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嘎查 路畅通

2019-08-07 10:11:30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记者 冀云洁 特约记者 李大伟 -标准+

G6京藏高速公路与G55二广高速公路集宁互通立交桥。

G7京新高速公路阿拉善段。

1997年,内蒙古第一条高速公路——呼包高速(单幅)建成。

2001年,呼和浩特至包头建成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

公路通,产业兴。

科右前旗永远村依路而兴,由路而富。

本网讯 2013年,呼和浩特至包头建成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全国人大代表、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萨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吴云波向总书记发出了家乡人民的邀请。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问:“去嘎查,路怎么走?”

在6月21日举行的“守望相助 建设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内蒙古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说:“柏油路也修到了家门口,全区铁路营运里程超过1.2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超过20万公里,民航机场达到29个,99.6%的建制嘎查村通了公路,内蒙古人实现了由‘勒勒车,慢悠悠,三天三夜到包头’向日行万里、朝发夕至的历史跨越。” 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到嘎查,路怎么走”的最好回答。

通衢大道 畅联四方

7月,辽阔草原,碧草如茵,在通往景区的路上,车辆络绎不绝,飘香的奶茶、天籁般的长调招待着南来北往的客人。

勒勒车排成长长的队伍,在草原上缓缓而行,曾是草原上特有的风景。“勒勒车,慢悠悠,三天三夜到包头”,这是对昔日草原行旅无奈的诉说。数据显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只有5532公里,能维持汽车通行的仅有2394公里,且全部为砂石路面或土路。

1959年4月,内蒙古交通人用一台租来的蒸汽压路机和几口白砂大锅,靠手推车运油、用手提壶撒布,历时3个月铺就了包头东河区东河槽东岸至磴口糖厂12公里的黑色路面,这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建设的第一条沥青公路。1979年,内蒙古自治区建成第一条二级公路——呼包路,1992年,建成了从包头到东兴13公里的全区第一条一级公路110国道。1997年,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呼包高速半幅通行终结了全区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2013年9月,呼和浩特至包头改扩建工程完工,内蒙古有了首条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到2018年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公路总里程突破2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630公里、一级公路7790公里,101个旗县通一级及以上公路。

如今,在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由北京发出的7条“高速放射线”中的京藏、京新两条高速公路经过内蒙古。在内蒙古,已有京藏、京新、锡张、赤承、锡京进京大通道等多条高速公路通道。随着内蒙古首条进京高铁通道的建设,到今年年底,北京到呼和浩特只需要两个半小时,草原与北京的距离大大拉近。

密织路网 打通经济动脉

崎岖土路,大漠驼道,牧人骑马纵横草原,勒勒车慢悠悠地追逐着夕阳。曾经,草原上的路困住了人们外出的期盼。如今,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畅通八方,一座座立交桥昂立盘旋,草原的路像一条条哈达,遍布草原,通往世界。把路修通,把门打开,开放之旅连起了内蒙古自治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京藏、京新、荣乌高速公路横贯内蒙古中西部,大广、二广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绥满高速公路直通满洲里口岸。草原条条大道平坦宽阔,通乡沥青路、通村硬化路如彩绸舞动,国省干线公路纵横交错,农村公路如毛细血管般分布在118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尤其是京新高速公路贯通后,从乌鲁木齐经甘肃、内蒙古到北京的路程缩短1000多公里,开辟了一条由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至天津港的北部沿边最便捷出海通道,打造一座天津港至荷兰鹿特丹港最为便捷的亚欧大陆桥。

2018年8月,敖勒召其至东道梁高速公路通车,串联鄂尔多斯、阿拉善和宁夏银川三地,打通了内蒙古向西的交通末梢;今年3月,荣乌高速公路棋盘井至乌海段通车,内蒙古、宁夏等西部省份通往京津冀及山东等地有了另一条快速通道;242国道甘其毛都至临河一级公路通车,该项目向南经中原地区直下广西钦州港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向北经甘其毛都口岸打通“草原丝绸之路”,是国家“十纵十横”综合运输通道中的第7条纵向综合运输大通道;海拉尔至满洲里高速公路将连起绥芬河、东宁和满洲里三个国家一类岸,构筑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运输大通道,苏尼特右旗至化德高速公路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内蒙古连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加快推进内蒙古向北开放。

目前,这两个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在“一带一路”建设及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大背景下,内蒙古“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将形成。

路畅连通 奔小康幸福可期

从位于科尔沁草原深处的东萨拉嘎查出发,走一段通村沥青路,经211县道上省际通道,再驱车行驶在通辽至鲁北高速公路,一路平坦宽阔,沿着京承高速公路5个小时就能到达北京。

正如吴云波说的那样,飞机、高铁、汽车都已延伸向了总书记牵挂着的草原人的家。虽然当时吴云波的回答有些笼统,但他对东萨拉嘎查的交通变化感受是非常深的,他说:“10年前我们从嘎查到扎鲁特旗,开车差不多要走2个小时。现在修了水泥路,40分钟就能到,水泥路还修到了我们嘎查家家户户的门口。”

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实现了县县通沥青路;2005年建成了全区县际公路网,2010年,实现了乡乡通沥青路和村村通公路;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实现了具备条件的嘎查全部通沥青(水泥)路目标,提前三年完成国家兜底性目标,使当地农牧民也能“出门有路,抬腿上车”。目前,内蒙古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6.2万公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99.59%。

路通到家门口不说,而且路的等级越高,路况也越来越好。进入“十三五”,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系列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建管护运一个不能少、畅安舒美一个不能缺”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瞄准通村路、建设扶贫路、衔接联网路、疏通旅游路、拓宽小油路和连通林区路等为建设重点,农村牧区公路通畅水平快速提升,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四通八达的农村客运网络,同时,加快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达拉特旗、喀喇沁旗、开鲁县、准格尔旗、五原县被交通运输部等多部委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农村公路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迎着浩浩长风畅行草原,纵越、横穿、环行高原大漠,通乡沥青路、通村公路如彩绸舞动,化作拉动经济的大动脉,蔬菜大棚、养殖小区、移民新村、开发区、现代物流中心,依托公路不断延展。路畅车通,人便于行,货畅其流,交通变化,速度变了,连节奏也变了,四通八达的交通,催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

还是祖先生活的那片土地,奶茶的醇香飘溢在草原,幸福的微笑写满饱经风霜的面庞。好路在前,幸福可期。通往嘎查的路都通了,致富奔小康还会远吗?

本版图片由 内蒙古记者站 提供

编辑:翟慧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