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孙有才局长变“老孙” 见证隆化脱贫出列贫困户全部脱贫

2020-07-23 14:28:14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特约记者 张贺贺 -标准+

五载春秋,他步行1万余公里,穿坏了10双运动鞋;驱车30万余公里、换下了12个轮胎……这是河北省派驻承德市隆化县工作队临时党委书记、省铁路管理局局长孙有才在脱贫攻坚路上的真实写照。

2016年至今,孙有才曾担任两个贫困村的第一书记,之后又以河北省派驻隆化县扶贫工作队临时党委书记的身份,带领着43支省派工作队全力奋战3年。去年年底,隆化这个国家级贫困县顺利脱贫出列,贫困户全部脱贫。

长达5年的扶贫岁月,像孙有才这样年逾五旬的驻村扶贫干部在全省也很少见,他的称谓逐渐由“局长”变成了“老孙”。2017年,孙有才被河北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精准脱贫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2019年10月,被省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奖贡献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最欣慰、最骄傲的还是得到了贫困村群众的肯定和认可。”孙有才说。

点石成金盘活一方水土

“路成网,田成方,百里管道地下藏;田中打机井,村内盖新房;村北药园连千亩,村南尽地稻花香……”隆化县八里营村百姓口中传诵着这样的顺口溜,传递出脱贫攻坚后的喜悦。

八里营村坐落在滦河旁白马山脚下,水草丰茂,山林葱翠,然而过去人均年收入不超过2600元。2016年2月,孙有才所在的驻村工作组为八里营村规划了一幅“六纵六横六射线,一桥连通一大片,东出西联,承北接南”的交通蓝图。经过一年努力,这个规划逐渐成为现实:一期5公里田间路、二期4公里通村路、三期4公里“户户通”全部建成。

万事开头难。在修建一期田间路时,为方便农田机械田间作业,工作组规划了一条3.5米宽的公路,但个别群众因公路占了自家地而阻拦施工,最后只修成一条3米宽公路。在三期工程时,孙有才创新思路,制定了“四自两验收”工作法,即自愿申请、自行协商、自己施工、自己负责。

新策略带来新成果。三期工程仅用半个月就完成了一个月的工期,老百姓也从一期工程的阻工捣乱、看热闹转变为男女老少齐动员、争先恐后来帮忙。孙有才说:“只要办法对了头,群众干活有劲头。”

“脱贫攻坚不光要修好路,更要为群众找到脱贫的路子,激发出他们内在的干劲。”孙有才说,工作组为八里营村制定精准脱贫战略:培育有机水稻,养殖水产,发展炕上手工编织,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规划药材种植区……点石成金盘活一方水土,一幅致富画卷在八里营村铺展开来。

在工作组建起的养猪场,贫困户可以预支猪仔、圈舍,等到猪出栏销售后再把钱还上。在这一模式下,贫困户陈德民一年下来赚了10万余元,率先跳出了贫困行列。便利的交通让村里的养牛专业户温举索性升级了自家牛场,年收益超20万元;在外打拼的聂春波兄弟返乡创建了矿泉水厂,吸纳40名村民就业;庭院经济发展起来了,每户可增收3000元;三季育稻秧种菜、一季养牛的设施农业建起来了,冬天再也不愁土地闲置了……

精准施策造福一方百姓

在隆化县23个省级深度贫困村里,羊圈子村位置最偏、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八里营村初战告捷后,孙有才于2017年3月底,率领另一支工作组转战到此。

“过去,拉东西出村,一篮子鸡蛋被颠碎一半,一车西红柿能颠成酱,不少村民的病都耽误在这条路上。”羊圈子村党支部书记马占山回忆。工作组决定扶贫从修路开始,目标是实现村民10分钟上国道、30分钟上高速公路、1个小时到机场、2个小时到港口。一年下来,五期工程全部完成,羊圈子村有了干支结合、主次分明、户户通达的交通运输网。

修路助致富,产业带增收。孙有才还引来资金100万元,在村里建了8个暖棚,让村民在村里有活儿干。通过“土地流转挣租金”和“本地就业挣工资”的方式,暖棚吸纳了30户村民入股,其中有28户长期在此务工,每年可增加1万余元收入。工作组还建设了4个养牛场,吸纳200户贫困户入股,每户每年分红3600元;通过土地入股、利润分红方式,发展140户村民栽培黑木耳70亩,现已经有20户入股;光伏产业发展成效初显,500千瓦光伏发电站已开工建设,每年将带动增收60万元。

在工作组的努力下,羊圈子村大变样——村委会、村小学翻新了,小活动广场盖起来了,爱心企业捐助的新衣服来了,学生上学有资助了,贫困户和7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收到慰问金……谈起新生活,村民们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初心不渝再战扶贫第一线

2018年农历春节前,孙有才在圆满完成八里营村、羊圈子村的扶贫任务后,才回到石家庄。一进家门,家人就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这次不能再拖了,一定要去医院好好治疗。”

早在2016年9月,患有二期高血压的孙有才查出了高血糖,医生认为他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很大,必须要复查治疗。当时,孙有才因扶贫工作正在攻坚阶段,并没有在意。这次回来,妻子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住院的第8天,孙有才接到通知:考虑到扶贫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经验,组织希望他担任派驻隆化县工作队的牵头人。孙有才有些犹豫,除了身体原因,他既要照顾肝癌术后的老母亲,又要照看不到两周岁的小孙女。但考虑到组织的信任和贫困群众的期待,他答应了。

3天后,孙有才作为河北省派驻隆化县工作队临时党委书记、隆化镇哑叭店村驻村队员,再一次站到了扶贫第一线。工作队总牵头人责任重大,他走家入户、日均3万步,走遍了隆化县所有的深度贫困村,调研了全部省派驻隆化县工作组。

5年来,从扶贫路上的探路人到授人以渔的“导师”,孙有才发挥牵头优势,做好经验交流、推动督导和帮扶协调工作,组织召开了30余次脱贫攻坚座谈会、观摩会、协调会、动员会,推动扶贫工作全面开展。

奔波的路上有数不尽的心酸和艰难:2018年4月和6月,孙有才两次在走村的路上遭遇车祸受轻伤,同年9月体检时又查出患有肾上腺肿瘤,2019年年初,病情恶化再次住院治疗。5年来,他瘦了20多斤。历尽艰难初心不改。“我生在农村,深知贫困之苦。与贫困做了5年斗争,帮助那么多群众实现脱贫,我此生无憾!”孙有才说。

编辑:吴世哲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