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商户排忧 为农户解难 重庆29处高速公路服务区恢复正常营业

2020-03-23 08:45:05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记者 潘斯航 通讯员 赵珂 -标准+

快餐打包带离。   

日前,来到重庆渝湘高速公路武隆服务区,记者观察到,当过往司乘人员在进入人流量大的餐饮消费区域时,每个人不仅必须佩戴口罩,还要测量体温。

据悉,这里原本的自助餐,也已经调整成了快餐,以打包外卖的形式提供,并且把快餐的展示区和领餐区分设在不同地方,尽量减少人员聚集。

据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滕英明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市高速公路36座加油站、44处服务区提前部署措施、落实责任,经历了抓好防控、抓好物资供应保障、逐步恢复商业活力的三个阶段,目前,重庆市44处高速公路服务区,已有29处正常营业,基本能够满足过往司乘的需求。

成立党员突击队 积极筹备防疫物资

疫情之初,重庆市高速公路各服务区经营商户均反映防疫物资难以筹措,购买渠道不畅通。

考虑到服务区作为防疫检查点的重要性,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重庆高速集团)采取多种渠道支援服务区、加油站等一线场所,将筹措到为数不多的N95、N90口罩向一线配发。

在此基础上,重庆高速集团迅速组建党员突击队,分散至各加油站、服务区,采用驻点模式,边收集需求数量、边筹措防疫物资,确保了服务区、加油站一线员工的人身安全。

疫情期间,各服务区、加油站坚持以防疫工作为重点,以员工“零”感染为目标,严防死守,并对所有经营场所开展不定期督查和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自1月24日以来,重庆高速集团累计发放一次性口罩1万余个、消毒液120公斤、自用手部消毒喷雾1800瓶。

就近调油 保障及时供应

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市一些服务区加油站出现了供油紧张的问题。

为此,各加油站及时调整了油品配送线路、改变了油品配送模式,由“统一调配”变为“就近提油”,千方百计确保油品供应。

沪蓉高速公路巫山服务区加油站,是湖北进入重庆境内第一座高速公路加油站,由于对相关油库做了防疫管控,导致油品配送车辆不能及时到达。为此,加油站临时联系万州油库,就近调油,确保了该加油站供应。

疫情期间,虽然各服务区关闭大部分经营业态,但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局,并做好高速公路的出行服务工作,重庆高速公路各服务区加油站依旧实行24小时“不打烊”的模式,保障对过往车辆的加油供给。

与此同时,重庆高速集团在加油站开展非渝籍车辆排查工作,加油站工作人员引导车辆分点加油(每车间隔2米),采取无接触模式进行加油操作。自1月24日以来,36座加油站累计服务车辆14万辆次。

在此基础上,各服务区、加油站在疫情防控期间,还为过往司乘提供了“三热一供两保”(即热菜热饭热水、基本商品供应、保社会车辆和保应急运输车辆油品、尿素供应)服务,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统筹推进 逐步恢复经营

目前,在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际,重庆高速公路服务区通过一手抓服务区商业“活力”恢复,一手抓扶贫产品销售力度,努力恢复服务区各项经营业态。

渝湘高速公路武隆服务区的经营户郑先生,从事服务区经营近10年,受疫情影响,自1月下旬服务区关停餐厅、小吃等业态以来,每日经营损失8万余元。2月下旬,当听说各服务区正在开展复工复产准备的消息,他又喜又忧,因一时间口罩难以购买,复工手续无法办理。

重庆市高速集团得知此消息后,立即为其联系防疫物资,积极帮助其拟定《复工复产方案》,组织开展员工防疫知识培训,并以公司名义向武隆服务区所在地乡镇报备,指派专人对口联系。目前,郑先生已如期复工。

在此基础上,根据重庆市有关文件精神,重庆高速集团正积极研究扶持、减免租金等优惠方案,帮助合作商户渡过经营难关。并且要求服务区经营单位将小吃、快餐操作区与顾客物理隔离,实现安全距离;撤销堂食,快餐必须打包带离,防止人群聚集。

与此同时,重庆高速集团利用客流回暖的有利时机,在12个服务区扶贫专柜开展一系列营销推广、商业推介活动,加大针对相关贫困乡镇滞销产品的销售力度。

重庆高速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易利敏表示,接下来,重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扶贫专馆和专柜,将积极对接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把更多的特色产品引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大对外品牌推广和销售力度,更好地助推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

编辑:吴世哲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