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国通公司技术人员时刻守护各类系统。 肖迪 供图
3月4日上午9时,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简称部公路院)所属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交国通公司)副研究员宫福军,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梳理ETC部级在线密钥管理与服务平台的数据。
这时,平台发出了预警:陕西省有一条高速公路的某个ETC门架车道密钥服务出现异常,可能会造成车载OBU设备与门架无法通信,不能记录行程。宫福军及时联系了业主单位,双方同步查找问题判定是ETC门架PSAM锁定,更换后恢复正常。
“有惊无险,还好是小问题,不影响收费系统的运行。”问题处理完,宫福军长舒一口气。
疫情期间,高速公路虽然免费通行了,但收费系统并没有关闭,时刻采集路网数据,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数据支撑。
承担ETC密钥管理平台的运营、使用和维护工作以及一体化智能机柜后期运营支持工作的中交国通公司全体员工,用实际行动保障了平台平稳运行,以及吉林、山东、湖北、甘肃4个省7000多公里高速公路上ETC门架正常供电,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交通科技力量。
全天候值守 确保ETC密钥平台稳定运行
ETC密钥管理平台是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支撑平台,收费系统平稳运行以及每一笔交易的安全全凭这一平台的保障。“车载OBU和ETC门架之间的通信需要平台提供授权服务,平台有问题交易就无法进行。”宫福军说。
受部公路院委托,中交国通公司还承担着交通运输行业证书认证系统的运营、使用和维护工作。
由于这两个平台分别为全国各省ETC系统和交通运输行业各类重要信息系统提供密钥运算和证书认证相关技术支持与服务,系统需24小时不间断运行。
疫情防控与春节假期并行,这让平时简单的衣食住行成了值班值守人员的一大难题。
承担系统运维工作的党员主动放弃假期,坚守岗位。方便食品成了餐食主力,和衣而卧也习以为常。按原计划作为假期二线保障的技术主力马岁,家住北京市平谷区,多次往返百余公里赶到海淀区的单位解决问题。
在设备机房,上百套设备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架子上。人员不便进入机房,中交国通公司值班员每次通过视频监控巡检这些设备的工作情况。温度、湿度、网络安全、业务系统……每次半个小时的巡检要把所有设备查看一遍。疫情期间,这样的巡检每天进行三四次。
截至目前,中交国通公司先后为交通运输部财务审计系统、水路运输综合管理等多个部级重要信息系统的各类用户提供key解锁7次、调整安全控件环境设置5次等远程在线支持与服务;ETC密钥管理平台没有出现一次大的问题。
为智能机柜运维人员录制指导视频
“大家好,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ETC门架系统一体化机柜,从设备组成及功能介绍和故障现象及解决办法两个方面讲解……”简单明了的PPT画面,吐字清晰的画外音,这是中交国通公司产品研发部为吉林、山东、甘肃等地ETC门架一体化智能机柜运维人员录制的短视频。
自承担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技术支持任务以来,中交国通公司格外重视所提供的一体化智能机柜可靠性、稳定性与先进性。
据该公司高级工程师王宏丹介绍,一体化智能机柜的主要功能是给ETC门架供电。机柜内包含车道控制器、交换机、网络安全设备,运维技术要求高。“ETC门架的正常运行关乎每一笔交易,24小时不间断供电显得格外重要。”她说。
“不管是不是我们提供的机柜,凡是我们能解决的故障,一并解决。特殊时期,做好基础保障,公路院人要敢打敢冲。”产品研发部主任高龙说。
春节前,高龙就带领技术小组穿梭在高速公路各个ETC门架之间,检查机柜整体运行情况,完成了4000多公里高速公路一体化机柜及智慧供电系统的排查、调试工作,收集了大量一线资料。
大家原本计划春节假期可以稍稍松口气。然而,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公司领导立刻作出工作调整:春节假期盯防人员继续值守、能取消假期的尽量取消、满足返京条件的提前返京,尽最大可能为一体化智能机柜一线运维人员提供远程帮助。
所有人员24小时待命,灵活多样的技术支持方式同步启动:远程视频连线指导、在线语音讲解、录制操作指导视频……
参与视频前期工作的90后技术人员张佳惠说:“虽不能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但我们一样有担当的勇气,只要国家需要、工作需要,我们定当全力以赴。”
王宏丹天天与各地沟通对接,主动为业主排忧解难。“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比正常上班还要忙。自己是一名老党员,更要给团队里的年轻同事树榜样。”她说。
在组织好技术保障工作的同时,中交国通公司也加强自身防护。该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孟春雷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组,包括物资采购、信息收集与上传下达、宣传教育培训等专项工作小组,统筹落实疫情防控和生产工作。
对于处在隔离期的同事,中交国通公司尽全力为他们提供物质保障。李铁柱、吕晨阳两位技术人员回京隔离后,中交国通公司时刻关心着他们,保持信息畅通并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
编辑:吴世哲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