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即可战斗 信息化手段助力水运生产防疫

2020-03-10 09:03:23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 -标准+

编者按:

近期,各地水运部门围绕疫情防控和保障复工复产相关要求,积极作为,纷纷发挥各自优势,运用信息化手段科学防疫,解决了防疫、复工过程中一个又一个难题,确保疫情防控与生产运行“两手抓、两不误”,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创造了安全畅通的水路交通环境。

管理更智能

长江航道局: 疫情防控平台 全面掌握复工复产动态

唐恺 李侃禹 史廉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长江航道整治中心主动联合中交二航院BIM团队进一步完善航道整治工程远程视频监控指挥平台功能,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工地疫情防控和项目复工,以及复工后的工程质量安全管控等工作。

2月上旬以来,长江航道整治中心在不断加强疫情防控、有序推进项目复工期间,为能及时全面掌握职工和在建项目工程建设者身体健康状况、航道整治工程在建复工复产状态、防疫物资使用情况等信息,与中交二航院BIM团队密切配合,用时不到三天完成了需求分析、平台环境搭建、应用部署、功能验证测试、系统上线等各项工作,成功研发了符合航道整治中心及在建项目实际的“整治中心疫情防控管理平台”。

“该平台涵盖了人员健康状况上报统计分析、整治工程在建项目复工复产情况上报及查询管理、防疫物资动态管理等多项功能。”整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在平台显示屏上,干部职工每日健康状况、当前所在地点、出行记录及航道整治各在建项目复工复产动态、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及消耗等信息一目了然。

平台上线运行以来,长江航道整治中心会同各在建项目大力推广使用,高效全面地掌握了各在建项目复工复产动态和防疫物资信息,为落实年度建设“目标不变、任务不减”的要求,确保工程现场人员健康状况和质量安全管理情况始终受控,实现紧急任务、特殊情况远程会商等工作提供了有力辅助。

下一步,长江航道局将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功能,为持续做好疫情防控、确保长江航道畅通,提供科技助力、智慧支撑。

湖州港航: “海事通”App 增加防疫专项模块

戚慧 特约记者 周雨顺

在浙江湖州中石科技有限公司货运码头,十几艘货运船舶正在码头停靠,其中一艘船正在卸货。“我和丈夫在上海和浙江两地来回运送PTA材料,用于制作口罩、防护服等。这两天浙江的水上防疫检查点全部撤除,对于我们来说,不仅节省了许多路上的时间,还方便购买生活用品和物资。”船娘高才香说。

长湖申线、京杭运河、杭湖锡线等主干航道贯通长三角,是跨省市企业复工复产的一条条水上“生命线”。2月23日晚,湖州市所有水上防疫检查点全部撤除,浙江水路北大门打开,外省市船舶畅通无阻进入浙江。据湖州水上交通指挥中心统计,仅2月24日一天进出湖州航区的船舶达650余艘。

随着内河水运恢复畅通,临港企业复工复产,船舶流量还将翻倍。为此,湖州港航部门着力进行动态智能监控,利用智慧海事“互联网+大数据”,对入浙船舶进行精准智控。

“湖州港航在已有的‘海事通’App的基础上,48小时内火速完成‘入浙船舶船员防疫专项检查’模块开发上线,对外省籍来湖州运输货船实行精准监管,并在全省省际水上检查点推广应用。”湖州市港航管理局安全科科长詹子边介绍。

据悉,湖州港航利用智慧海事平台自动识别船舶AIS历史航迹,精准判别、筛选外省尤其是湖北方向入浙船舶,及时更新(解除)涉鄂船舶名单,在智慧海事GIS图上显著标识,实现全省信息共享。同时,建立船舶全程跟踪机制,通过遍布全市港口码头、航道的260余路视频实时监控图像,准确掌握每艘重点船舶的最新报告信息、最新定位信息、最新航迹记录,严格管控“存量”,精准识别“增量”,确保重点船舶无一脱管。

作业更高效

CCS:在线审图突出服务关键点

柯珂

主动联系设计方和船厂,组织多方电话会议沟通和交流,对图纸资料进行梳理和识别,逐一理顺需要上传到船舶检验业务信息系统的图纸……忙完了这些工作后已是深夜,CCS武汉规范所武汉审图中心高工张艳辉终于松了一口气。

张艳辉所在的武汉审图中心位于疫情防控重点地区。面对疫情形势严峻、武汉实行封闭式管理的特殊情况,武汉审图中心开启了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无纸化审图工作,保证审图服务“畅通无阻”。

“武汉审图中心在CCS总部和相关单位支持下,解决了船舶检验业务信息系统审图平台上云、COMPASS计算软件解锁使用、规范法规电子化问题,可实现‘登记—评审—审图—盖章’全流程在线无纸化审图。”张艳辉介绍,无纸化办公的审图服务模式,保障了在办公室和在家审图“一个样”,可在疫情防控期间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审图服务。

2月,武汉审图中心完成了长江客船岸电改造项目、船舶生活污水改造项目审图,顺利开展了青海地方船检技术帮扶项目、一带一路“PC艇”等项目审图工作,共计完成19个项目的评审工作,完成72个审图项目的116个审图批次1248份图纸的退审工作。

对于CCS武汉规范所疫情期间提供的优质服务,客户深受感动,并纷纷给予点赞。其中,船东老虎燃气(上海)有限公司专门发来感谢信:“感谢CCS武汉规范所团队克服各种困难,急客户所急,保障了我们项目的进展,为武汉规范所的能力和速度点赞!”

