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动值班,动态监测路网状况;争分夺秒研究,为科学应对提供参考;全力以赴攻关,保障返程旅客安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交通科技工作者第一时间投入战斗。
勇挑重担、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加班加点,交通科技工作者发挥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专注于各项攻关任务,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抗击疫情一线,用智慧和汗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部公路院交通大数据团队:技术解难题 我们这样“守土尽责”
1月25日 晴
大年初一,连续5天的高强度工作,让我和团队同事们过了一个别样的春节。
我们团队日常在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做春运服务调查和春运客流分析。1月20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的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能不能利用技术手段掌握湖北省武汉市人口的流动情况。
说干就干。当晚九点,我和同事查文斌,与联通大数据有限公司、出行365(中国公路客票网)一起,组建了人口流动分析团队、道路客运分析团队。
第二天凌晨2点,大部分数据整理出来了;天亮了,关于武汉人口流动的分析报告基本完成。当天,我们的分析报告通过部里审核。
刚过去的这5天里,我们分析数据、研判态势、编制报告,探索更合理、更多维度的指标以反映更真实的现状,响应多个地方省厅的需求……每天从早上一直忙到深夜。
1月28日 晴
1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明确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这意味着我们前期所做的春运客流预测分析报告要进行调整。
和春节前人口流动较为集中相比,返程客流有哪些特点?返程热门线路有哪些?哪些城市是返程热门目的地?……解决这些问题将为疫情防控和春运组织工作提供帮助。
问题驱生行动。疫情分析小组马上变身春运客流分析小组。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综合运输服务处处长耿晋军负责全国春运工作,节前他已和我们保持紧密沟通,我们快速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这项工作超越了交通预测本身,是一项疫情状况下的社会、经济、心理相关的交通分析工作。往年数据参考价值不高,疫情控制情况、复工要求、交通条件都会影响出行,探亲流、务工流、学生流,出行需求各不相同,对我们来说任务艰巨。
小组同事背靠背各出方案,再进行技术比选,最后选择了一个技术合理、短期见效的方案,同时也确定了一个需要后续研究的精细化方案。大家各司其职,王海鹏负责跟踪收集复工复学信息,联通公司的同事负责每天计算OD数据,查文斌负责计算各项指标,我负责调整模型和撰写报告。
从预测思路到指标口径,从疫情情况到各地交通防控措施,大家抽丝剥茧,分析工作逐步清晰起来。我们相互鼓劲,随着疫情变化,我们的分析工作也要持续动态调整。
1月31日 晴
1月30日晚上接到通知,是否能利用“出行云”协助查找患者同乘人员。我马上和“出行云”成员单位盛威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系,他们很快接下了这项任务。
今天一早,我就全副武装开车去交通运输部取了数据,签订了接收单,便和盛威时代的小伙伴迅速分析数据需求,明确了对应的判定规则。同时,比较道路客运中的流水发班,重新定义新的深度查询规则。
傍晚,第一批查询结果出来了:同乘关联近1000人。我心情复杂:一方面能匹配到这么多人,说明我们可以为阻击疫情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客运出行的风险链的确存在。
从今天开始,这项工作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疫情结束。我心里默默念着:“希望确诊患者同乘人数越来越少。”
2月2日 晴
各地复工返岗逐渐开启。根据交通运输部的要求,对乘坐三类以上客运班线和客运包车的乘客,道路客运经营者要严格落实好实名制,通过购票环节申报、扫描二维码网上申报、组织乘客现场填报等方式,采集乘客身份信息,并按照车次、班次、航次分类收集后转交卫生健康部门。
我意识到,全国各地道路运输信息化水平差异较大,一定有很多运输企业需要技术上的支持。经过和多个省市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电话沟通,我发现这的确是企业的一个痛点。当天,我们在院里的支持下成立了开发小组,以简单实用为目标,应对复杂多样的道路客运发班形式,开发了道路客运乘客信息登记系统。系统预计4天内上线,免费供道路客运企业使用,以减少道路客运经营者负担。
该系统将驾驶员与乘客关联,由驾驶员填入基础信息,再由乘客填报个人信息。班次、发班时间、出发地、目的地信息等由系统自动填入,尽可能减少乘客重复填报,并保证与票务站务系统信息一致。
2月19日 晴
道路客运乘客信息登记系统上线运营以来,得到多地行业管理部门和运输企业的广泛支持,还收到要扩展到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等领域的需求反馈。很多企业负责人说:“部公路院这个系统很好用,操作也很合理,能减少我们很多登记工作量,谢谢你们了!”
