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参谋 下好先手

——交通运输科研力量助力复工复产综述

2020-03-27 09:02:39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记者 栾玉博 邹立新 驻江西首席记者 练崇田 -标准+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现场勘察,为设计提供一手基础资料。邹立新 供图   

春回大地暖,复工复产忙,各地正在恢复往日的生机。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疫情防控工作中,科技攻关给人们以信心和勇气;推动复工复产、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时,科技创新破解痛点难点堵点。

分析疫情对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线上线下协助工程项目正常推进……交通运输科研力量立足科技工作职能定位,发挥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作用,在推动复工复产、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保障作用。

建言献策 全局分析行业应对治理策略

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疫情阴云来袭,影响着全国乃至全球经济,交通运输行业也经受着冲击。

交通运输是“先行官”,必须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时代呼唤“道夫先路”的人,交通运输行业的专家们行动起来,查阅资料、统计数据、反复讨论、认真分析,为管理部门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简称部交科院)的周健通过查阅WHO前5次宣布PHEIC带来的经济波动、我国客货流量及交通固定投资往年同期数据,从宏观上分析公众出行需求、道路货物运输、港口生产运行、交通固定投资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争取将疫情对行业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面向港口生产领域,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简称部规划院)的刘长俭、袁子文、孙瀚冰、葛彪在详细分析港口货物吞吐量、主要城市油煤铁存量、制造业PMI分类指数的基础上,建议系统地把握疫情对我国港口生产影响的阶段性、短期性特征,充分认识短期影响的严重性,加强组织、精准施策,确保全年港口生产总体平稳运行。

为缓解出租汽车行业的生存压力,促进复工复产,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简称部公路院)的虞明远、程国华建议,将相关优惠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进一步理顺司企利益分配机制,加快推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像这样积极投身一线的交通科研工作者还有很多。

着眼当下,他们坚持问题导向,就破解邮轮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道路客货运输企业生存困境、公路项目复工开工延迟、返程复工运输组织、全面复工安全隐患排查等建言献策。

面向未来,他们从长远出发,回顾疫情发生以来交通运输行业的表现,就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建议:提升现代交通治理理念、优化现代交通治理结构、创新现代交通治理制度、提升现代交通治理方式与效能,为交通运输部门深化治理改革与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时间及时、内容扎实、判断科学,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行业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撑,有效促进了行业复工复产、重振市场信心,进而带动全社会经济复苏回暖。

科技攻关 信息化平台助力客货流畅通

“系统很好用,操作很合理,大大减少我们的工作量,谢谢你们了!”近日,部公路院的刘冬梅频频接到来自吉林、内蒙古、湖南、山西、海南等省份的感谢电话,感谢她带领团队开发的道路客运乘客信息登记系统。

2月初,各地复工返岗逐渐开启,道路客运行业急需利用信息化手段落实乘客实名制要求。刘冬梅带领团队4天内上线道路客运乘客信息登记系统,免费供道路客运企业使用,减轻了道路客运经营者负担,实现了疫情防控和运输保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公路客货运输需求被逐渐释放出来。信息化平台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控制疫情、组织行程的工作效率。

2月17日起,收费公路免费通行,但收费监控系统依然在采集路网数据,为公路交通路网通畅提供基础数据,进而促进道路运输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保证经济社会运行循环畅通。

全国ETC密钥管理平台的运营、使用和维护工作以及一体化智能机柜后期运营工作,由部公路院所属中交国通公司负责。他们24小时值班,保证系统24小时不间断平稳运行,为全国各省份ETC系统和行业各类重要信息系统提供密钥运算和证书认证相关技术支持与服务。

在各地,交通运输科研力量没有停歇,持续为地方高速公路畅通提供技术支持。在天津,部公路院所属诚达公司组建疫情应急技术团队,春节期间24小时轮值工作,负责天津全市高速公路联网运营、清分结算、实时监控出津入津车辆等业务,为全市高速公路正常通行提供技术支撑。

在山西,山西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3次细节问题“清零行动”,项目组人员坚守工作岗位,认真梳理、针对性解决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保障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高效的通行效率。

路网畅通了,就要关注道路运输企业。部公路院组建货运大数据监测工作组,定指标、定人员联系细分领域的重点企业,每日报送相关数据,广泛调研收集行业运行实际情况,整合分析形成道路货运行业运行监测报告,为道路货运行业复工复产做好保障。

线上线下 全力支持项目复工复产

在伶仃洋上,深中通道建设奏响了“复工曲”,部公路院深中通道BIM技术团队也在忙碌着。

在湖南G60醴陵至娄底高速公路扩容工程、永州至新宁清江桥高速公路,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测量技术人员先后架起了100余台勘察钻机,为设计提供一手基础资料。

“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疫情没有打乱在建项目的节奏,科研服务也不停歇。交通科研院所纷纷开启“云上的日子”,采取视频连线、远程办公、网上办理等方式支持复工复产。

多年来,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简称部天科院)积极“走出去”,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部分节点工程提供科技服务。受疫情影响,部天科院科研人员暂停出国,为保证科技服务“不断线”,科研人员通过语音、视频连线和邮件等方式,与俄罗斯甲醇码头、孟加拉国电厂海工工程、菲律宾海工咨询、巴基斯坦电厂海工等国际合作项目进行沟通。

部公路院采用视频会议方式,推进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重大跨海通道全寿命周期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道路设施状态智能联网监测预警”、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交通工程设计等项目正常开展。

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采取软件工作人员远程办公、硬件工作人员现场办公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婺源智慧公路项目”“省级示范路亮点品质提升工程建设方案”“峡江县交通运输局非现项目”“吉水县交通运输局非现项目”等项目实施。

人与人不见面,网上办理不中断。部公路院在原核查系统基础上开发了道路运输车辆核查(检测)预约功能,实现24小时在线申报、审核及预约核查,确保达标车型申报一个、审查一个、发布一个,确保营运车辆证照办理工作正常运行,保障道路运输行业复工复产。

为服务各工程项目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推出试验检测网上委托系统及远程受理业务。客户线上提交委托信息并将检测样品邮寄至公司,即可完成委托检测工作,还可通过网上委托系统自助查询和跟踪委托进度、报告审批进度并进行信息反馈和评价。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交通科研力量不断给出科学答案,让我们坚定地相信,风雨过后一定是彩虹。

编辑:吴世哲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