据了解,这是CCS开展无纸化审图、加速推进无纸化审图流程的一次有效尝试。“在线无纸化审图开始后,全体审图人员主动联系客户,抓住重点项目、紧扣关键节点、突出服务着力点,合理安排图纸退审计划,保证了疫情期间审图服务质量。”CCS社审图中心工作人员说,目前,在线审图已经在上海、大连、武汉、广州等CCS各主要审图机构相继展开。

秦皇岛港:智能口门提升集疏港效率

戴春阳

日前,辽NV9119货车司机完成秦皇岛港智能口门管理系统App下载、安装、试用后,满载33吨铜精矿的货车自动通过秦皇岛港东疏港路出口,标志着秦皇岛港智能口门管理系统再升级。

这是新技术服务疫情防控和港口生产的又一成果。据介绍,秦皇岛港智能口门管理系统利用RFID(射频识别)、OCR(光学字符识别)、视频监控等技术,实现了口门自动放行、车辆管理、车辆衡重、电子出门证、App预约和信息统计等功能。

“根据系统设置,车主在进入港区前,可在互联网或手机App客户端提前进行预约;进出港区时,该系统通过位于口门上方的信息采集端口可自动识别并放行预约车辆;作业过程中,港区磅房自动采集过衡数据。”秦皇岛港相关工作人员说。

秦皇岛港智能口门的优化上线,有效避免了纸质单据传送,减少人员聚集,确保了特殊时期运输大通道畅通和进出港货物安全高效。“该系统的成功运行,进一步提高了集疏港车辆业务办理效率,实现了过衡数据实时共享;同时,与市环保局平台排放数据实现联动功能,可在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禁止未达标车辆进入港区,为港口环境保护把好第一道关口。”该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秦皇岛港坚持疫情防控与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以科技引领数字化服务。该系统上线以来,技术人员每天召开调度视频会议,对西港区四号门、三号门及东疏港路口门前端设备进行点检。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4240辆车辆进港预约,开具电子出门证3136张。

广州港:物流船代业务远程办单移动支付

邹井棋

3月7日,载箱量为1708标箱的“平达”轮顺利挂靠广州港南沙三期集装箱码头,标志着万海航运越南泰国新航线CV6首航南沙港区。这是自2月27日兴亚韩国新航线靠泊后,广州港连续在10天内开辟的第五条国际班轮航线。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客户和外贸班轮船公司选择广州港南沙港区,这与南沙港区的区位优势和高效便捷的港口操作、通关环境紧密相关。据了解,日前,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广州港物流公司船舶代理业务由传统的窗口式服务升级为客户远程办单、移动支付的“线上”新模式。

“广州港数据科技公司联合北交大平台开发人员与物流公司相关人员成立攻关突击队,加班加点开发完善系统程序,仅用了5天时间就完成了手机移动支付功能的开发,实现客户远程办单与移动支付。依托这一功能,客户无需携带大量书面材料、现场排队填单、盖章收费等跑腿操作,业务办理在‘指尖上’即可轻松完成。”广州港工作人员介绍,该新模式已于2月14日在新沙业务点测试成功,并同步推广到新港、南沙、黄埔等船代业务点。截至目前,广州港船舶代理网上营业厅顺利完成驳船业务代理1902艘次、配载302万吨。

当前正是迎战疫情、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为减少人群聚集,广州港“智慧港口”无纸化项目进一步提速。

广州港拖车营运中心在南沙港区积极推进“外贸出口无纸化”服务,为南沙港区开展集装箱出口业务的企业提供在线出口提箱业务办理、封条管理、电子结算及支付、自助A4格式的EIR(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电子单证服务。

南沙港务海港公司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微信电子卡包,优化财务费收流程。通过电子卡包预存金额,退费使用电子卡包抵扣券形式免去客户现场退费手续;配合电子发票系统的上线,免去了客户到现场取票或邮寄发票带来的等待时间,在疫情期间极大地方便了客户。

“广州港作为华南地区的重要物流节点,承担着保障国计民生重要物资运输的重任。在严控疫情基础上,我们希望依托互联网,畅通进出口国际贸易往来。”广州港相关负责人说。

出行更安全

上海轮渡:为安全出行加“码”

特约通讯员 张萌 通讯员 童心

“扫描这个二维码,可显示正在乘坐的轮渡信息。请您正确登记个人手机号码,方便进行防控排查……”3月4日,在其秦线上海轮渡5号渡轮上,一名乘客正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完成登记乘船。

随着上海市返岗、返工人员增多,为进一步保障疫情期间乘客乘坐轮渡过江时的健康,从3月4日起,上海轮渡在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的指导以及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陆续在所有17条航线的35艘渡轮上张贴“防疫登记二维码”,所有乘坐轮渡过江的乘客均需扫码登记。

“只靠一线排查人员每天人工询问、手工录入,工作难度大,基层负担重。同时,排队扎堆填写信息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不利于疫情防控。”上海轮渡工作人员介绍,乘客登记乘船信息后,一旦有关部门接到疫情通报,能够通过乘船登记信息,及时联系追溯相关密切接触者,更好地保障乘客健康、安全出行。

据介绍,与其他公共交通一样,轮渡二维码实行“一船一码”原则,在同一艘渡轮上扫描的二维码均登记在该艘渡轮的信息记录中。乘客登船后,可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App进行扫码登记。为方便乘客上船后分散扫码,工作人员在渡轮的上下客舱内张贴了多张二维码。

除此之外,疫情防控期间,乘客如需乘坐轮渡过江,必须全程佩戴口罩;鼓励乘客采用“刷码过闸”无接触式进入渡口;乘客需主动接受渡口测温检查;候船或乘坐渡轮时,尽量与周围乘客保持一定距离,不在候船室内长时间逗留。

编辑:吴世哲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