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交通报社 中国交通报刊协会
专题> 2023全国公路重大工程新闻宣传十佳项目推选展示活动> 风采回顾>

上林至横县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郁江飞虹 路连南北

2023-12-14 16:36:14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荆学兵 陈海锋 李小艳 -标准+

郁江,俗称南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最大的支流,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两年前,郁江畔,南北两岸相邻难相见;两年后,铁塔石墩,拔地而起,为客立“松”迎客来。

西津郁江特大桥主塔封顶。本文图片由 中铁四局 提供.jpg

一切的变化,源于上林至横县高速公路(简称上横高速)的建设。该项目连通南宁市上林县、宾阳县和横州市,全长118公里,是广西基础设施补短板“五网”建设三年大会战中交通网的重要项目。由中铁四局承建的上横高速第六合同段项目管段全长5.17公里,建设内容包括西津郁江特大桥、横州西服务区、横州南茉莉互通枢纽和主线跨线分离桥等。其中,西津郁江特大桥跨越郁江,全长1190米,主桥长680米,南北主塔分别高138米、143米,是广西最大跨度的边、主跨合龙形式的双塔双索面混合组合梁斜拉桥,也是上横高速全线唯一控制性工程。

如今,桥上钢梁架设正向两塔最中心靠拢,西津郁江特大桥南北两岸预计于近日“牵手”。届时,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上横高速将成为沿岸沿路村民的出行路、孩子的求学路及周边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致富路。

加强技术创新赋能工程建设

作为全线唯一控制性工程,西江郁江特大桥按时建成,是上横高速全线通车的关键,且主桥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的结构形式在全世界超600米长的桥梁中不超过20座,施工难度巨大,要想优质高效完成大桥建设,技术创新不能少。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高等难题,业主特事特办,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进度,项目部得以提前进场开展西津郁江特大桥建设筹备工作。2021年5月13日,西津郁江特大桥实现首桩开钻。

西津郁江特大桥南岸。.jpg

“首桩开钻只是第一步,只有突破现有技术工艺及方案,在复杂地质下高效完成深水桩基施工、深大钢板装围堰、承台封底和主塔塔身施工等,才能保证特大桥主体建设快速推进。”项目总工程师朱家焕深知技术先行的重要性。

为此,朱家焕同项目经理周海峰一起带领技术团队深入研讨施工方案,针对西津郁江特大桥主墩大直径深水桩基施工难度大、工期长的特点,与技术人员一同推演,采用“8833”替代传统的“66443”钻机排布,保证始终循环施工;发明钢护筒拼接辅助、低摩阻多层导向架、满堂支架预压沉降检测等工艺工装,在有效降低桩基施工安全风险的同时,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最终提前1个月完成桩基施工;对钢围堰内支撑采用类“米”字形设计形式,避免了内支撑与塔柱的位置冲突,极大提升了墩身与承台之间的工序转换工效……

“为提高复杂地质工况下钢围堰清淤工效,我们还成功首创国内10米以上水深、超千平方级深大钢板桩围堰采用半边湿封半边干封施工工艺,为今后同类型施工提供了借鉴。”周海峰说。

除去水下和水面施工,主塔塔身水上部分的施工也是项目技术攻关的重难点。为此,项目采用“养护水净化工艺+智能喷淋养护系统+智能爬模”对塔身进行喷淋养护,有效提升了主塔塔身混凝土的品质,该系统为广西超百米异型高墩首次采用;边跨采用混凝土梁支架现浇法,次边跨与中跨钢混组合梁采用悬拼施工工艺,该工艺也是广西区域首次应用,确保主桥合龙精度控制在毫米级。

强化安质管理打造精品工程

由于西津郁江特大桥主桥采用混合组合梁斜拉桥结构设计、主塔采用智能液压爬模施工等原因,其建设存在主跨钢箱梁现场拼装难、焊接质量和变形控制难、多工序交叉施工等诸多不可控因素,安全质量管理难度极大。