这些话语让我们很是欣慰,这说明我们的研究在交通战“疫”中有用且好用。
战“疫”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虽不能都前往一线参与救治患者,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实干、贡献。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一名科研人员,以技术解决行业里的实际问题,为行业提供决策参考,这正是我们诠释的“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我和同事们坚信,每一份勇敢和温暖必将驱散冬日寒冷,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春的脚步。
部公路院交通大数据团队负责人刘冬梅 口述 实习记者 杨雷 记者 梁微 整理
部规划院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室:线上线下联动 动态监测路网
实习记者 杨雷 特约记者 赵伟 通讯员 张硕
全国公路运行状况、交通经济运行分析、应急保通数据支持……这些服务的背后是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室(简称交调室)假日无休的时刻坚守。
这个春节假期,交调室不仅要分析节假日期间重点路网流量变化情况,还要考虑疫情因素,每个人都格外忙碌。
面对疫情,交调室不间断地完成了湖北省及武汉市周边地区公路交通情况监测分析、全国春运交通情况动态研判、高速公路取消省界收费站后流量变化跟踪等工作,充分发挥了公路交调数据实时、客观的优势,为部充分掌握疫情状态下全国春运公路交通运行动态,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撑。
“孩子听话,等妈妈算完这个数”
春运公路交通情况监测值班,自2004年春节就开始了。每个春节,交调团队都用鲜活的数据为行业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团队成员都说,这是一份没有假期的工作。
今年元旦刚过,考虑到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新情况,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领导就提前部署了春运期间路网交通情况分析工作。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日趋严峻,院领导又进一步部署疫情防控期间路网运行状态监测要求。交调室立即按照“三个时间段、两个业务组、一套分析报告”的原则,分春节前、春节期间和春节后3个时段,由数据分析业务组和大数据技术组共同协作,迎接忙而不乱、高效运转的春运值班工作。
繁重的数据分析工作让团队成员不得不放弃陪伴家人。“今年春节翻看频率最高的就是交调数据分析微信群,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孩子听话,等妈妈算完这个数’。”交调室主任王英平说。
从1979年到现在,4代交调人的更迭传承和默默奉献,为部迎战各类突发事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08年春节前,我国南方遭遇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极端天气,2月4日,交调室成立了临时交通情况动态监测小组,选取灾区11个观测路段作为重点实时监控区域。监测小组每隔1小时自动采集上述路段的“时刻地点车速”和“上一整小时交通流量”数据,有力支撑了决策的科学性。
每日8时提供路网监测分析报告
“看着每日骤降的车流量变化曲线,起初怀疑自己的眼睛,几天下来的数据表明,疫情对公路交通出行的影响明显加重。”信息所副所长顾明臣说。
为了用数据说明疫情对公路交通出行的影响,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交调团队实施线上线下联动值班。除夕前夜,伴随着武汉封城的消息,信息所所长徐志远紧急协调北京的值班员和休假的工程师,调整数据监测重点,增加湖北周边地区路网交通情况分析。值班员王鑫接到任务后,放下身边不到一岁的女儿,立刻筛选样本站点、核对分析口径,一口气埋头工作到大年初一的凌晨。
你坚持我接棒。数据分析工程师邢丽峰与31个省份的交调工作负责人通过电话、微信沟通。远在新疆阿勒泰的系统工程师王嘉逸与在北京的工程师张龙涛远程协作,不断优化系统功能,第一时间完成功能模块开发。
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一份份指导性极强的报告新鲜出炉。春节前,交调团队就向部报送了《2020年春运期间国家干线公路网交通情况研判》《高速公路撤销省界收费站前后交通流量分析》报告。近日,交调团队又编写了《2020年1月国省干线公路交通运行情况》专题报告,分析了1月国省干线公路交通量变化特征、取消省界收费站对客货车交通量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及武汉市周边路网交通量变化情况,并于正月初七呈报部领导。
此外,从1月24日起至今,交调团队每日8时准时向部提供高速公路、普通国道、普通省道交通流量数据监测分析报告,11时前提供湖北省周边以及全国交通流量数据监测分析报告。这些分析报告为部决策部署提供了不间断的动态数据支撑,也为扎实做好“一断三不断”、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交调团队成员们觉得,值守报送数据固然艰辛,但与一线医护人员相比,这些都不算什么,能为疫情防控作出自己的贡献很欣慰、很值得。
部交科院信息中心:从海量数据中探寻行业应对策略
记者 栾玉博 特约记者 尚赞娣
