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凌晨3点,“新隆运28”轮搭载124个40英尺集装箱的疫情防控救援物资离开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驶向曹妃甸综合保税区码头。
据了解,这批运送的外贸进口疫情防控救援物资是从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科佩尔港装船、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行最终到达天津港的。收货人为全国化纤和纯碱行业大型企业唐山三友集团,货物为3762吨溶解级亚硫酸盐木浆,是生产无纺布的原料,属于制作口罩的疫情防控物资。
为保证该批外贸进口货物安全、高效、优质装船,天津港集团公司开辟“绿色通道”,实施“航道优先、泊位优先、作业优先、疏运优先”,集团调度指挥中心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启动专项联动机制,靠前跟进,合理安排,优先协调。外理公司提前做好智能理货设备、网络的检查,制定了应急方案,安排骨干人员进行理货操作。
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提前将124个集装箱翻倒进行集中堆放,为提速装船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们还精心安排具备丰富作业经验的岸桥司机,配足岸桥和集卡,仅用不到3小时就完成装船作业,比原计划提前了4小时驶离天津港,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拼出了“天津港效率”。
中午12时,“新隆运28”轮安全靠妥曹妃甸保税区码头。曹妃甸海事局第一时间开通防疫物资“绿色通道”,优先安排计划,提前做好船舶靠泊、卸货作业准备;优先审批手续,极简办理舱单报备手续;优化进出港方案,缩短船舶在港时间,提前转换进出港航道,控制该船不抛锚直接靠泊;全程动态监控,指派专人对该轮进行“点对点”服务,指导船舶进港全过程;提前组织执法人员到达码头现场协调港方及代理组织物资卸载、装车、出港,实现了防疫物资进港“零待时”。
编辑:吴世哲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