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15个城市组建了“滴滴医护保障车队”

2020-03-07 19:46:55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记者 焦杨 -标准+

一边加强疫情防控,一边落实保障运输服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滴滴出行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全面加强疫情监测防控,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应急运输服务,加强车辆消毒和司机防护。一直以来,滴滴出行坚持防疫保畅两不误,保障医护人员和市民顺畅安全出行。

组建“医护保障车队” 冲锋城市抗疫一线

大年初一清晨7时,武汉协和医院的徐医生走到小区门口,滴滴司机刘师傅正在等他。徐医生一上车就连声道谢:“谢谢师傅,不然我得步行两个小时去上班。”这看似普通的一段行程,在已经“封城”的武汉显得格外珍贵。

1月23日凌晨,武汉宣布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就在消息发出后几个小时内,滴滴出行的管理者们迅速决定,要组建一支专门的“医护保障车队”,保障医护人员出行。

“医护保障车队”整装待发。

各个模块的工作迅速开始部署,网约车产品经理梳理出产品的需求,司机侧、乘客侧、交易引擎、定价等各个模块的技术支持都严阵以待。与此同时,滴滴出行联系了武汉的几家医院对接出行需求,并开始招募志愿司机。2天内组建完成,31小时完成线上化,“医护保障车队”首批100名司机配备防护装备和消毒液,1月25日凌晨已开始提供服务,所有费用由滴滴出行承担。

随后,滴滴出行为符合条件医护人员的滴滴账户开通了免费叫车功能。疫情防控期间,只要医护人员有紧急用车需求,就可通过电招热线电话叫车,也可通过滴滴出行App直接叫车,车队司机24小时待命服务。

武汉“医护保障队”取得了进展和经验后,滴滴出行迅速将其推广至全国各地。截至2月29日,滴滴“医护保障车队”已覆盖武汉、上海、北京、厦门、成都、宁波、宝鸡、济南、南京、台州、郑州、长沙、石家庄、合肥14个城市,重庆市以“医护优先免费保障服务”为医护人员提供服务,15个城市累计完成超过20万单保障任务。

他们每天奔波在医院、药店、社区之间,架起一道道爱心“桥梁”,为医护人员提供暖心“专车”。其中,武汉市“医护保障车队”服务覆盖16所医院27个院区的8629名医护人员,累计完成11万多单保障任务。上海市“医护保障车队”服务覆盖8个区的71所医院和医疗机构,为千余名医务工作者提供出行服务,累计完成5万多单保障任务。北京市“医护保障车队”服务覆盖2所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累计完成近3万单任务。

滴滴出行组建“社区保障车队”,为社区居民运送生活物资等。

除了接送医护人员,滴滴出行还按照武汉市政府要求组建“社区保障车队”,负责起当地社区居民的免费出行服务。1月24日,滴滴出行召集1336名网约车司机,组建“社区保障车队”,并交相关部门和社区居委会统一调度。接送患者往返医院就医、为社区居民采购生活物资……截至2月29日,滴滴武汉“社区保障车队”为402个社区的居民提供出行服务,累计完成近7万单保障任务。

严格城市防疫 为司乘人员安全“加码”

疫情发生以来,滴滴出行严格按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要求,做好交通工具消毒通风等工作,切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服务。

司机自身安全了,才能保障乘客没有被感染的风险。为此,滴滴出行在多个城市设立防疫服务点,为网约车司机发放口罩、防护服等防护设备。截至目前,滴滴出行累计启动及筹备防疫服务点的城市共217个,有序安排车辆消毒,严格落实防疫监察,为司机师傅保驾护航。

除了做好本平台车辆消毒、防疫物资发放,滴滴出行还积极履行疫情防控的企业责任,为当地巡游车及其他平台的网约车提供消毒服务。目前,滴滴出行共在全国开设20余个可以为巡游车服务的防疫服务点,覆盖上海、广州、吉林、陕西、河南、河北等多个省市,后续还将推广到更多城市。

滴滴出行为各地网约车安装防护隔离膜。

为进一步强化车内防疫措施,滴滴出行为各地网约车穿上一层“防护衣”,降低疫情交叉感染的可能。自2月9日起,滴滴出行在网约车内安装防护隔离膜。防护隔离膜为PVC材质的塑料膜,用铝塑管或双面胶条将隔离膜在车内充分固定,使车辆的前后排之间形成一层相对牢固的“透明口罩”,可以让司机与乘客物理隔离,实现多重防护。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内科医生郭倩认为,司机和乘客在车内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大家会担心飞沫、病毒等更容易传播,增加感染风险,网约车将前后排隔开有一定好处,除司机、乘客各自佩戴口罩外,加装隔离膜可以多一层防护。

“目前司机可以按照App内的教程自行采购安装,或者前往所在城市的线下安装点安装。”滴滴出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自行采购安装的司机上传照片通过核验后,采购成本由滴滴以补贴的形式予以报销。目前,防护隔离膜安装已覆盖武汉、北京、广州、上海等200余个城市,截至2月29日,滴滴防护隔离膜全国安装量累计超过17万套。

为进一步助力疫情防控,滴滴出行开发了口罩佩戴识别技术,上线“智能防疫出车质检系统”。

“智能防疫出车质检系统”基于滴滴AI的人脸检测算法和人脸属性识别算法研发而成,能在各类场景图像及复杂的车内环境中对人脸进行口罩佩戴情况监测。网约车司机在出车前实时拍摄上传佩戴口罩、车辆全面消毒的照片,真实填写当时体温,审核通过后方可出车,识别准确率超过99.5%。

