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北京,流动人口众多。高效流动,曾经赋予这座古都活力与魅力,如今却潜藏着隐忧——随着被延长的春节假期进入倒计时,这座超特大城市如何在保障好大客流通勤的同时,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受到各方面关心和瞩目。
防疫措施细化到站区每一个环节
四惠交通枢纽,位于长安街东端,西邻东四环路。这里集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市区公交于一体,是北京市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也是北京市东部地区一个庞大的客流集散地,工作日客流量多达数十万人次。
以往春节假期结束,这里已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今年这一景象却延迟了。2月1日,记者实地采访,四惠长途客运站仍处于封闭状态,西侧的公交场站和一路之隔的四惠地铁站虽在运营,乘客也不多,稀稀拉拉,这倒让戴着口罩严阵以待的工作人员更加惹眼。
或许是乘客较少的缘故,记者一进入公交车停车场,一位面戴口罩身着保安制服的工作人员便迎面走来。说明来意,登记信息、测量体温,他带着记者上到办公区二楼。
隔着口罩,楼道里的消毒水味儿依然浓厚。又是一处体温检测点,再次登记信息、测量体温正常,记者才被允许进入一个办公室。
这是北京公联交通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四惠枢纽站站经理宋翀的办公室。我们互相拱手,心领神会。
彼此电话中沟通过,宋翀直奔主题:“我们主要负责整个枢纽场站的运行管理,具体车辆运营工作由各运输企业负责。没疫情时,包括公交、长途客运在内,整个枢纽日均客流量在10多万人次。1月24日(大年三十)下午,按照上级疫情防控的要求,这里的长途客运就停了,一直到现在。换乘大厅正常运转,公交也一直在运营,是疫情防控的重点。”
不大会儿,北京公联交通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靳猷也赶了过来。他手捧一沓资料,口罩遮脸,说是刚参加完传达市领导针对枢纽疫情防控指示精神的视频会议。
“为了减少人群聚集,我们最近开会尽量通过视频方式。”靳猷说,北京市政府对即将到来的大客流疫情防控工作也高度重视,刚刚作了新的安排部署。
靳猷介绍,该公司除少数人员因休假到了外地,其他在京人员从1月24日开始便全员停休,由公司领导带班、全部投入到了枢纽疫情防控工作中。
以四惠交通枢纽站为例,疫情防控主要分为防疫和检疫两大方面。具体包括:高风险区域全面消毒,3小时一次,包括换乘大厅、公交站台、办公区域、垃圾桶、自动扶梯、楼梯扶手、洗手间等。严格检测体温,在地下停车场、换乘大厅、办公区等8处重点区域设有体温检测点,每个检测点由专人负责。加强宣传提示,要求进入枢纽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对不戴口罩的人员实施劝阻。重点加强对一线员工保护,在防疫物资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把护目镜、防护手套全部配发给一线人员。暂停食堂集中用餐,实施分餐制,让员工打饭回办公室吃。在办公区域以外的地方设置了两个隔离室和一个隔离区,隔离室里配有消毒纸巾、座椅、消毒液和口罩,便于临时隔离体温异常人员。
大客流防疫工作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此,靳猷表示,公司已做了周密部署、制定了详细应急预案。
“高峰大客流以快速通过为主,要避免人员聚集,目前配备的测温枪达不到快速检测体温的要求,平峰时段实施抽检。我们也希望安装门式测温设备,但是市场上没现货,就连红外测温仪都买不到。”他说,尽管如此,公司始终没有放弃努力,一直在想办法采购相关设备。
“此外,要优化进出站流线,避免重复检测体温。”靳猷表示,像从地铁站出来的人员,都已测过体温,实现快速疏散,就不要重复再测。
在保障员工安全方面,他们也研究了更贴合实际的措施。仍在疫源区的员工,允许暂缓返京。其他地区返京的员工,要求自行隔离14天后再上岗,如果有员工没有具备隔离条件的住所,由公司协助提供隔离居所。外地返京保安、保洁人员,已协调其所属单位和公司,为他们提供隔离居住场所。