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与分析、高速公路流量监测与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假日无休,研究疫情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既要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又要积极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形成报告,信息中心全员的春节假期忙碌而充实。
面对疫情,信息中心完成了2020年近万个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以及大型水运建设项目的复工情况跟踪分析,春运期间每天流量测算,高速公路货车计重分布规律分析等工作,充分发挥了自身专业优势,为部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提供了支撑。
摸清底数 把脉疫情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着全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也不例外。疫情发生以后,部领导非常关心疫情对行业特别是对投资领域的影响。信息中心的张若旗、周梦婕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制定了远程办公工作计划,建立了疫情期间统计数据催报、在线远程技术支持、联动审核、汇总分析工作机制。
不懈努力之下,信息中心及时跟踪统计出2019年贫困地区分省国家高速和普通国道的新开工里程数,并分析了2020年近万个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以及大型水运建设项目的复工情况,为疫情期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与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信息中心周健等人,全力配合部综合规划司做好疫情相关分析研究工作,支撑建立了疫情期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与分析制度和周报制度。信息中心利用“一套表”平台调研交通运输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为相关运输服务保障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全国摸底数据。目前部综合规划司印发的6份监测分析报告中,有5份由信息中心提供主要支撑。
同时,信息中心积极支撑部政研室、部分省交通运输厅和大型交通运输企业开展疫情相关研究。截至目前,信息中心完成的疫情对行业影响的系列研究成果中,有5份得到部领导批示肯定。
疫情当前,他们将时间视为生命。接到任务后,张若旗白天忙催报,晚上工作到深夜;周梦婕提前从老家返京,迅速利用电话、QQ、微信等方式联系各填报单位了解情况;梁鸿旭2月初以来一直驻部办公,“白加黑”“5+2”辅助部级疫情期间行业运行监测分析工作。
居家不离岗 分析百亿条数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许多省份对高速公路通行实施管控措施。高速公路流量发生了哪些变化?高速公路货车载重分布情况如何?信息中心围绕部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中心建设任务,为部综合规划司、部公路局和部分省份开展春运流量监测、高速公路货车收费标准优化等工作提供全面的大数据分析支持。
2月3日,春节假期节后第一天,信息中心的叶劲松就到办公室启动了十多台服务器,交通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开始全力运转。
2月3日,接到部综合规划司测算春运期间每天流量的任务;2月4日,部公路局安排分析高速公路货车计重分布规律……当时,团队许多成员都还在外地不能到岗,叶劲松连续几天骑自行车赶到办公室,自己设计和开发数据分析程序、核对计算结果,逐一核对每天计算的几十张报表,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
为解决不能到岗成员工作难题、充实数据分析力量,信息中心的李洪囤及时配置VPN服务。从2月5日开始,信息中心的周雷、王松涛、党欣媛等人就开始在家访问交通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的服务和数据,并通过召开视频会议,对近期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安排。
虽然居家办公,但是大家工作劲头丝毫不减。截至2月19日,信息中心已经完成3亿多条数据的采集和清洗,并结合200多亿条高速公路历史收费数据进行了160余次数据分析,形成了50余张数据分析报表。
此外,信息中心以“综合交通一张图”部级重大工程和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编制为核心,保障为部服务不停,协调省级横向技术服务不断,及时开通部门内部源码和数据库服务器的VPN访问权限,搭建远程办公基础网络环境,有力保障了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战“疫”期间,信息中心徜徉数据“海洋”,从纷繁复杂中探寻规律,并摸索应对策略,为行业提供决策参考,坚守科研工作者的战“疫”一线。
编辑:吴世哲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