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载着1100余名湖北籍返岗员工的49辆大巴相继抵达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申洲集团。看到同事们熟悉的笑脸,监利籍员工王少峰说:“早就憋不住了,一直想赶紧回来上班。”
连日来,一趟接一趟的“点对点”专车和专列,不仅让湖北籍务工人员顺利返岗,也为浙江省企业复工复产输送了“血液”。
4月2日,湖北省政府与浙江省政府签署《推动疫情期间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推进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朱汉桥表示,将继续坚持“严格防”与“有序放”有机结合、“继续静”与“逐步动”有机结合,加强与浙江当地联系,采取“点对点、一站式”方式有序转移,用专列、包车的形式运送湖北籍员工返岗。
全程闭环式管理
3月14日13时,4辆大巴从潜江市汽车客运总站缓缓驶出,搭载着72名外出务工人员踏上复工之路。次日3时30分,大巴抵达浙江绍兴高速公路出口。潜江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詹登振介绍,潜江当时已是低风险地区,和浙江相关单位沟通好之后,潜江准备了充足的运力,及时发放了包车客运线路牌,还派专人全程随车护送,实现返岗务工人员“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隔离点门”的全程闭环式管理。
“我们还通过道路运输第三方检测服务运营商,对车辆进行24小时监测,确保运输过程安全平稳。”潜江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安全监督科工作人员刘侃说。
3月25日零时,离鄂通道正式开启,湖北省除武汉市外的其他地方,外出人员凭个人健康绿码即可登记购票、经现场测温后乘车返岗。为方便务工人员出行、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所有乘客均由当地交通运输局安排包车送至火车站,实现“出门上车、下车到厂”,复工过程无缝衔接。
6个环节层层把关
“厂里早就在催我了,着急得很,没想到今天能坐上免费专列,太好了!”日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三里乡村民黎景贵一家人手持湖北健康绿码和杭州工厂接收证明,顺利进入恩施火车站。
恩施是杭州脱贫攻坚对口支援地,3月17日,杭州率先实现与湖北健康绿码互认,为湖北籍人员返杭复工之路按下了“加速键”。3月21日,一趟专门运送恩施籍务工人员返回杭州就业的东西部协作扶贫专列载着1071名恩施籍员工直奔杭州,其中有240人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员。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积极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协调,提前制定方案,组建7个工作专班开展返岗专列工作;围绕人员信息比对核定、核酸检测、安全防护、健康码互认互通、人员编排、交接6个环节层层把关,确保输送人员的健康安全。
3月24日,一趟返岗专列从恩施出发,途经并停靠宜昌东、荆州、仙桃西、麻城北4站,将来自多个市(县、区)的1291名返岗人员集中送至浙江。
3月29日,停飞63天的恩施机场“重启”,载着177名旅客的JD5671航班直飞杭州。空中返岗线路开通后,湖北务工人员赴浙之路更加快捷畅通。
根据备忘录,湖北、浙江两地将继续加强协调联络,组织务工人员有序赴浙返岗就业,并按规定落实一次性交通补贴。
编辑:吴世哲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