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纾困减负送来及时雨 各地精准助力水运工程复工

2020-03-17 09:06:03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 -标准+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水运工程复工复产有序进行。然而在复工复产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公共区域防疫成本偏高、复工手续办理时间长、施工人员短缺等诸多“卡点”。

针对这些问题,各地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门纷纷出台防疫费用补助、包车接员工返岗、简化复工手续等举措,精准、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企业复工复产送来“及时雨”。

福建厦门:建设方和施工方平摊防疫成本

顾云侠

2月26日,福建省重点项目——厦门港古雷作业区南15至19号泊位工程沉箱安装施工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继2月24日实质性复工首件沉箱出运安装后,25日成功出运安装第二件沉箱,26日继续出运安装第三件沉箱,进一步扩大施工作业面。”中交三航局古雷项目部经理季云峰介绍,该项目沉箱总计66件,目前累计预制45件,累计安装15件,计划于今年年底建成投用,将进一步改善古雷石化基地港口基础设施条件。

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关于公路水运工程疫情防控复工稳产有关计价指导性意见》,要求各地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公路水运工程项目按照合同有关约定合理分担疫情影响产生的费用,做好计价工作。

据了解,该意见明确疫情防控专项费用列入工程建设成本,参建单位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采取的工地防疫管理、人员卫生健康防护、疫情应急处置等相关费用,可列入工程建设成本,由建设单位承担。

“费用事项既包括防护口罩、酒精、体温检测器等疫情防控物资购置费,也包括项目开展卫生消毒、场区封闭等费用,以及项目人员‘点对点’包车返岗、返岗人员隔离观察租房、新建临时隔离点等。”中交三航局厦门公司商务管理部经理林泉表示,由于防疫成本的增加,给公司经营带来了负担。

“意见的出台,不但让施工单位减少了工程成本,还让施工单位维护权益有了政策依据。根据意见,工程完工后,我们将和建设方平摊防疫成本。”林泉高兴地说,这将有效缓解企业因疫情期间资金回笼周期延长导致的资金紧张问题。

为切实减轻企业经营压力,意见还提出建立工期保障补偿机制,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因疫情防控导致工期拖延、需通过增加人员设备投入保证原定工期的,由建设单位合理承担相关费用。

“经过和业主沟通,普通工程可适当延长交工时间;针对必须按时完工的民生工程,我们将通过后期加大人员、设备投入力度保证交工时间。其中增加的施工成本,业主和建设单位会承担部分费用。”林泉说。

据悉,目前,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福建省港航中心正在加紧制定疫情期间支持企业的若干措施,从而进一步减轻企业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辽宁大连:联络专员前来贴身服务

陈灵

2月28日,辽宁省重大民生工程——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全面复工。北岸帷幕灌浆、胸墙安装等工程项目陆续展开,干坞子项沉箱预制、水上清渣等也将有序推进。

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是我国北方海域首条大型沉管隧道,素有“南有港珠澳,北有大连湾”之称。项目建成后,大连市将新增一条纵贯南北的快速通道,对优化城市功能、推动大连湾两岸一体化建设,打造环渤海、黄海沿海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

“要不是政府这么‘给力’,我们肯定没法顺利复工!”项目负责人感叹地介绍,2月中旬他们计划复工,但是大连市管控比较严,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因为疫情,又很不方便沟通。后来是大连市城市管理局出面,帮他们协调各种手续,同大连市住建局沟通复工的方案,最终促成项目复工方案顺利通过。

据了解,疫情发生后,大连市城市管理局与中交大连湾海底隧道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第一时间编制应急预案,制定员工复工复产安全工作办法,科学有效安排人员分批返岗。同时,进一步梳理投资计划及施工进度,重新确定了工程的重大时间节点,力争抢回工期节点,如期完成交付。

为了让施工方少走弯路,大连市城市管理部门还专门给项目配了一个“联络专员”,协助项目和政府部门沟通,协调落实惠企政策。“联络专员”深入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开展企业复工需求摸排,协调开辟原料运输“绿色通道”,妥善解决企业员工住宿、生活等问题。在大连市城市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项目顺利取得批复并全面复工。

“这一系列的举措,为我们复工创造了安全可靠的条件!”项目负责人说,预计4月末,干坞预制场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届时国内最大的沉管加工厂将建造完成。

长江航道:线上线下多方合力解难

刘宏 毕卫明

2月20日,国家重点工程——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施工5标段复工建设。在护岸施工现场,近百名施工人员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身穿救生衣投入施工中。

武安段工程5标段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东流镇,原本大部分工人来自湖北省。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工程面临着一个棘手问题:复工需要大量工人,但湖北籍工人不能返岗,如何弥补用工缺口?

