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港口企业累计减免各项费用逾千万元

2020-03-14 08:47:58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特约记者 陈勤思 陈娜妍 通讯员 邹继炜 -标准+

近日,一艘载有消毒剂、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等防疫物资的国际班轮,顺利靠泊福建泉州港石湖作业区泉州太平洋码头。该批防疫物资是菲律宾华侨援助石狮市的防疫物资,由海宏国际海运公司免费承运。在船舶靠泊后的4小时内,该批防疫物资的卸船、查验、放行、提货及配送工作迅速完成。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集装箱运输业面临货物积压、流通困难等问题,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和国际供应链形成较大冲击。福建港航部门及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港口生产、信息技术、通关便利、资金支持等多方面为港航、物流、贸易企业保驾护航,保障物流供应“不断链”,帮助物流及外贸企业纾解困难,助力复工复产,保障贸易正常运转。

物流供应不断链

2月26日,装载着天津港货物的“中谷雄安”轮靠泊厦门港新海达19号泊位,机械吊臂来回挥舞,有条不紊地进行装卸作业。

“我们公司在厦门港的航线运力为142万吨,在保障防疫物资运输的同时,我们也积极恢复自身业务。”中谷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期间,该集团充分调用在厦门港的10余条航线运力参与防疫物资运输,与码头、车队等环节合作单位密切配合,保障物流畅通。

福建港航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优先保障重点防疫、民生物资运输。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港口码头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对防疫物资给予优先作业、优先提运及费用减免优惠,保障物资第一时间运送到抗疫前线。全省各主要港口充分发挥运输物流大通道作用,保证煤炭、石油化工等能源及生产基础原料安全、有序、高效、畅通运输。

福建港航部门结合疫情发展变化,及时按下保生产、稳经营的“快进键”,积极协调、帮助港口企业恢复正常生产。截至3月7日,福建省港口企业(除客运、辅助业外)生产复工率达100%,一线工人返岗率达95.67%;全省沿海港口正常运行航线225条,其中国际航线124条、内支线22条、内贸线83条,航线总数量已达到去年同期的85%,通达国内外各主要港口。

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也为“丝路海运”复工复产注入了强效助推剂。疫情发生以来,厦门港、福州港充分借助远程桥吊控制、智慧物流、智能闸口、智能装卸等平台的功能优势,抢运医卫器材、粮油、电煤等防疫和民生保障物资,有序实现复工复产,保障国际贸易顺利运转。

疫情期间,虽然各条国际航线吞吐量有所减少,但航线网络保持完整。1月至2月,福建省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727.51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225.90万标箱。“丝路海运”共开行327个航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95万标箱。

缓解复工企业资金问题

为支持港航企业应对疫情,福建港航管理部门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出台延长大宗散货及油品免费堆存期、码头集装箱免堆期、码头费用结算周期,及提前拨付港口集装箱发展扶持资金等措施,有效减轻港航企业和货主负担。

2月20日,厦门港从减免部分港口收费、减半征收船舶引航费、降低外贸中转港口作业包干费、减免集装箱拖车停车费等方面对港航企业给予扶持,预计可减轻企业运营成本3750万元。

守望相助,并肩抗疫。福建港航企业努力克服自身困难,主动承责担当,出台减费让利措施,助力广大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据不完全统计,厦门港集装箱码头集团、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等企业,均出台了包括减免进出口集装箱在春节期间及延长假期期间的库场使用费等减费让利措施。1月24日以来,全省港口企业累计减免各项费用1000万余元。

编辑:吴世哲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