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各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客流、物流畅通十分关键。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各地道路运输服务主管部门着力完善运输服务机制,通过科学恢复道路客运班线运营、开行“点对点”客运包车、开通公交专线等方式,确保客流、物流高效顺畅,为企业恢复生产保驾护航。
道路运输企业 陆续复工复运
日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通知,要求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逐步恢复省际道路客运班车和包车服务,保障省内班车、包车正常提供服务。目前,广东省每天在运营省际班线40条,市际班线2008条,全省每天投入总客位数约146万,发班近5万班次,为返程返工提供运力保障。
为严防疫情通过站场枢纽与交通工具扩散传播,广东省在营运的260个等级以上汽车客运站、2057辆省际班车、9899辆市际班车和3065辆市际包车每日严格落实各项清洁消毒防控措施。同时,全省等级以上汽车客运站将道路客运实名制购票信息、乘客流向、健康信息以及联系方式等信息,通过广东省联网售票系统传输到公安部门,确保疫情防控期乘客信息可追溯。
目前,各地道路运输企业正陆续复工复运。江西省要求有序恢复道路客运和城市公共交通,恢复连接铁路客运站、机场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2月3日至11日,宜春市陆续开通靖安至南昌等多条单向客运专线,累计运送旅客850多人次。目前江西已有16条客运班线恢复运营,11个设区市均已开通连接铁路客运站、机场的公交线路。
福建省龙岩市8个一二级客运站全面恢复运营,确保每个县都有客运站有效运营,2月3日至12日累计发送经体温检测、佩戴防护口罩和信息登记的旅客约6000人次。2月17日零时起,浙江省杭州市市域内县际道路客运、机场客运班线恢复正常运营。浙江元通元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维修企业也在杭州市交通车管部门指导下陆续复工。
在运输服务陆续恢复之际,江苏省要求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建立交通运输企业白名单,严格把关各项复工复运条件,并借助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监管平台实时监管复运的“两客一危”车辆。
“点对点”接送返工人员
2月11日,两辆装载着防疫物资的大巴从浙江省长兴县启程前往云南,与年前送员工返乡留在当地的3辆客车会合后,共同把天能集团145名返工人员接回长兴。这是浙江首批省际包车“点对点”接送外地返工人员。疫情当前,浙江积极谋划防疫物资和人员“三返”的运输保障工作,鼓励企业采取包车方式接回工人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并对此类车辆予以通行保障。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贵州省着力保障农民工安全顺利返岗。2月14日7时,随着3辆载着榕江县58名返岗农民工的包车驶入广东东莞厚街客运站,贵州省首批农民工返岗包车运输任务圆满完成。“我省以主要长途客运企业为骨干,根据农民工返岗集中出行需求,一车一策精心制定运输方案,组织‘专人、专车、专厂、专线’,实现‘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贵州省道路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开行“点对点”包车运输外,不少地市开通企业通勤专车或公交专线,为企业复工后员工通勤提供服务保障。
2月9日,福建省福州市道路运输综合服务中心收到福建奔驰有限公司请求紧急协调员工接送班车通行的申请。了解到福建奔驰有限公司需紧急复工生产负压救护车后,福州市道运中心立即协调3家客运企业所属车辆恢复运营,保障员工返厂返工。目前,福建奔驰有限公司已有近50名员工通过通勤专车形式往返。
福建省南平市开通了电缆厂、鹭燕医药等42条企业公交专线,方便企业职工上下班。所有专线均实行“点对点”运输,中途不停靠常规公交站点。
建立精准高效运输服务机制
在疫情防控期间,建立精准高效的交通运输服务机制,有助于树立一盘棋意识,畅通交通运输“关键要塞”,助力人员物资运输便捷高效。
江苏省苏州市提出“设立一个中心、建设两个平台、强化三项保障”,建立交通运输服务机制。具体包括:苏州市交通运输、公安会同发改、工信、商务等部门设立交通运输服务中心,牵头负责协调运输车辆在省内道路通行,调度防控应急物资、重点生活生产物资、企业复工人员等运力;开发上线“苏州市肺炎疫情防控交通运输服务平台”,提供货运企业查询、通行证办理、应急运力供给等服务,依托巴士管家App完善“复工企业返苏人员运输需求服务平台”,登记人员信息及健康情况,提供返苏运输服务;保障人员返苏有序、保障物资运输畅通、保障道路运输安全,对经认定的复工企业返苏人员实施“站到站”包车运输、高速公路应急绿色通道优先便捷通行等。
据悉,2月11日19时,“苏州市肺炎疫情防控交通运输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复工企业返苏人员运输车辆等3类车辆可在线自助办理快捷通行高速公路的车辆通行证。“复工企业返苏人员运输需求服务平台”于2月12日正式上线,为复工企业提供用车服务24小时专用通道。
福建省厦门市交通运输、发改等部门联合建立起重要物资运输高效联动机制,全力保障城乡运行、疫情防控、能源供应等八大类重要物资的运输需求。承运单位可办理应急物资及人员运输车辆通行证,享受优先便捷通行、高速通行免费政策。厦门市交通运输局还简化通行证办理程序,加强各部门间协同,通过网络方式快速传递运输指令,需求单位可“一趟不用跑”办理相关手续。
目前,厦门市已组建224辆应急运力保障车队,车型涵盖重型载货汽车、城市配送车、危货运输车等,确保应急物资和医疗物资及时配送。
(特约记者 黄建芳 吴柳纯 郝卫 王文娟 通讯员 于文广 林伟泓 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吴世哲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