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10时,中交一公局集团八公司武汉地铁6号线二期1标项目部青年突击队整装出发,前往长江新城方舱医院。这是自15日以来,该突击队第三次赶赴长江新城方舱医院开展抢建工作。
按照武汉市委“要把强化患者救治作为重中之重,继续新建‘方舱医院’,打好提前量,力争‘床等人’”的防控疫情部署要求,江岸区政府于2月15日决定在位于朱家河村的长江新城开建一座大型方舱医院。医院计划建设20个舱位,每个舱位面积1188平方米、3000多张床位,需在72小时内建成,将成为武汉市目前最大的一所方舱医院。
“武汉市朱家河方舱医院(长江新城方舱医院)建设任务紧张,急需补充一线作业人员。作为项目管理人员,我自愿参加方舱医院建设任务,全力以赴。”这是2月15日第4次出征前,该项目全体12名驻守管理人员立下的“请战书”。面对时间紧迫的建设任务,大家没有半点退缩和迟疑,而“请战书”更是体现了他们勇担使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
2月15日18时,由项目经理陈延平、安全总监李博、工程部部长姬毅天等人组成的中交一公局集团武汉地铁项目突击队到达施工地点。根据任务分工,突击队主要负责17号舱外窗封闭和部分隔离板安装的施工任务。
与之前参建的方舱医院不同,长江新城方舱医院是在原有的临时厂房基础上进行改造建设。厂房外窗宽2米、离地2.5米,在用木板封闭多余外窗时,突击队需自制爬梯,封闭一个窗户就需要40分钟,十分费力。
疫情危急,时间就是生命。这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青年组成的突击队,有序分工,连续12个小时完成了50个隔离板安装和整个仓库内16个外窗的封闭任务。
2月16日,休息不足24小时的突击队再次接到任务——抢建长江新城方舱医院5号舱、15号舱。经过连续14个小时的不停作业,当日22时,完成2个仓库40个外窗封闭、60余个隔离板安装的施工任务。
据统计,自2月2日以来,中交一公局集团武汉地铁项目突击队已经完成1次火神山医院、5次方舱医院抢建任务,包括700余个隔板、600余张床位以及水电安装、外窗封闭等工作。姬毅天表示,虽然他们几乎都是傍晚出发,最长连续作业时间超过20个小时,有时中途休息时间不到12个小时,但突击队还是保证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安全。
目前,随着长江新城方舱医院完成交付,这支突击队也已返回项目休整,他们一方面积极开展复工复产的准备,一方面等待着下一次援建命令的到来。
编辑:连萌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