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叠翠,碧波迢迢,交通动脉宛如飘带萦绕在八桂大地绿水青山间。广西武(宣)忻(城)高速自东向西穿行红水河畔,铺就惠及沿线百万群众的品质大道。
武忻高速全长约119公里,由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直属企业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186.125亿元,途经来宾市武宣县、合山市、忻城县等4个县(市、区)17个乡镇,是广西统筹推进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特殊桥梁多、高架桥梁多、枢纽互通多、长隧道多、地质复杂,施工安全风险高,施工技术难度大。全线设置13处互通式立交、40座桥梁、17座隧道,桥隧比高达34.46%。项目拥有目前广西区内跨径最大(主跨618米)、索塔最高(主塔高216米)的黔江特大斜拉桥;目前广西区内吨位最大、单体总重达2.2万余吨的维都上跨铁路分离式特大转体立交铁路桥两大关键控制性工程。
今年以来,武忻高速指挥部深入贯彻落实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固本、强基、协同、突破”八字方针,持续深化项目安全、质量精细化管理,持续夯实各项管理工作基础,施工标准化落实规范,安全生产形势稳健,均衡有序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对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紧抓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加快“东融”开放发展新格局,打造桂中地区“一小时经济圈”,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促进沿线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精细化管理 擦亮品质名片
武忻高速最长隧道——4.2公里的红水河2号隧道双洞贯通、黔江特大桥主塔顺利实现封顶、36座桥梁架通……在声声捷报中,武忻高速这条桂中交通动脉逐渐丰满成熟。华丽蜕变的背后,凝聚着武忻高速建设者科学精细化管理的担当与智慧。
武忻高速结合项目建设特点,明确了以“建设品质武忻高速,助力桂中地区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绿色高速,争创国家优质工程”为目标,以“精细管理,打造百年品质工程”为标准,建立起“一线工作法”“九先行五同步”建设要求、“123456”质量管理要求、“22557”安全管理要求为核心的现代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新模式,在项目建设中从严从实从细贯彻落实,将精细化管理贯穿项目建设全领域、全过程,为全区高速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经验。
在精细化管理下,全线推行“清洁工程”提质增效行动,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据悉,项目路基工程边坡实行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绿化一级,实施纵向便道强制减速及常态化降水除尘;路面工程采用一次摊铺成型的摊铺机械,执行“零污染”等措施;桥梁桩基实现全封闭式管理,高墩采用液压爬模施工,盖梁施工配置装配式作业平台及装配式梯笼;房建工程落实“场区基层、场区绿化、主体施工”三同步建设要求;全线推行“表土剥离”、取(弃)土场“先挡后弃”,同步完善绿化和复垦。
围绕年度投资任务,项目精心布置关键工序,科学有序指导施工,严格把控项目整体进度。项目各单位、各分项工程进度均衡,与项目建设总体进度相适应,取得了建设速度快、质量好、工效高的示范效果,得到上级单位高度肯定和认可。
在建设期间,项目先后承办了广西高速公路工程现场示范观摩活动、2023年广西公路铁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考核监督抽查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专家培训与交流活动等省市级层面观摩活动,荣获2022年广西高速公路建设先进建设单位,并在全区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作示范项目建设经验汇报,对全区高速公路建设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品质武忻”名片越发闪亮。
截至11月底,武忻高速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19.96亿元,占总投资186.12亿元的64.5%。
科技引领 提升建设效能
在距离施工现场约40公里的武忻高速指挥部办公驻地,副指挥长、总工程师吴昌松正通过办公电脑调用鹰眼监控平台,实时对目前广西区内在建最大跨径、最高索塔的黔江特大斜拉桥施工情况进行远程查看。“一系列数智化手段和科技创新成果成了项目建设的好帮手,也为武忻高速创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提供了更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吴昌松说。
黔江特大斜拉桥系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在建设过程中,武忻高速通过开展钻石型索塔横梁施工综合技术、钢锚梁安装精度控制等技术研究,创新研发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2项,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成功攻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高塔线形控制、高墩高标号混凝土泵送等建设技术难题。同时,项目利用BIM+技术、全天候天气监测平台、鹰眼监控平台、智能物料系统等多种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升了大桥施工安全质量水平,实现黔江特大斜拉桥建设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管理。
在正龙红水河特大桥、新圩红水河特大桥的建设中,武忻高速“信息化跃升钢管混凝土拱桥智能化建造”团队深耕大跨径钢管拱桥技术攻关,攻克钢管混凝土拱桥建造等系列难题,并在第八届国际BIM大奖赛中斩获项目类金奖;全国首个“智能球铰”大吨位转体技术在广西单体吨位最大转体桥——武忻高速维都上跨铁路分离式立交转体特大桥应用……
依托项目建设,武忻高速取得了一批技术先进、经济实用、具有推广价值的技术成果,累计推广应用科技创新技术70余项,取得QC课题研究成果16项、国家专利7项,在全国微创新大赛斩获2银1铜,在国际、国家、省部级BIM技术应用大赛中获得BIM奖项8个,在广西高速公路建设中起到了科技引领和示范作用。
清单化闭环式管理 打造平安武忻
如何在点多线长面广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如何破解项目隧道总长超22.5公里、8座40米以上的高墩桥梁的安全管控难题?是项目在安全管理中遇到的难题。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建设过程中,武忻高速坚持落实“22557”安全管理要求,把安全优先贯穿武忻高速建设全过程,扎实开展“安全品质提升”活动,着力突出风险事前管控和责任落实,以清单化、闭环式管理推动安全生产,以安全标准化打造平安武忻。
“我们以‘平安工地优秀’‘安全标准化全覆盖’两个目标为中心,提升项目整体安全管理标准化水平,强化桥梁安全标准化,特大桥推行桥梁安全‘六改进’,实行隧道安全标准化‘五提升’,创建智慧工地提升安全标准化,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与宣传,为建设平安武忻高速提供强力保障。”武忻高速指挥部安全管理部部长许建文说。
编制平交路口安全防护措施统一标准设计图;各级用电设备搭设防护棚;成型水稳路面设置交通管制门禁;特种设备应用智能指纹识别;新型人员监测系统实现3分钟不动和6个小时长时间连续作业报警功能;44场应急演练,3615场培训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98场专家论证会,113场安全生产检查行动,安全隐患整改完成率100%……一项项标准化精细化安全管理措施与科技应用和一组组亮眼数据背后,镌刻着武忻高速全线数百名安全员夜以继日的坚守和执着,得到了行业认可。武忻高速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2022年度“平安工地”典型示范项目和典型示范单位。
自开工建设以来,武忻高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实现了“人员零伤亡、质量零事故、环境零污染”。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项目将持续深化精细管理,高质量建设好武忻高速,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西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李玲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