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交通报社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铺起富民路 建设新农村

2023-09-22 11:17:06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 -标准+

首届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推选展示活动自4月启动以来,在行业内受到广泛关注,反响热烈,组委会办公室共收到108个申报案例。目前,活动初评即将完成,下一步,组委会将对进入终评的项目在中国交通新闻网进行公开展示。

本次活动由中国交通报社与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联合主办,旨在体现公路交通在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重要贡献,展示各地因路而富、因路而兴、因路而美的创新实践成果。

本期特选取“高速+旅游”助力乡村发展创新实践项目、龙岩古田红绿融合风景道、海南铺前大桥(海文大桥)北港岛进出岛工程、牡海城际公路改造工程、梁子湖区环湖绿道等5个参选案例,展示各地充分利用公路沿线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敬请关注。

联系电话:010—64256032

QQ交流群:472641068

主动精准服务 交旅融合双赢

项目名称:“高速+旅游”助力乡村发展创新实践项目

建成时间:2017年3月启动,持续中

产业分类:旅游

实践成效:依托徽杭高速公路,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北管理中心与安徽省黄山市地方政府、文旅部门等建立交旅融合长效机制,联合组织开展“高速+旅游”自驾游活动30余次、助农采摘带销活动12次;协同黄山市自驾协会发布“祁遇十八乡,周末祁相逢”等周末固定线路9条;在“智在行”App上,制定并发布特色自驾游旅游线路4条。多年来,徽杭高速公路车流量及通行费同可比口径增收明显,今年一季度,高速公路周末流量平均增幅达28%,实现路企双赢成效。

申报单位:黄山长江徽杭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徽杭高速公路是连接西湖和黄山两大世界级旅游胜地的最短通道。多年来,杭州北管理中心多次应黄山市旅委等单位邀请,参加安徽省自驾大会等盛典,安排“徽姑娘”“陌上花”志愿服务队承担会务服务、宣传推介等工作。期间,管理中心与浙江省旅游推广中心、黄山市旅委对接交流,经友好协商,陆续与临安文旅、黄山自驾游协会签订了“高速+旅游”异业合作协议。

在油菜花盛开季节,杭州北管理中心连续6年会同浙江电台“城市之声”等协办黄山市趣味花田跑活动,为乡村旅游助力添彩。2022年暑假期间,杭州北管理中心主动对接,争取到徽州古城200张优惠套票,通过抖音直播等形式将套票全部核销,为当地经济增收约24万元。

多年来,在歙县新溪口乡,管理中心组织“徽姑娘”志愿者服务队帮果农采收柑橘;在歙县璜田,管理中心联合黄山中心所,动员党团员青年利用休息时间参与助农采茶;在歙县三潭枇杷产地,管理中心连续5年开展助农采枇杷惠农购枇杷活动,年均采摘代销枇杷约4000斤、收益约6万元。

优化交通圈 活化农家乐

项目名称:龙岩古田红绿融合风景道

建成时间:2019年

产业分类:旅游

实践成效: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旅游区交旅融合项目串联龙岩市古田旅游区、梅花山华南虎园生态旅游区等旅游景点,打造出“2345(A)级”旅游集群,今年1月至4月接待游客90万人次,同比增长107%。目前,古田镇已开办50多家农家乐、20多家民宿,今年又新发展了8户农家乐升级版的民宿,形成各类文创、土特产品摊点近200多家。此外,苏家坡村民俗小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运输等产业,成立了“苏家坡运输联合车队”,全村从事合作社运输的个体户50余人,拥有运输车116辆,每年带动群众增收800余万元。仅2022年,苏家坡村便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村内旅游综合收入100万余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7万元。

申报单位:福建省龙岩市交通运输局

福建省龙岩古田红绿融合风景道项目总投资3.66亿元,全长18.5公里,是古田旅游区连接梅花山景区的旅游观光道,建成后进一步推动了当地旅游和周边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项目通过完善城乡交通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把古田旅游区纳入龙岩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旅游圈。依托便捷交通,当地充分挖掘道路沿线资源优势,引入绿色骑行、森林徒步、红军越野赛、马拉松等体育运动赛事活动,满足了游客的多元需求;着力打造了5大中高端农业休闲度假特色主题农庄,结合地方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开展手工艺、民俗及农事体验活动,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探索主题农庄发展的新模式;同步活化现有农家乐旅游经营,组建农家乐合作社,通过引入交通流量,推动古田区域内农家乐旅游接待点发展。