“难点即是突破点。安全质量管理难,那就细化难点、层层分解,在管好人的基础上,辅之以科技化、信息化管理手段,全力打造精品工程、百年工程。”安全总监黄燚在项目安全质量提升专题会上说。

为做好安全风险预防,黄燚带领安质部管理人员经过多次现场巡查和探讨论证,辨识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源367项,确定了深水基坑、高墩施工、高边坡施工、斜拉索施工以及起重吊装等7项重大危险源,并邀请专家评估风险,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由高到低建立“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区,于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以及风险源清单二维码,将安全风险可视化,增强作业人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同时,推广应用智慧工地,从工地实名制平台认证,到全方位的动态监控系统和施工可视化系统,再到VR智能施工模拟平台,形成了“端+云+大数据”的全新管理模式。

仅从“硬件”上下功夫是不够的,在安全管理上,项目部不断创新安全培训模式,设置安全积分超市,让一线工人通过安全知识答题、上传隐患照片等赚取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安全积分超市的激励模式极大增强了工人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和参与现场安全管理的热情,实现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大大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进场以来,项目部累计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培训890余次,参与人数达3000余人,安全教育培训覆盖率达100%,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提高工程质量方面,项目部制定了路基、预制梁、桥面板、桥面系、钢梁加工安装等工序衔接和质量控制措施,并实行“三检制”验收体系,有效强化质量管控。通过对填料选择、机械设备组合、网格化填筑施工、分级台阶开挖、标准化施工等的严格把控,实现了对路基总体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同时,通过强化作业人员技术规范培训,让外协作业队伍员工牢牢掌握钢筋加工、模板立模、混凝土捣固等施工规范,有效保证施工质量。

助力乡村振兴展现央企担当

上横高速公路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上林县、宾阳县和横州市的基础设施条件,对推动沿线旅游业快速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横州西服务区路基施工。.jpg

进场伊始,项目部党支部便深刻认识到了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建设过程中,我们也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出力才行。”开工会议上,项目书记荆学兵一锤定音。

项目部党支部在把西津郁江特大桥建设成“党员先锋工程”的同时,积极与地方单位、业主单位开展党建联建活动,通过“喜迎二十大建功郁江桥”等党建联建活动成功构建了“地方政府+建设单位+项目部”的“大党建”格局,有效增进彼此了解、密切合作关系,为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项目部党支部成员主动走访周边村镇和居民家庭,了解当地村情民情,并结合实际尽可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帮助。

在发现当地部分青壮年想就近就业,但是又没找到门路的情况后,项目部党支部与劳务队伍协商,主动吸纳当地村民进入到项目劳务队伍。

“以前在外面打工,开销大、离家远,现在在‘家门口’就把钱给挣了,还能天天回家照顾一家老小,真好!”刚收到工资到账短信的工人蒙云芝笑着说。

蒙云芝是广西横县那阳镇宝华村村民,常年靠外出务工维持一家生计,近几年随着年纪渐长和家里第二个孩子的出生,如何就近就业挣钱养家成为他的难题。听说中铁四局上横高速项目正在吸纳当地群众参与工程建设,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应聘,没想到成功被招进了施工队。

蒙云芝的“就近就业”只是中铁四局上横高速助力当地群众增收的一个缩影。自2021年进场以来,项目充分发挥重点工程建设扩就业、促增收的作用,在严格遵守劳务用工用人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积极对接本地村民的就业意愿和需求,先后吸纳沿线800余名村民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同时,还通过组织岗前培训、以工代训和技能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作业水平,在推动工程高质量建设的同时,也增强了这些“半路出家”的农民工后续的就业竞争力,让他们在项目结束后依然“有能力”“有活干”“有钱赚”。

截至目前,项目累计进场工人2400余人,其中广西籍工人800余人,区内工人占比为33.3%,累计发放劳务报酬700余万元,成功让当地民众实现就近就业增收。

初心不改,勇做开路先锋;匠心铸魂,建造郁江飞虹。鏖战郁江的四局铁军将持续发挥“勇于争先、永不满足”的企业精神,全力以赴、冲刺攻坚,为上横高速全线如期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李玲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