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
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也是春耕备耕生产的重要时期,如何保障各种农资运输到农民手中成为近期交通运输的重要工作。
为保障春季农业生产物资运输“最后一公里”安全畅通,各地农村公路管理部门纷纷增加资金投入、积极组织复工复产、加强公路养护及安防工程建设……全力做好春季农业生产物资的运输保障工作,确保春耕农资运得到田间地头,农业产品运得出生产一线。
湖北南漳:春风行动 春天故事
碎石被一块块清理,道路重新恢复畅通,满载化肥的货车得以正常通行。3月23日,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板桥镇白(龙潭)白(鹤船)路滑坡路段顺利抢通,交通秩序逐步恢复正常。竹坪村党支部书记陶茂雄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真心感谢你们抢通了公路塌方,我们村化肥才能及时运回去,不然耽误了施肥的黄金期,这损失可就大了。”
清理滑坡碎石。记者 杨丽芳 供图
近两来,南漳县竹坪村引进了上海一家农业公司,并投资2亿元,兴建起“上膳源”高山有机农场。受疫情影响,农场化肥、种子的采购时间都较往年晚了些,好不容易确定下农资运输车辆,未曾没想到竹坪村与县城的连接通道白(龙潭)白(鹤船)路却发生了1000多立方米的山体滑坡,导致农场运送种子、化肥的车辆滞留在半路上。
3月16日18时,接到竹坪村求助后,南漳县农村公路管理局立即安排机械和抢修人员开展抢通工作,相关人员驱车100余公里,于第二天7时抵达现场。经过紧张的抢通作业,6个半小时后受损路段顺利抢通,受阻的农用物资车辆也得以顺利通行,竹坪村的村民们松了一口气。
南漳县是湖北省典型山区县,全县县乡村道总里程达5321.3公里。全县11个镇(区)75%位于高寒山区,受季节气候影响,山区农村公路极易发生山体滑坡等病害。为保障农资车辆运输,抢抓春耕时间,南漳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在全县范围内启动了以“公路管养保通畅、全力以赴助春耕”为主题的“春风行动”。该局紧急动员全县11个镇(区)公路管养站、283个村级公路养护道班,全面排查整治农村公路雨雪封路、山体滑坡、公路损毁、路面坑槽、边沟疏浚、安防维护等公路安全隐患。同时派出路政、养护2个工作专班,开展巡回督导,重点整治重大公路隐患,为农资运输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春风行动”启动以来,该局投入机械车辆30多台(套),人员1210多人次,清除公路滑坡6处27200立方米,修补路面坑槽1600平方米,维修钢护栏1450米,更换标志标牌76块,清除路肩、边沟堆积物258处410立方米,确保了南漳县春耕生产物资运输通道安全畅通。(记者 杨丽芳 通讯员 叶啟合)
江苏高邮:路政服务 直通蟹农
这些天,江苏省扬州高邮市临泽镇董潭村的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工地十分忙碌,摊铺机驶过,留下一层密实的水泥石料。
摊铺作业。童跃华 供图
董潭村湖荡密布,盛产大闸蟹,但由于运输不便,原来的老旧乡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董潭村的特色水产业。“这边的路太窄,通行难,会车更加难,有一回我装运水产饲料从镇上回来,迎头遇上了装运砖头的拖拉机,被堵在半路,走不了回不来,急得两头转,耽误了半天时间。”想起这件事,养殖大闸蟹7年的蟹农吴宽怀还是一肚子气。
去年,这条路就被列入到高邮市农村公路提档升级计划,去年年底已经完成了路基施工,但是受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影响,工程只好暂停施工。眼下正值春季,随着水温、气温逐渐回升,螃蟹慢慢开始摄食,饲料运输也会逐渐增多,建了一半的乡道拓宽工程被搁置下来,董潭村村民心里很是着急。
心急的不仅是董潭村村民,还有高邮市公路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为助力春耕,保障农业生产,高邮公路管理部门开通了“路政服务直通车”服务,推动乡道拓宽工程复工复产,由公路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帮办,抢抓施工周期。
“路政服务直通车”让公路管理工作人员直接对接到具体项目,施工效率显著提升。今年2月底,董潭村通村公路就已经恢复施工,目前正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此外,高邮市交通运输部门还提高了资金补助,在全额下发省补资金的基础上,补贴300多万元用于董潭村通村公路提档升级。在工程实施中,交通运输部门对工程现场严格进行质量检查,高邮公路站 “邮乡阡陌服务组”不定期深入工程一线进行技术指导。预计1个月之后,董潭村这条仅有3米宽的老旧乡道将被拓宽改造成2960米长、6米宽的沥青硬化路。
“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厂家只能将养殖饲料送到县道甘临路,由养殖户大车驳小车运回来,如果4月底能完成路面拓宽,厂家就能把饲料一直送到塘口,今年运费就可以节省两三万元。”吴宽怀扳起指头算了一笔账。
“今年我们董潭村大闸蟹将发展到7000亩,生产大闸蟹约70万公斤,这条公路沿线13个养蟹专业户养殖大闸蟹则扩大到1300多亩,这样平均每户收入将增加到30万元。”董潭村村党总支书记朱继国对产业发展信心满满。
高邮农村公路建设是扬州市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扬州市着力打通农村公路“微循环”,助力镇村全面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截至2019年年底,扬州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8642公里,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机构完善、管理到位”的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机制,打造了一批富有扬州特色的美丽农村公路,极大提高了农村出行条件、生活环境和资源集聚能力。(驻江苏首席记者 施科 通讯员 程广德 童跃华)
湖南东安:安防工程护航特色养殖
湖南省东安县鹿马桥镇马坪村通村公路。何毅夫 供图
