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交通报社 中国交通报刊协会
专题> 2023全国公路重大工程新闻宣传十佳项目推选展示活动> 风采回顾>

杭甬复线宁波一期滨海互通:海上互通 巨龙腾飞

2023-12-18 14:26:56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吕奎元 季龙菊 -标准+

11月5日,亚洲在建最大海上互通——杭甬复线宁波一期工程滨海互通全面完工,标志着由中铁十五局二公司承建的这项浩大工程,经过3年多的艰苦拼搏,终于画上句号。

杭甬复线宁波一期工程滨海互通。吴展辉 摄.jpg

超前谋划 做实前期

杭甬复线宁波一期工程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助推杭州湾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交通基础工程,也是浙江省首个PPP项目,总投资约179.91亿元。项目自西向东全长约55.48公里,其中东段长约40.16公里,西段长约15.32公里,桥梁占73.7%,立交9座,设计时速120公里,为双向6车道。东段始于慈溪市附海镇东北侧,止于宁波市镇海区威海路;西段始于余姚市小曹娥镇,止于慈溪市庵东镇,接杭州湾大桥南端连接线,共分为5个标段。

建设中的G匝道桥。吕奎元 摄.jpg

中铁十五局二公司承建的S3合同段滨海互通包括设计桩基1027根、花瓶墩636座,由主线桥、4座拼宽桥、8座匝道桥组成。该互通呈苜蓿叶状,全长9705米,3座匝道上跨甬舟高速公路金堂大桥,4座下穿主线桥,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海底结构复杂,安全风险高,是浙江省、宁波市和中铁十五局及二公司重点关注项目。

自签订合同之日起,中铁十五局二公司便紧锣密鼓地做好前期准备:组建由各方面人才构成的管理团队;合理做好办公区、生活区临建布置方案;建成一座混凝土拌和站和钢筋、钢护筒加工大棚。同时,与宁波市交通运输、海事等相关部门加强对接,办理好水下施工许可手续等;公开招录下部结构、栈桥、连续梁施工队和材料供应商;编制好施工方案,组织队伍和设备进场。

2021年年初,随着滨海互通第一根钢管插入烟波浩渺的海水中,鏖战海上大型工程的大幕正式拉开。

集思广益 打开局面

海上建枢纽互通极具挑战。中铁十五局二公司副总经理兼杭甬项目党支部书记、项目负责人黄伟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巨龙出海展雄姿4(2045924)-20231215103816.jpg

黄伟曾在洛湛铁路、沪昆高铁、徐盐高速公路等7个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从事过技术和管理工作,担任过3个项目的总工程师和2个项目的项目经理。但要打赢杭甬项目“攻坚战”,光有信心、底气、硬气是不够的,还要有“克敌制胜”的法宝。

面对滨海互通建设带来的挑战,黄伟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带领重要岗位人员前往开工较早的兄弟单位标段参观学习桩基、桥墩施工经验。同时,他从网上收集海上建桥资料反复钻研,并组织“智囊团”进行研讨,集思广益,制定施工可行性方案。

他们摸着石头过河,每前进一步都面临风险挑战。在施工中首先要摸清海底盾构、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以及舟山500千伏供电海缆等17条管线。为此,他们请求宁波海事处协助,派蛙人潜水摸排,确定管线准确位置,做好标记,为施工打开局面赢得了先机。更重要的是通过精准定位,降低了安全风险。为加强现场管理,项目班子副职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主管领导签订安全质量、进度环保责任书,压实责任,兑现奖罚,激发了主要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立足岗位建功创业的积极性。

开工几个月后,项目桩基、栈桥施工进度缓慢,黄伟果断作出决定:请专家来。杭州、重庆等地研究院的桥梁专家来了,他们听汇报、看现场,“对症下药”,问题迎刃而解。同时,项目对管理、施工人员分批进行技术培训,采取专家、经理、总工程师授课和问答、试卷测试等形式提升员工技能。

在一系列有效措施的推动下,项目栈桥架设和桩基施工顺利推进,滨海互通6.9公里长的主栈桥顺利架通,并成功下穿金塘大桥,安全跨越17条海底管线。

多点开花 全面提速

滨海互通“阵地战”的相继告捷,增强了项目全员的自信心,也为后续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

绑扎钢筋。吕奎元 摄.jpg

2021年春节过后,桩基、承台、桥墩等项目的施工人员和一大批机械设备开赴滨海互通,这座亚洲最大的海上互通吹响全面开工的号角。作为中铁十五局二公司在海上建高速公路的首次尝试,将滨海互通打造成为明星工程、杭州湾精美工程、海上示范工程,争创鲁班奖,是黄伟和团队的初衷。

项目将“快”字贯穿到现场管理之中,在主栈桥6个平台均设置钢筋笼加工场,钢筋直运现场加工制作,使得桩基、桥墩钢筋笼生产数量加快,确保完全满足施工需要。同时,项目推行标准化管理,建立竞争机制,将管理人员的责任、待遇、绩效与岗位挂钩,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激发了广大员工干好本职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心。据悉,项目自开工以来共有30人被提拔到部门副职以上岗位,大幅提升了一批责任心强、贡献突出人员的待遇和全员的工作热情。

人心齐,泰山移。滨海互通规模大,海下地质不确定因素多,钻机钻孔时遭遇碎岩和坚硬泥岩,一度受阻,项目采取勤换钻头和微爆破等办法解决了钻孔难题;根据桩基和承台与桥墩施工推进情况,增加了桩基队和多套钢模;面对频繁的台风考验,项目科学应对,启动应急预案,一次次经受住了台风的考验,将损失降至最低。同时,为打好滨海互通架梁“攻坚战”,经过多方考察,项目将470片20至40米的钢混叠合梁交给专业钢结构厂进行生产,至此,从滨海高架到滨海互通各工序施工呈现出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杭甬项目朝着预期目标向前推进,多个节点目标顺利实现。2021年10月第一片钢混叠合梁开始生产,12月滨海互通架设第一片梁,钢栈桥架设破万米大关;2022年滨海互通主线、4座拼宽和8座匝道1027根桩基、169座承台、636座桥墩陆续完工;今年7月30日滨海互通架梁全部结束,其中3座匝道成功上跨甬舟高速公路金塘大桥、4座匝道安全下穿滨海互通主线桥,桥面工程于11月5日全部完成,全线预计于年底实现通车。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道兵精神在滨海互通建设者身上发扬光大,他们也收获了丰硕成果,树立了企业形象。自滨海互通项目开工以来,吸引了20多家单位组团来观摩;2021年中铁十五局二公司荣获浙江省、宁波市平安工地示范合同段称号,2022年被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团委、共青团宁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

编辑:李玲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