“智能防疫出车质检系统”已累计覆盖43个城市,加强了网约车平台司机线上口罩佩戴的规范化管理,为企业复工复产期间司乘出行提供又一防疫保障,后续正快速复制到其他城市。

在疫情中坚持运营的网约车司机,冒着极大的风险投身到战“疫”一线,滴滴出行免费为提供运力服务的网约车司机购买疫情专项肺炎险,所有完成线上订单的司机师傅,如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期间可获得每天300元住院津贴(每人最高3万元),特殊情况下提供最高50万的专项保障金,为司机提供特殊健康保障。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的出行需求减少,影响着司机师傅们的收入、租赁公司的经营,甚至整个产业链的生态。为此,滴滴出行推动全国范围内的车租延期方案,通过与湖北省的租赁公司合作伙伴和金融机构紧急沟通,为武汉、黄冈等16个城市的网约车司机顺延了1个月车辆租期。

同时,滴滴出行积极与38家保险公司沟通,在车辆停运期间对营运车辆保险进行相应顺延,帮助租赁公司减少成本,目前保险顺延服务正在逐步落地到全国。

“三个消毒百分百” 通畅中短途出行

疫情发生以来,为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步行或骑行成为许多市民外出的首选。大年初二起,滴滴出行旗下青桔两轮车防疫指挥部已经开始运转。

运维人员每天按照标准流程对单车进行消毒。

“我们积极主动跟主管部门建立沟通,坚决按照主管部门要求进行业务运作,必要的城市会按要求停止运营,在用户页发布防疫指南,并做用户引导。同时,做好单车和电单车的消毒工作,维护重点路段的用车保障,尤其是医疗机构的用车需求,并对运维人员做好出勤引导和保护,充分保障运维人员健康。”滴滴两轮车事业部副总经理王文清表示,尽管疫情出现后全国两轮车订单量有所下滑,但各地医院、商超等生活必须场景的需求量较初期有所上升,滴滴两轮车事业部及时在七个大区建立疫情应急工作小组,保障防疫一线工作者和市民的中短途出行需求。

青桔运维人员融入滴滴战“疫”团队,支援一线。“我们时刻关注各城市的出行调整,多地城市公共交通停滞后就意识到大家急需解决出行难题。”王文清介绍,2月6日起,青桔首批500辆电单车为武汉市金银潭等医院的医护人员定向提供电单车免费服务。截至目前,已有近万人投入防疫前线,2000多人在后方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保障工作。

1月31日起,青桔单车及电单车为防疫一线的工作者提供免费骑行服务,截至目前,已对接93个城市的医疗、疾控、城管、环卫、治安、交警等多个行业提供免费出行服务。青桔还在微信公众号上开通“防疫支持绿色通道”,确保尚未覆盖的一线防疫机构能够通过此入口及时登记,获得免费骑行权益。

共享单车通风条件更好,降低了人体接触病原体的风险。尽管如此,青桔并没有放松对车辆的消毒工作。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青桔在全国开展“百城联动无差别消毒”行动,在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100多个城市不分品牌、不分颜色,对负责区域内所有共享单车进行消毒,尤其在医院、商场、地铁口等人流密集区域,以保障市民用车安全。

“我们有专门的车辆消毒SOP,保证每辆车每天的消毒,在重点区域要求运维人员片区内循环走动消毒,每路过一次就消毒一次。”王文清说。青桔通过“三个消毒100%”全面确保车辆消毒工作高效到位。首先,确保车辆消毒工作100%覆盖有青桔单车和电单车运营的城市。其次,专门制定《青桔两轮车车辆消毒流程》,组织所有运维人员参加线上培训,并100%通过相关考核。此外,要求运维人员在日常工作中100%严格按照消毒标准流程执行,及时更新《车辆消毒日志》。

骑行用户增多了,运维也要跟得上。目前,青桔各地城市运维力量充足,但在湖北、广东、河南、浙江、湖南、安徽等重点省份,会进一步通过本地紧急招募等方式做更充分的保障储备。青桔运维人员已经将更多精力集中在“消毒+调度”上,一是快速响应配合主管部门的指示,做好特定区域的秩序维护和车辆供给,稳定做好车辆消毒工作,以保障安全;二是将春节和疫情期间的“沉默车”找出,并根据用户需求做车辆调度,以保障满足用户的骑行需求。

运维人员工作量大,更要注重自身安全防护。青桔在内部全面加强运维人员安全防护管理,并发布《运维防疫检查标准化流程》《感染报告处置流程》,从上岗前登记检查、到岗后防护措施、疫情突发处理等方面给出了明确说明和指引,让运维人员有章可循。返岗后需要隔离的运维人员,在隔离期间,青桔提供每天50元到100元的生活津贴。

此外,疫情暴发以来,青桔第一时间建立“疫情期信息日报机制”,通过《运营日报》《保障工作日报》《车辆消毒日报》《运维人员健康日报》等及时收集、更新相关信息,并积极向主管部门上报运营和防疫情况,为主管部门采取进一步防控和应急处置措施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本文图片由 滴滴出行 提供

编辑:吴世哲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