大客流叠加疫情防控,是一场艰巨的挑战。从大年三十至今, 靳猷、宋翀等公司管理人员就一直坚守岗位。靳猷只在正月初四晚上回家刮胡子、换衣服。宋翀曾连续三天三夜没回家,公司所有在岗人员都已十分疲惫。
“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都会全力以赴,一定要扛过去。”靳猷说,公司内部已经决定,一旦一线难以应付大客流防疫工作,机关人员将迅速补充到位。
公交出行务必加强自我防御
与固定场站不同,点多、面广、线长、乘客流动性大的公交线路,疫情防控的难度更大。北京公交集团第二客运分公司四惠枢纽站运营管理中心,以四惠交通枢纽为核心,负责管理运营8条公交线路、183辆公交车,线路运营范围辐射故宫、西苑、百子湾、双井桥等北京广大区域。
当天下午,四惠交通枢纽的公交场站内乘客寥寥,不断有各路公交车有序进站、发车。该中心党支部书记陈威煜介绍,四惠站点正常通勤客流每天在3万人次左右,节日期间最高点也就4000多人次,当前在线运行车辆不到平时的一半。以该站的运行保障能力,春节期间,站内人员本该有比较充裕的调休机会。然而,疫情突至,大家都绷紧了神经。
陈威煜说所有管理人员从正月初二开始全部回到岗位,她平时值班,从前一天5时30分开始,一直到第二天8时其他人员接班,正式结束一天的工作,防疫以来的这段时间,有时候下了班离不了岗,为司乘人员发口罩,给车辆消毒,监督回站车辆通风,生怕哪项措施没落实到位。
公交站点开放,乘客随上随下流动性强,在公交车上很难对乘客实施体温检测,自我防护就变得很重要。
刚跑完一圈回来的671路公交车司机刘毅说,车上张贴了提醒乘客佩戴口罩的告示,但每到一站还是要向乘客喊话提示,一圈跑下来嗓子都快说不出话,“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我每天接触乘客多,回家前先洗脸洗手,把衣服、口罩搁门厅,才敢进家门。”
多理解多支持 地铁防控更有力
地铁是北京市民通勤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工作日通过地铁出行的日客流量高达千万人次。高频次,大密度,空间相对封闭,地铁疫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局面更加复杂。
从四惠交通枢纽往北,过一座天桥就是北京地铁一号线四惠站。这里早已严阵以待,四个入口位置都加装了红外体温检测仪。站内广播滚动宣传,提示乘客佩戴口罩,配合接受体温检测。
北京地铁运营二分公司四惠站区党支部书记袁英春介绍,车站在防疫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车站、车内全天保持循环通风,隧道里的风机全部开启;站内全部区域每天消毒5次,安检设备、自助售票机、闸机等重点部位每小时消毒一次;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和防护手套;手持式体温检测仪换成了红外体温检测仪,可避免工作人员与乘客近距离接触;站内设有隔离室并准备有3套隔离服,一旦发现疑似患者,可第一时间联系有关部门采取隔离措施。
需要强调的是,地铁执行防疫措施将更加严格。袁英春说:“上级部门要求,进站体温检测,一个乘客都不能漏;从1月31日开始,乘客进站乘车必须佩戴口罩,如发现不戴口罩者,站务人员可拒绝其进站。”
大客流情况下,如何应对?袁英春说,站内已准备好应急预案,将以安全为先,可能采取限流措施。一方面希望乘客主动配合地铁方,在安检时自觉排一路队,减少聚集密度;另一方面,将通过物理导流措施限流,尽可能缓解站内排队现象、降低车厢人群密度。具体执行过程,将有民警参与。
疫情防控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袁英春认为,北京经历过非典,北京地铁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应急考验,大家的责任感都很强、经验也很丰富,只要广大乘客多理解、多支持,就一定有信心、有能力战胜这场疫情,让大家的生活早日回归正常!
编辑:陈雪飞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