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上的战“疫”

——中国交通报社记者卢锐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冲锋陷阵

2020-03-02 09:04:07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闻欣 -标准+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每一个人恪尽职守。”1月22日中午,综合考虑了湖北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和应急宣传报道的需求后,老家在湖北孝感的本报记者卢锐反复劝说父母同意,毅然退掉了当天下午回家过年的高铁票。

“得知我真不回家过年后,没想到我妈突然在电话那头哭了,她说冰箱里都装满了东西……想到家人,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卢锐说,虽然没能回家过年,但是坚守在交通运输应急宣传第一线,通过这样的方式为老家贡献力量很有意义。

“随时准备以最佳状态投入战斗”

交通运输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大动脉。选择了记者职业,选择了交通运输行业,就要随时准备出发。

从组织“东方之星”轮、“桑吉”轮应急报道,到深入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核心区采访,已在《中国交通报》要闻版工作5年多的卢锐,深知在突发事件中交通运输宣传报道的重要作用,对行业应急宣传报道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职业敏感。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交通运输是关键战场,人员流动、医疗物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都要靠交通。一线应急任务艰巨,应急宣传报道工作同样繁重。

大年三十,中国交通报社成立了驻部应急报道小组,卢锐积极响应。“过年前哪里也没去,随时准备以最佳状态投入这场战斗。”他说。

卢锐时刻关注湖北疫情发展和行业动态,及时、全面地学习、研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交通运输部落实举措,并一一联络疫情重点地区记者站同事,努力掌握第一手宣传素材。同时,卢锐想方设法购买口罩、护目镜、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做好驻部值班工作的各项应急准备。

践行“四力” 加油鼓劲

武汉“封城”后,交通运输“生命线”分秒不停、昼夜不息,医疗物资从四面八方运往湖北,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宝贵“弹药”和“补给”。

每天,交通运输部至少召开两次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紧急通知一份接一份发出。特事特办变化多、跨行业多部门沟通、采访时间随时在变,紧急状态下的宣传报道对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提出了更大考验。

驻部应急报道的那段时间里,卢锐常常早上7点刚过就赶到了行业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指挥部”——交通运输部综合应急指挥中心,一项一项报道任务接踵而来,一直忙碌到午夜他才离开。

为了精准迅速做好宣传报道,卢锐紧绷精神弦。认真吃透联防联控机制等会议精神,研究应急宣传策划,捕捉亮点采访线索,及时做好重点工作报道……遵循中国交通报社“专业、权威、引领、服务”的理念,卢锐努力写好每一篇报道。

“不仅仅是精准宣传党中央决策、交通运输部举措,生命大通道有序畅通的背后,是永不停歇的交通人在负重前行。一定要把先进典型、感人事迹充分报道出来,给大家加油鼓劲。”卢锐自我加压。

他一边认真完成“指挥部”日常报道,一边提前搜集宣传素材,在紧张的工作中见缝插针琢磨报道思路,并对文字提出了更高要求,努力呈现交通人的忘我付出、奋不顾身的精神面貌,为全行业疫情防控工作强信心、增斗志。

不到10平方米的办公室“简约而不简单”,7人临时组成的“陆水空运输指挥大脑”连续奋战8天8夜,第4号任务指令护航10万人次的病毒检测试剂跨越千里援汉……4000多字的通讯《同舟共济勇担当——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运输保障侧记》,首次揭开了交通运输部物流保障办公室的面纱,形象展示了部省联动、攻坚克难保障应急运输的创造性成效。《科技日报》、人民网、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跟进报道。

“这是首篇报道全行业阻击疫情的长篇通讯,采访了10多人,稿件得到各方好评,回想起来小有满足感。”卢锐表示,虽然从构思到成稿不到10个小时,但背后凝聚着日夜积累的努力。

“逆行!向着最勇敢的方向……出发!迎着最坚定的号角……”2月19日,中国交通报头版头条刊发《最是危急见初心——中国邮政在阻击疫情战斗中奋勇冲锋》报道,丰富呈现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奋勇冲锋的精神面貌,引发热烈反响,传递了满满正能量。交通运输部主要领导对宣传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

有时深夜12时,他还在电话采访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成员,为的是掌握更多素材;他深入北京四惠交通枢纽公交车站、地铁站采访运输情况,小步快跑、汗流浃背,完成拍摄任务;他认真记录每一次联防联控机制会议,捕捉每一条关键动态线索……

“忙起来的时候,顾不上喝水。一天下来,手腕上的计步器也过万了。颈椎疼了,贴上膏药接着干。”卢锐说,“感觉身体不适时,回家喝两碗红糖姜水赶紧睡觉,第二天继续投入战斗。”

连续驻部蹲点奋战18天,卢锐顺利完成了值班任务,高质量采写了20多篇重要报道,通过准确及时的新闻报道,助力行业冷静和理性地面对风险、采取行动,为广大读者传递力量和希望。

“潜入”一线工作群 信息直达服务基层

“卢记者,部里对项目复工是怎么要求的?”

“刚刚,交通运输部徐亚华司长答记者问,信息量大,报道能否第一时间发出来?我们急需要。”

2月1日,卢锐被湖北省黄冈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周银芝拉进了当地“交通工作群”,市县交通运输部门有关负责人不时咨询问题。

一线的现实需要,让卢锐更加感受到笔尖的责任,他更加注重服务基层。“紧急通知从部到省再到市县,中间会有流转时间,宣传报道可以补位。”每每掌握素材,卢锐总是抓紧时间研究,争分夺秒完成稿件,向基层传播更精准的信息。

《七部门和单位统筹部署节后错峰返程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保障》《交通运输部扎实推进公路水运工程复工开工》《春运返程公路水路客座率控制在50%》等报道及时完成,将党中央决策、交通运输部党组举措在最短时间内传播到基层一线。“昨天看到通知,大家都为交通运输部点赞。”一线人员纷纷“转评赞”。

“铺设有形的行之道路,交通人勇当急先锋;架起无形的爱之桥梁,新闻人永远在路上。”驻部换班后,卢锐放弃领导安排的休息,回到编辑部与同事们继续战斗,加快恢复各地记者站责任片区联系制度,加强组织策划主题约稿,继续为打赢阻击疫情宣传战斗冲锋陷阵。

编辑:吴世哲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