得知项目的困难,长江航道局第一时间组织成立了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现场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在摸清工程复工时间、用工及缺工情况后,长江航道局积极协调东至县政府,将收集到的岗位需求信息统一汇总,就近寻找合适的务工人员,为特殊时期的工程和人才间搭起桥梁。当地政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布岗位信息,在一周内为企业招工200余人,帮助工程解决了用工难题。

给工程找到工人后,东至县政府协调当地医院,为返回项目管理人员、劳务用工人员开展咽拭子检测,并为项目部提供外来劳务人员隔离场所,积极保障工人健康上岗。经过不懈努力,2月11日、14日,项目部临时党支部5名党员和16名项目管理人员开始进驻现场。截至目前,工程返岗人员约250人。

“为了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项目部为复工的劳务和管理人员开展体温检测消毒、建立‘一人一档’信息;统一配备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组织加油加水供应商统一上门供货;实施分区分点专人跟踪监督机制,联合长江海事部门开展工程区域水上交通管控,实现涉水分项工程全封闭式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武安段5标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宋云涛介绍。

除了解决用工难题,长江航道局还与池州市政府沟通,开辟复工复产“绿色通道”。除协调当地石料供应商提供石料资源外,还协调两个临时码头做好工程石料出运,保障了工程的顺利开工。此外,东至县政府为工程车辆发放通行证,保证了工程用车方便。

“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复工后工程进展顺利。目前,护岸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宋云涛说。

江西余干:“点对点”包车接工人复工

记者 黄金

3月1日上午,记者在江西信江八字嘴航电枢纽施工现场看到,近千名建设者正在紧张施工。

信江八字嘴航电枢纽是一座以航运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航电枢纽工程,也是2020年实现信江三级航道通航的关键项目。由于水运项目建设受季节性水情影响较大,这个项目采取枯水期围堰挡水施工方式,只有尽快复工抢抓有利天气,才能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时间紧、任务重,工人怎么回来,怎么管理?这是摆在项目办面前最棘手的难题。“2月10日,江西省港口集团会同信江项目办积极协调有关地方政府支持,以‘点对点’包车的方式,将来自疫情不严重的北方地区工人分批陆续送达复工现场,安全组织1000余人先期复工。”项目办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了解到,在疫情防控严峻时期,余干县实行了道路交通管制,为确保项目复工人员能正常返岗,县政府为工程办理了省际定点包车通行证5张,并安排专人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对返岗复工人员进行信息核对、体温检测、车辆消毒等,接入返岗人员370人,为项目成为余干县第一个复工的交通工程项目提供了人员保障。

工人复工后,人员如何管理等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八字嘴航电枢纽库区防护工程点多、线长、面广,无法实施彻底的施工封闭管理,而且有80余名外来复工返岗人员租住在余干县大溪乡、杨埠镇和白马桥乡的村庄中,疫情期间村庄自行采取全封闭管理,禁止外来人员进出。

项目办主动向政府报告情况并寻求支持,余干县政府积极与所在乡镇沟通,召开调度协调会,采取在村庄外围重新租用独栋民房的措施与当地村民隔离,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保障复工返岗人员进场,确保有序复工复产。与此同时,余干县委、县政府专门调拨普通防护口罩4500个、红外线测温仪3个、医用酒精50公斤等,用于八字嘴项目疫情防控工作,为复工返岗人员提供了物资保障。

曾经的“卡点”逐渐疏通,企业复工路上的各种障碍被逐个扫清。“员工返岗难、交通不便、缺乏防护用品等诸多问题,竟然都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一一解决了!”项目办工作人员感激地说。

江苏镇江:为复工船企压缩办证时间

驻江苏首席记者 施科 通讯员 镇交

连日来,江苏镇江10多家船用产品生产配套企业相继迎来复工潮,邀订单、赶进度、出产品……各家企业都铆足了劲。镇江交通执法部门紧急行动,把需求、难点想在前,开通网络指导和预约服务,解决企业“跑腿难”,全力压缩办证时间,保障复工有力有序。

“产品急等着出厂装配,现在办证要多久?”2月28日上午,镇江交通执法人员赶到同舟、金叶两家螺旋桨制造公司,为急等着出厂装配的6套次螺旋桨“加速”办证,核对产品的图纸、材料,检查制作工艺等流程,现场开展测试合格后,立即对这6套产品颁发了船用产品证书。

“除了这6套,还受理了4个批次产品的预约检验。”镇江交通执法支队船检船务大队长冷松明介绍,这是2月28日一天内的申办记录。

针对辖区内有同舟、金叶、瓦锡兰等重点船用设备生产企业的实际,在疫情特殊时期,镇江交通执法人员将“上门座谈”变为“上线咨询”,通过微信等方式,点对点了解企业复工后的生产状况和订单出货需求,及时提供业务办理的相关指导。

同时,针对产品证书申领量大、线下申办“交通不便”的实际情况,鼓励船用企业采取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预约需求,然后镇江交通运输部门通过在线受理申报资料,为船用产品领证送上暖心的“云服务”。最新动态则通过微信方式及时通告,确保产品检验质量过关,企业领证时间不耽搁。

编辑:吴世哲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