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组又通景 扶苍真扶贫
站在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扶苍山山顶俯瞰,山脉连绵起伏,一条条水泥路在山间蜿蜒,将沿线村庄一一串起,使山里山外紧密相连。
扶苍山位于桂阳县西北部,巍峨雄浑、海拔落差大,早先因交通不便,周边村庄信息闭塞、发展滞后。2018年以来,郴州市交通运输部门推动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着力改善路域环境。在交通运输部门的支持下,郴州路桥宇康公司克服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材料运输难等不利因素,先后投资1632万元,在高差达805米的山岭间,修建农村公路51公里,串联起扶苍山周边的15个村组,解决了2000多名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偏远乡村创建文明示范路
莲塘镇光明村位于扶苍山脉之中,一直以来,当地村民只能依靠一条简陋、坑洼的泥巴路出行。路途艰辛,村里的老人很少出村,常年留在家中。
“原以为这辈子都等不到村里修水泥路,如今路通了,真的没有遗憾了。”2019年,光明村全长4.8公里的水泥路修通,93岁的村民宫宝华每天都要沿着村路走走看看。
2019年以来,光明村共修通了4条水泥路,便利的交通让扶苍山间的小山村发生了大变化。“路通后,村里进一步壮大中药材产业,现种植黄精、玉竹等中药材100余亩。许多村民也把握机遇发展种养殖业,日子过得很红火。”光明村党支部书记彭琼姬介绍。
村民欧阳水文干劲十足:“我目前养殖了香猪30头、鸡鸭400多只、牛10多头、狗20多条,也算是村里的养殖大户了。”
稳定增收后,山里的群众也竞相买起了汽车。“现在我们村共有30多辆小轿车,开车到镇上只要10多分钟,村民们可以穿着干净的衣服、皮鞋去集市。”光明村村委会主任欧阳育文说。
今年以来,郴州市共创建“四好农村路”文明示范路465.5公里、管养示范乡镇14个。一条条通组公路犹如毛细血管,实现了良性微循环,为山区群众出行提供更多便利,为偏远乡村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路长制覆盖郴州367个自然村
女娲补天的美丽传说、耸立山腰的龙脊石、高山的杜鹃花海、壮美的日出景观……扶苍山的美景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慕名前来。随着扶苍山北面潘家村龙家坳至华泉段“组组通”水泥路贯通,游客到扶苍山游览更加便利。
路通后,激发了当地村民发展旅游业的热情。上张家村村民陈文才此前一直在南方打拼,听闻村里修通了水泥路,便有了发展扶苍山旅游民宿的设想,先后邀请生意伙伴来家乡实地考察,计划民宿项目落地后带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为进一步促进扶苍山旅游资源开发,当地政府与公路施工单位会商,采取“通组”与“通景”有机结合的办法实施公路建设。扶苍山东面玉石村十八淀至扶苍山线通组公路已完工通车,游客驾车可抵达距离扶苍山山顶只有2公里的观景区,参观游览更加便利。
为保障农村公路持续服务群众出行和产业发展,郴州市交通运输部门着力推动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大力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做到13个乡镇、200个建制村、367个自然村全覆盖。今年,郴州市农村公路管养总投资4.45亿元,基本满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需求,保障了专项工程的顺利实施。
编辑:翟慧
审核: