结合“睦邻一家亲代表聚民心”活动,建立村民代表、镇级片长“双代表”包段工作机制。“双代表”主要负责路段质量监督、环境卫生、花木维护、破损信息上报工作,借助“双代表”地方明、人头熟、路段清的优势,将沙市镇赤马湖环湖公路打造为睦邻党建路。
赤马湖景区是国家3A级旅游区,环湖公路的建设将嵩山国家森林公园、赤马殿、山尖林等数十处景观融为一体,涵盖范围内还有滑雪场、露营基地、游乐园等人气火爆的旅游景点,丰富了旅游内涵,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旅游价值。今年“五一”期间,旅游接待量超过3万人次,为景区创收约200万元,带动周边约200名村民就业,百姓实现家门口就业创收。
村村建站 户户通邮
项目名称:扬中在城乡交通运输融合发展中的实践与探索
建成时间:2021年1月
产业分类:其他
实践成效:江苏省扬中市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整合交通、邮政、电商、商贸等资源,构建起“多站合一、共同配送、客货同网、合作共赢”的农村物流模式,实现乡镇农村物流节点、建制村农村物流服务覆盖率100%。目前,共建成162家“邮乐购”、42个村级菜鸟驿站、58个农村公共快递自提点以及43个快递智能柜,让“村村快递到户”“人在家中坐,快递到门口”“不出村里头,产品就运走”成为现实,形成具有扬中特色的农村物流发展模式。2021年年底,扬中市获评江苏省“农村物流”达标县。
申报单位:江苏纬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省扬中市通过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大力提升全市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安全水平和服务品质,实现建制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100%、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100%、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率100%,2019年获评江苏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20年获评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2021年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依托便捷的“四好农村路”,该市积极开展农村物流网络节点构建行动,加快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通过改造升级,建成1个县级电商运营中心、1个邮政快递分拨中心和1个农用生产物资分拨中心,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务协同的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体系。投入运营的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覆盖率100%,投入营运的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覆盖率100%,主要品牌快递建制村直投率100%,具备邮政快递、电商服务等两种及以上功能的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对建制村的覆盖率达到100%。
同时,开展邮政普遍服务能力强化行动,全面推进普惠邮政、智慧邮政、安全邮政、诚信邮政和绿色邮政“五个邮政”建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服务内容、产品供给,拓展业务。促进普遍服务均等化发展,通过优化普遍服务网络布局,提升邮政服务“三农”功能,建立村邮站、“苏邮惠民”加盟店,搭载邮乐网、惠民优选、邮掌柜等信息系统,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完成空白乡镇邮政局所和建制村村邮站建设,实现“村村建站、户户通邮”,形成覆盖所有建制村的邮政行业便民服务网络。
案例文图由 相关申报单位 提供
编辑:潘斯航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