近日,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井头圩镇霞栖至大江源、紫溪市镇塘复至高岩湖通景公路等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挖掘机开展清基、清地表作业,部分路段已经开始修筑安防工程。
永州市东安县鹿马桥镇苏家岭村的通村公路施工人员正忙着浇筑水泥,完善公路附属设施。苏家岭村是湖南省级贫困村,海拔900至1200米的大山里分散居住着全村146户464人,这里有着优质水源和山林优势,适宜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但过去崎岖难走的山路,一直困扰着村民,也制约着村子经济社会发展。
“过去的路一言难尽,每年雨季,山雨路滑,饲料运不上来,成羊运不出去,更别提雪季了。”2013年,苏家岭村村民刘后义拿出多年积蓄开始养殖黑山羊,但当时村里不通公路,货物运输成为难题,勉强支撑了两年后,养殖场最终关闭。
为改善当地群众出行条件,2019年,东安县为苏家岭村、兴隆村和紫云村等三个深度贫困村新建24.2公里水泥路,推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过去下趟山要2个多小时,等路建好半个小时就可以了。”去年8月,刘后义的养殖场又开张了,不过这次养殖的对象换成了藏香猪。
2019年11月底,宽度3.5米,全长9.6 公里的水泥硬化路主体工程顺利竣工,但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该公路安防工程不得不暂停施工。苏家岭村四面环山,9.6公里的通村公路都是盘山公路,公路临崖临水、弯道多、陡坡多,安防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春季室内气温升高,猪饲料一次库存就容易发生霉变,所以得常买常用。”刘后义说,春季内室消毒更加频繁,年前储备的消毒液也消耗殆尽,还得尽快备货,农资运输压力越来越大。眼瞅着就要建好的路却不得不停工,他的心揪了起来。
为保障农业生产物资运输,自3月15日以来,东安县交通运输部门将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专门制定方案,明确目标,与施工单位签订责任状,要求施工单位在抓好质量的前提下,尽早完成施工任务,并将按完工天数给予奖惩,以此推动项目进度。同时,各项目实行外部工程监理和内部质安站巡查,全面保障农村公路建设质量。
“在对苏家岭村对接帮扶中,我们发挥交通行业优势,与鹿马桥镇政府共同筹措资金进行村道提质改造,9.6公里的水泥硬化路已竣工通车,目前我们正全力保障公路附属设施建设,尽早全面通车。”东安县交通运输局农村公路项目负责人介绍。
“看见施工队我就放心了,山里养殖的藏香猪运出去特别受欢迎,等到路完全建好后我准备再进些猪仔。”刘后义如今还盘算着如何争取扶持贷款,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近年来,东安县始终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推进脱贫攻坚的“先手棋”和破解经济社会发瓶颈的“关键招”,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载体,聚力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今年,东安县将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提质改造)71.6公里、自然村通水泥路工程104.8公里,总投资0.64亿元,目前大部分项目已处于复工复产状态。(叶俊 蒋有才 伍宇翔)
云南普洱:出村上路 普洱茶香
“把刚刚下单的茶叶装好车,一并送到县城去。”这两天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马邓村马鞍山茶叶种稙专业合作社的茶叶销售逐步恢复了正常,订单慢慢多了起来,合作社负责人王俐也越来越忙。
“受疫情影响,今年2月份我们合作社的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双双中断,现在总算是慢慢恢复了。”王俐说,合作社一共承包了600亩的普洱茶,每年年初销量都不错,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合作社全年的销售规划。
“3月底到5月采摘的茶叶是春茶,茶树经过一年的休眠,这时候的茶叶口感好。” 王俐介绍,从3月开始,合作社就开始了茶叶采摘工作,但茶叶加工转运、物流运输成为了她最担心的问题。
王俐担心的问题,同样也是普洱市交通运输局担心的问题。为服务春耕生产,普洱市交通运输局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加强公路养护质量巡查,引导打通农村公路运输梗阻,保障农具农资及时进村入地,确保“菜篮子”能够出得了村、上得了路、进得了城。
及时修复病害公路。黄山 供图
同时,普洱市农村公路管理部门还组织成立了党员春耕交通保障先锋队,深入辖区公路沿线村镇,向村民了解春耕公路通行需求,明确春耕物资车辆通行重点路段,并对所辖公路路基、路面、桥涵、防排水构造物、防护设施病害和缺损进行认真调查,对临水临崖、连续长陡坡等路段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置,对公路路基垮塌、边坡塌方、损毁的安全防护设施及时进行修复。截至目前,普洱市交通运输局累计调查公路里程3000余公里,优先修复春耕生产繁忙公路36条段,清理边沟2417公里、涵洞950道,修复路面34580平方,优化险要路段限速标志和安全警示标牌4600余处。
除此之外,普洱市交通运输局还加强环境整治,提升公路“颜值”,集中整治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行为,并因地制宜,结合沿线地形及景观改善路容路貌,利用本地樱花等特色树种及重点项目征地拆迁中征收的绿化树苗,开展特色养护。目前,该市已累计投入“四好农村路”及“美丽公路”创建经费2470万元,着力打造景观路、生态路,积极营造“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运输环境。
“不管是从茶园到加工基地,还是货仓到物流点路况都很好,现在从马邓村到镇沅县县城仅需2个多小时。”王俐介绍,普洱市交通运输部门还开辟“绿色通道”,集中为农业企业办理车辆通行证,现在茶叶运输更加便利。(黄山 张倩)
编辑:吴世哲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