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小黄帽”:

诠释鹭岛文明 守护城市温暖

2020-05-08 10:33:19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 -标准+

推选理由:厦门“小黄帽”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联盟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为出发点,与百万市民、游客携手参与公共文明行为典范城市的创建。上车排队突出“有序”、斑马线前突出“礼让”、无饮食车厢突出“清新”、轻语车厢突出“安静”、畅行车厢突出“畅通”、文化车厢突出“文雅”,多年来,“小黄帽”志愿服务品牌先后获得厦门市总工会品牌志愿服务队、“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筹备和服务保障省级先进集体、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

“全国巾帼文明岗”2路公交车司机林晓蕾,把志愿服务当成家庭聚会,动员亲朋好友一同参与;“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出租车司机杨爱国,组建了一支出租车爱心小分队,力所能及回报社会……他们,都是厦门“小黄帽”的一员。

“小黄帽”是一支由福建省厦门公交集团发起、厦门交通运输系统各单位参与的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联盟组织,成员大部分是来自城市交通一线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等职业驾驶员,他们用“温暖他人,提升自己”的初心与信念,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助力厦门文明交通,打造城市文明景观。

作为城市的流动窗口,每辆公交车就是一道文明风景线,每位“小黄帽”文明交通志愿者就是一名文明传播大使。在厦门公交集团的不断积极推进下,“小黄帽”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发展,品牌化、项目化运作,多次组织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向社会传递“好声音”“正能量”。

坚持用雷锋精神引领青年成长,以志愿行动激昂青春梦想,厦门公交集团将“小黄帽”作为团结青年队伍的基础,在企业青年队伍中掀起弘扬传承新时代雷锋精神、当好雷锋传人新风尚。2016年,依托行业队伍建设,“小黄帽”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团队升级为厦门交通运输系统志愿者联盟,下辖公路局、运管处等12个单位的志愿服务队,加强与其他社会公益组织合作,不断提升志愿服务能力、扩大志愿服务范围。“小黄帽”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联盟已与思明城市义工共建两个驿站,与金圆集团志愿服务队共建一个志愿服务驿站。目前,“小黄帽”义务交警队已成为厦门市义务交警队的一支重要分队。

作为青年工作的载体,“小黄帽”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联盟先后圆满完成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九八投洽会等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

从2017年起,“小黄帽”志愿者结合厦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心工作,传承文明让座、前门上后门下等优良传统,持续丰富文明出行内涵,助力逐步形成具有厦门公交特质的城市文明景观。

一是上车排队突出“有序”:“小黄帽”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联盟将每月11日设为“公交文明礼让日”,在梧村车站前广场、建兴路等公交站设立排队护栏,开展乘客排队有序乘车引导宣传活动。如今,在梧村车站前广场、软件园等公交站,已形成乘客自觉排队现象。

二是斑马线前突出“礼让”:助力厦门礼让斑马线示范活动,“小黄帽”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守护斑马线”活动,推出2条斑马线礼让示范路和9个斑马线礼让示范点,有效带动了出租车、网约车等礼让斑马线。厦门公交车斑马线礼让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三是无饮食车厢突出“清新”:配合“三容三貌”专项整治,公交51路驾驶员发起“无饮食车厢”活动,在51路率先推出清新车厢无饮食,随后在更多公交线路推广。如今,公交乘客会主动劝阻车厢饮食行为。

四是轻语车厢突出“安静”:2017年,厦门首条“轻语车厢”上线,驾驶员和志愿者倡导乘客在乘车时保持安静,不拥挤、不吵闹、不喧哗,轻言细语,自觉维护公共秩序,营造安静文明的乘车环境。

五是畅行车厢突出“畅通”:2019年,厦门公交集团联合轨道交通集团,倡导市民上车后往后门移动,乘地铁先下后上,打造“畅行车厢”文明品牌,把文明车厢从地上延伸到地下。

六是文化车厢突出“文雅”:为倡导全民阅读,厦门公交集团打造了“车载经典,诗乘公交”文化车厢,把诗词经典搬上公交车。“小黄帽”志愿者还将公交车开进了厦大幼儿园,让小朋友们体验诗文画意的车厢。

此外,“小黄帽”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团队还走进校园,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等。参与该活动的志愿者大多数是公交和出租行业的一线驾驶员,对文明安全交通有着独特体验和视角。他们基于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将文明交通知识编成节目或手势,增加趣味性,传播、宣传文明交通。


编辑:郭琪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