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22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至桂平2000吨级航道工程(简称来桂航道工程)古笪滩至大藤峡段,陆上炸石工程施工现场灯火通明,一派紧张繁忙的景象。施工人员操作着挖掘机分秒必争地进行钻孔作业,为下一步的炸石爆破做准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工期耽搁了近一个月。现在施工滩点全部泡在水中,如果陆上炸石变为水下炸礁,施工难度将会增大,耗时增多,成本也会大幅增加。”古笪滩至大藤峡段陆上炸石工程一标段项目经理蓝日武介绍。
作为广西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桂航道工程是广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3月2日以来,黔江和红水河上游流域普降大雨,加之近期大藤峡水利枢纽进入一期蓄水期等因素,导致陆上炸石工程一、二标段施工河段水位猛烈上涨,施工现场水位高于施工设计底标高,这为如期完成陆上炸石工程目标任务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根据来桂航道工程总体计划安排,古笪滩至大藤峡段陆上炸石工程必须要在3月底大藤峡水利枢纽一期蓄水到位前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永兴表示,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等有关部门在了解到项目困难后,积极协调大藤峡水利枢纽蓄水和上游水利枢纽出库流量,确保大藤峡水利枢纽在保证蓄水的前提下开展灵活蓄水。
根据部署,3月14日至25日,大藤峡蓄水水位将维持42米,3月25日以后再蓄水至44米;桥巩水电站灵活协调下泄流量,在3月15日至25日0时至8时,出库流量由每秒2000立方米左右下降到每秒1000立方米左右。“蓄水水位和下泄流量调节控制后,就能确保河段水位低于施工设计底标高,一系列措施为陆上炸石工程作业腾出了宝贵的10天黄金施工期。”蓝日武说。
来桂航道工程建设指挥部将进一步优化细化施工方案,实行全部施工滩点平行施工,倒排工期,加大机械设备、人力投入,加班加点确保古笪滩至大藤峡段陆上炸石工程一标段、二标段分别在3月22日、3月25日前完成建设并交工验收。
据了解,来桂航道工程总里程约220.5公里。建成后,2000吨级船舶经由来宾可直达粤港澳等珠三角地区,为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编辑:吴世哲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