大桥通“孤岛”吃上旅游饭

项目名称:海南铺前大桥(海文大桥)北港岛进出岛工程

建成时间:2021年2月4日

产业分类:特色小镇

实践成效:海南铺前大桥(海文大桥)北港岛进出岛工程的建成,结束了岛上村民400多年来靠船出行的历史,到海口市只需10分钟的车程。如今,岛内村民纷纷建起了新房子,吃上了旅游饭,教育和医疗条件大为改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申报单位:海南中交高速公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海南铺前大桥(海文大桥)北港岛进出岛工程位于强震、强风、强腐蚀区域,建设条件极为复杂。2019年3月,海南铺前大桥(海文大桥)建成;2021年2月,北港岛进出岛工程通车。

北港岛上的北港村是海南省海口市唯一的岛屿建制村,自进出岛工程通车以后,从海口江东新区驱车前往北港村,只需10分钟车程。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将孩子送往海口、文昌等办学条件更好的学校。救护车也能直接开进村里,医疗物资运输快捷方便,村民们小病不用出岛,急病也不再恐慌。

如今,岛上游客络绎不绝。环岛而行,北边临海潮来潮往,南边是成片的红树林。由美兰区乡村振兴局牵头的北港村乡村振兴项目已经施工过半。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共建设6个项目,其中包括在原北港村小学闲置场地建设2400平方米的游客集散中心、铺设沥青及道路硬化项目等,建成以后,将带动当地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统筹“一带多点” 绣好“一村一景”

项目名称:牡海城际公路改造工程

建成时间:2021年7月

产业分类:旅游

实践成效:在牡海城际公路改造工程沿线,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突出“一村一景一品”,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乡村旅游休闲带,着力建设朝鲜民族文化风情园、红旗田园综合体、沙虎满族风情小镇等,吸引了近20家企业到沿线村屯投资。2022年沿线村屯的水稻种植面积达3.23万亩,接待游客达170余万人次,年人均纯收入约2.4万元,“城西旅游”线路入选国家精品乡村旅游路线。

申报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交通运输局、中共牡丹江市西安区委宣传部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在牡海城际公路改造工程中,整合沿线区域的民族特色、现代农业、优质生态和红色文化,统筹推动“一带多点”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推进“一村一景”建设、数字乡村建设,提升了区域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水平,吸引了大型文旅项目落地,打造出牡丹江西部地区著名生态休闲观光区。

以路为载体,沿线村屯强化协同发展、培育产业优势,吸引了近20家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文化传播、工程建设等优势企业注入资金近1.6亿元。各村集体经济由“单兵作战”向“抱团发展”转变,乡村治理由分散而治向协同联动转变,聚力打造出省内标杆型乡村振兴产业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乡村旅游休闲带。特别是中兴村,以独特民俗和地域优势打造了集“吃住行游乐购”于一体的乡村田园旅游综合体,在村内设置环湖观光区、民俗体验区、游客服务区、民宿风情区、民族产业区以及运动休闲区6大板块,全年接待游客量由2021年的50余万人次,攀升至2022年的160余万人次,2022年村集体总收入达360万元。

抬高路基减水患 土地流转促增收

项目名称:梁子湖区环湖绿道

建成时间:2022年10月

产业分类:旅游

实践成效: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环湖绿道项目建成后,依托沿线1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等旅游资源,沿线各村修建了环湖绿道连接线62条,新建通村公路里程28.5公里。截至目前,累计吸引游客量达到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50万元。此外,沿线各村流转土地1.2万亩,建成农业产业基地120个,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105个。

申报单位: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交通运输局

梁子湖是湖北省较大淡水湖,水患一直是沿湖村湾躲不开的痛。环湖绿道建设期间,沙湾村路段在原来路基基础上抬高1米,此举基本消解了长期以来洪水带来的压力。与沙湾村一样,还有很多村湾因环湖绿道建设解决了水患问题。

环湖绿道建成后,梁子湖区在沿线布局谋建一批AAA级以上景区和乡村休闲游示范村,推动“过境游”向“旅游目的地”转变。铜铁海景区是梁子镇沙湾村打造建设的一个旅游景点,今年“五一”假期,景区日均人流量达到300余人次。

依托绿道的建成,在沙湾村累计有10名市场主体流转撂荒地840亩,建设苗木种植基地4个,每年为村集体带来2万元收入,给当地村民创造了800多万元的务工收入,人均年收入最低达5万元;沼山镇桐油村流转土地260余亩,建成粮食、蔬菜、瓜果、湘莲等多个种植基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至25万元。

编辑:潘斯航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