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交通 西村路网到巷户

2020-07-24 13:47:19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特约记者 杨春兰 通讯员 柴苏坡 -标准+

中条山险峻挺拔、气势磅礴,西村岭新奇秀丽、令人神往。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温泉路口出发,顺着7米宽12公里长的沥青路上山,沿途莺歌蝶舞、草木青翠、花香漫山。20多分钟车程便到了庙前镇西村,毛白杨护村林带环绕村外,3个“T”字形大花园分布开来,街道两旁是整齐的砖瓦房,村里的文体活动中心健身器材十分齐全。

从修通第一条盘山路开始,十几年来西村一直注重畅通“血脉”、通达交通,不断延伸道路、织密路网,再依托交通盘活资源,让百姓走上致富路。

田间机耕路纵横交错

西村地处中条山前沿,距县城11公里,有村民823户3089人,以核桃、中药材为主导产业。从前,百姓到县城办事,都要绕道庙前镇,出行十分不便。打通出山路,是西村几代人的共同愿望和迫切需求。

早在1989年,西村村委会便动员全体村民义务修路。没有资金购买修路设备,村民们就想方设法开山炸石,全民动员,人人参与。3年苦干,终于修通了村里到县城的8.9公里盘山路。

盘山路是砂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依然不便。2003年,西村在8.9公里通县主干道的基础上,修建了循环一体化盘山公路。为筹集工程款,西村党总支书记王志忠不断奔走,先后争取到资金135万元,硬化里程50公里。硬化盘山公路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圆了几代人的梦想。

2004年,西村下辖自然村巷道硬化工程全面动工。仅用了几个月时间,自然村巷道全部硬化。2010年,在省、市、县三级交通运输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西村将盘山公路路基由4米拓宽到7米;2018年,又对该路段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

不断织密的路网打开了西村山货运输、销售渠道。为进一步方便农产品运输,西村根据地形地貌修建了六纵六横田间机耕路,车辆直接开到田间地头,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2019年,西村人均纯收入超1万元。

硬化路巷巷通户户通

路网持续延伸,产业也随之拓展。近年来,西村围绕“公路循环一体化、红色引领创一流、绿色发展生态游、打造中国小江南”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公路+旅游+生态+产业”小康示范村建设。

西村借助通县达镇的盘山公路以及巷巷通、户户通的硬化路,大力发展以山村农家土窑洞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实施了朝阳沟农家乐庄园生态旅游改造提升工程,改造窑洞40孔,打造钓鱼池、观景阁、林荫小道等配套观光设施,建设农家乐餐厅和培训中心,拓宽村民就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

西村还以“铭记历史、留住乡愁”为主题,建设了110平方米的西村村史馆,留存乡村“老物件”、传承老手艺、讲述经典故事,全力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西村。近年来,西村先后获得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山西省生态园林村”“山西最美旅游乡村”等荣誉,被游客称为“中条山上绿色氧吧”。

如今,西村正挖掘夏陶文化资源,积极对接陶艺大师,筹建夏陶文化体验馆,瞄准高端设计,高标准建设休闲民宿“农夫旅舍”、民俗文化馆、景观水幕、徒步行道等,全力打造集红色党建文化、绿色生态长廊、民俗文化展示、夏陶文化体验和山村农家美食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村。

□相关

山西加强农村客运候车亭建设

近日,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关于做好农村客运候车亭(招呼站牌)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农村客运候车亭(招呼站牌)应与农村公路同步规划、设计、建设和交付,其采购安装要充分考虑农村地域气候特点,确保质量过关,严禁出现“豆腐渣”工程。

山西高度重视农村候车亭(招呼站牌)规划建设工作,于2019年下达3批共4075个农村客运候车亭建设投资计划。根据《通知》,全省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在建成2019年第一批、575个农村客运候车亭的基础上,如期完成今年建设任务。

《通知》指出,农村客运候车亭(招呼站牌)应标明农村客运车辆运营时间、站点等信息,信息有变化的要及时更新;鼓励农村客运候车亭(招呼站牌)与城市公交站点有序衔接和融合建设,推进公交停靠站向农村客运班线车辆开放共享,切实把农村客运候车亭(招呼站牌)运营好。

山西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将协调各县、乡(镇)政府,认真落实“县管乡包村落实”的要求,组织做好农村客运车辆停靠点、候车亭及招呼站牌的日常保洁、维护管理,明确专人责任,若有损坏及时报修。 (特约记者 杨春兰)

编辑:吴世哲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