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大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线上高效运转

2020-03-10 09:03:23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特约记者 隋雪梅 通讯员 张淼 -标准+

“虽然是疫情期间,我们同样获取了大量的优质就业资源。求职的道路虽然辛苦,但是有老师的指导、鼓励和朋友们的帮助,我并不孤单。特别开心能使用学校的网签系统,这种便捷的线上就业服务真是太好啦!”刘昊是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 届本科毕业生,通过网上提供的就业服务,将很快签订就业协议到百度公司工作。

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给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的影响,大连海大科学研判,周密部署,迅速行动,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线上高效运转,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就业服务不打烊、线上招聘不停歇。

统筹谋划 科学研判

就业工作有序开展

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大连海大毕业生就业工作,副部长刘小明在2月28日举行的水运协调会上,强调要加强大连海大毕业生就业工作。部人事教育司也多次关心了解大连海大就业工作状况,协助大连海大增进与部属单位对接联系,鼓励支持部属企事业单位参加学校“空中双选会”。

学校深入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筹划提前召开全校就业工作视频会议,加强就业工作组织领导与统筹谋划。学校全面落实“四级联动”机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抓细、抓实、抓到位。尤其是充分发挥指导员队伍“硬核力量”,关键时刻冲得上去,针对未就业学生进行分类分析,做到“人盯人”“抓到底”“一生一策一方案”。

学校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实际,从毕业生现状出发,第一时间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就业工作预案》,及时调整就业工作思路与实施方案;发出《致2020届毕业生的一封信》,明晰毕业生线上应聘、手续办理、就业指导等各项工作安排,帮助学生安心就业;及时下发《关于开展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招聘安排的通知》,明确特殊时期线上开展就业招聘服务安排和要求。

主动出击 多方联动

及时打通线上招聘通道

法学专业2020届毕业生何紫荆说:“学校及时把线下招聘转到了线上,我们通过线上获得了许多招聘信息,希望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据悉,学校主动沟通联系包括部属事业单位在内的21家单位,联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人才服务中心等30家,联系与学校学科专业关联度高、学生就业人数多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高层次企业335家,全面收集招聘信息。截至目前,总计303家单位发布需求信息,提供岗位11374个。

江苏省南通市人才服务中心毕业生就业科科长施晓球说:“大连海大主动沟通,反应迅速,措施得当,平台丰富,有效对接地方人才服务。”中兴通讯东北区招聘经理尹秀慧也认为,疫情期间大连海大一如既往地支持用人单位招聘,全力配合企业做好校招宣传,给了企业更多贴心温暖。

学校多层次、多渠道推送信息,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信息的有效对接。通过大连海大就业信息网、就业微信公众号、毕业生微信群、邮箱等渠道及时推送信息;通过学院、中队指导员及时发布信息并引导学生参与应聘;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后期的电话及视频面试情况进行密切跟踪,确保网络招聘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大连海大在特殊时期快速、高效地搭建起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平台,在2月确定线上招聘方案后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电话告知,有效保证了我们获取简历。”京东方东北区校园招聘负责人边泽宇说。

3月18日,学校将联合智联招聘举办“空中双选会”,目前已向3000余家重点联系的用人单位发出邀请函,已有257家单位报名,提供岗位8634个。

“在全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大连海大及时推出‘空中双选会’,将面对面的线下双选会搬上了互联网。”中远海运集团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胡寅鹏说,大连海大还免费为企业提供信息展示和简历收集的线上平台,得到该集团各用人单位的积极响应,为企业实现战“疫”、引才两不误的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转变观念 优化程序

精细开展线上就业服务

“这段求职时光让我非常难忘,老师的耐心指导给予我很大鼓励,便捷的网签渠道让我不再担心疫情期间如何签约的问题。”交通运输工程专业2020届硕士毕业生陈瑞刚收到录用通知书就马上开通了网签。

交通运输专业(港口)2020届本科毕业生贾舒手握6个录用通知书,通过网签,他将与中谷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协议。他说:“特别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线上求职信息,还开通了方便的网签服务,为我们省略了纸质协议书在单位和学校之间签订流转的过程,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据了解,学校研究编制《疫情防控期间就业管理服务攻略》,简化优化工作流程,通过网络、快递等方式,确保工作流程高效顺畅。不断推进学生就业管理网络化进程,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运行就业网签系统,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后,可用网上签约代替传统的纸质就业协议书,违约、重新申领就业材料等日常业务也可线上申请办理。简化离校流程,联合信息中心建立毕业生离校电子平台,帮助毕业生线上顺利办理离校手续。

疫情期间,学校线上开展就业服务咨询,目前已通过邮箱、微信、电话等方式及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70余人。主动加强2020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动态监测,实时更新并上报实名制就业数据库,每周公布各学院学生就业进展情况。深入摸底,针对未就业特别是湖北籍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动态重点关注、实时跟踪、实时更新,“一对一”联系,精准施策,做到“一生一策一方案”。

创新思路 整合资源

加强线上就业指导

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研三学生邹熠熠预约了“一对一”线上面试指导,她说:“老师帮我分析了简历中的不足,叮嘱我电话面试前的准备事项,现在心里踏实了好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9届本科毕业生薛倩由于两次考研错过了就业黄金期,对职业生涯非常迷茫。她说:“感谢老师给予我的指导和鼓励,帮助我修改简历并明晰了求职的方向,我会加油的!”

据了解,学校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发布《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汇编》《学生线上求职注意事项》等推送给毕业生,加强学生就业政策、求职面试技巧等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整合多方资源线上指导,组织学校就业指导授课教师、专职咨询师、企业指导专家等,开展线上沙龙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线上答疑解惑和指导咨询,已有169名学生报名参加。开展求职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对湖北等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毕业生就业心理咨询援助。筹划开展线上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授课教学。

同时,通过“一对一”个体咨询、“一对多”团体咨询等方式开展分类就业指导,近期已面向37名学生“一对一”开展咨询。深入挖掘并大力宣传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优秀校友事迹和毕业生就业典型事例,引导毕业生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和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2020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做好疫情防控和就业工作责任重大。学校将进一步加大线上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力度,大力拓展并及时精准推送线上招聘信息,实施精准就业帮扶和分类就业指导,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努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编辑:吴世哲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