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四公里长列车 人机合一精准到米
入选理由: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重载列车司机景生启,在被誉为“中国重载第一路”的大秦铁路上26年如一日担当奉献,亲历了中国重载列车从6000吨、1万吨、1.5万吨,到2万吨的发展历程。他总结的《2万吨精准操纵法》填补了世界重载列车操纵技术标准空白,并驾驶3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完成开行试验任务,为我国重载铁路发展留下了光辉印迹。
653公里的大秦铁路,承担着中国铁路1/4的煤炭运量,如同大动脉一样,为整个东部输送血液,大秦铁路运营30年来,已累计运输煤炭近60亿吨。重载列车长度长、承重大,大秦铁路路况复杂、坡度大,还要做到精准操纵,要在大秦铁路上开好重载列车可谓是难上加难,景生启就是一名驾驶2万吨重载列车的司机。
重载列车司机“第一人” 传奇至今无人超越
如果说“中国重载第一路”大秦铁路是中国重载铁路发展的“绝唱”;那么,景生启就是为这首“绝唱”而生的先行者:
——他驾驶重载列车给国民经济的发展输送能源“血液”,25年跑了2200余趟,相当于绕地球跑了60多圈,成为中国铁路重载司机拉得最多的人;
——2014年,他成为中国第一个开行3万吨列车的重载司机,见证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载铁路技术的重大突破;
——他驾驶长2.5公里的2万吨列车,驾驶台上盛满水的杯子滴水不溢;他首创“生启治坡法”,填补了我国重载列车操纵技术空白;总结出的“2万吨列车精准操纵法”“3万吨列车操纵法”,填补了世界重载列车操纵技术标准的空白。他也成为全路第一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重载司机……
他就是湖东电力机务段2万吨列车主控司机景生启。47岁的他常常觉得,这一辈子就是为在大秦铁路驾驶重载列车而生的。
苦练技术 不断创新突破
653公里的大秦线,有隧道52座,全线坡度大,变坡点多,连续长大下坡道达98公里。重载列车全列处于不同线路纵断面上时,各车钩的状态也不相同,有的伸展,有的压缩,纵向冲动极大,极易发生从控机车车钩缓冲失效、渡板变形、从控机车受挤压悬空等状况。多台机车牵引和制动能否实现同步,是每一名重载司机面临的考验和挑战,尤其是每一次大秦重载牵引模式的升级变化,都会带来机车牵引运用的空白。每一次,景生启都是以科学的态度超前分析,探究解决办法。
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中国重载持续领跑世界,大秦铁路启动了3万吨重载列车开行试验,这在我国重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14年2月,景生启被选拔为试验列车主控司机。那段时间,景生启白天与铁科院专家上车搞静态试验,收集记录各项数据,晚上独自模拟推演应急预案。这一个多月,终于在开行试验前,完成了10万余字的《3万吨重载列车操纵预案》。2014年4月2日,我国历史上最重、最长的,编组320辆、总长近4公里、牵引总重31500吨的重载试验列车安全抵达秦皇岛柳村南站,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通过各大新闻媒体传遍海内外,我国在世界重载领域又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现在,大秦铁路不断刷新着年运输量、开行密度和运行速度的世界纪录。景生启这样说:“成千上万和我一样的重载铁路人奋斗其中、奉献其中。我们赶上了铁路发展的大好时候,是重载铁路给了我广阔的舞台,成就了我人生的精彩,如果国家有需要,开行4万吨、5万吨重载列车,我还会请战去试第一把!”
燕山脚下荡笛声。不善表达的景生启跟他拉的煤一样,总是以独特的表达方式默默地流淌着光与热,抒发着对重载运输安全的思考。
编辑:连萌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